《公无渡河》,历史上最悲壮的古诗

Posted 箜篌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公无渡河》,历史上最悲壮的古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无渡河》,历史上最悲壮的古诗

汉朝、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琴曲最为发达的时代。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一曲《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广陵散》在西晋时期,为嵇康所演奏。嵇康,西晋「 ”竹林七贤”之一,可以说是当时文娱圈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嵇康一生钟情弹琴,尤其以《广陵散》弹的最是精绝。《广陵散》之所以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嵇康死后,此曲也自此消失。 关于《广陵散》的来历,《晋书》上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 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离奇传说,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 并且幽灵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一叹息的是:「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除了西晋的《广陵散》,汉朝时期还有一首琴曲也非常有名,只是与《广陵散》相比,要短小很多。另外现代学者,还将其评为「 ”古代最悲壮”的古诗。 这首曲子,就是《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公无渡河名为《箜篌引》。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 ”弹弦乐器”,一般也被看做是「 ”竖琴”。唐朝时期最为有名的诗作《李凭箜篌引》,描写的就是琴乐大师李凭演奏箜篌的境界。 箜篌,最初称「 ”坎侯”或「 ”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 ”卧箜篌”、「 ”竖箜篌”、「 ”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14世纪后期,箜篌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现在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而「 ”引”:则是序的意思。 《公无渡河》,出自汉乐府《相和歌辞》。晋代崔注在《古今注》中记载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还是被河水淹死了。 那位女子赶至,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晚上子高回到家,把这则故事讲述给了妻子,并向妻子描绘了歌曲声律,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后来这首曲子广为流传,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其名即为《箜篌引》。 全诗描写细腻生动,又气势磅礴,不仅极具画面感,而且表现的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也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如今读来,无不慨然。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读者们,关于「 ”公无渡河”的诗作,大家有怎样的感触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相关参考

历史上最悲壮的5位名将,他们死后王朝就随之灭亡,莫非是天意

1.李牧李牧是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先是在赵国北部抗击匈奴,当时匈奴兵强马壮,屡次侵犯边境,每当匈奴前来时,李牧都命令部下龟缩城中,示弱匈奴。人们都认为他是胆小鬼,几年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历史时刻,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可歌可泣

汉朝是中国汗青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度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度认同感与国度责任感。正因为如斯,为国效力,成为其时人们愿为之历尽艰险的生命价格取向。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历史时刻,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可歌可泣

汉朝是中国汗青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度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度认同感与国度责任感。正因为如斯,为国效力,成为其时人们愿为之历尽艰险的生命价格取向。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

红桃K里藏着史上最悲壮故事

查理曼大帝大揭秘:红桃K里藏着史上最悲壮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查理曼大帝,就是丕平

红桃K里藏着史上最悲壮故事

查理曼大帝大揭秘:红桃K里藏着史上最悲壮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查理曼大帝,就是丕平

李白逝世前的绝笔诗,悲壮无比,读一次让人心痛一次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有着纵横八荒的才气,写下了许多想象瑰丽、豪迈潇洒的诗歌,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晚境犹为凄凉。上元二年(761),六十多岁的李白生活窘迫,于是投靠他的族叔李阳冰

缅怀历史古诗词

1.急求有关缅怀历史的诗歌《唐诗三百首》里很多,1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2登金陵凤凰台唐五代•李

三国史上最悲情的三位英雄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三国史上最悲情的三位英雄。那么,三国最悲惨的三位英雄是谁?三人的下场分别如何?第一位,悲壮怆然的马超建安十六年,派钟繇和夏侯渊讨关中,马

历史上描写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

历史上商丘有多个名称,宋国、睢阳、宋州、宋城、梁园以及宋朝时期的南京等等,都是指如今商丘。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有: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李白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译文

史上最刚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却自杀身亡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但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竟然自杀身亡,显得更加决绝和刚烈,也更加悲壮和伟大,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