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2、北伐兴汉差一点就成功 诸葛亮悔恨一生的错误

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6年2期,作者:张晖,原题为:《林彪性格的另一面:记恨与报复心》,为节选。
“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林彪自己的写照
笔者认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作为领兵主将的林彪,锋芒主要是体现在战场上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作为军中副统帅的林彪,锋芒由军内而党内,是“剑走偏锋”,且杀伤力之大使整个中国都为之震动。在军内,从朱德总司令算起,无论资望有多高,林彪都敢放肆。及至“文革”,林彪从“五一八”讲话开始,罢官说、杀头说、夺权说、政变说……说得人人自危,就连毛泽东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在给江青的信中,毛泽东说:我的朋友的讲话,是专讲政变的,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
萧克说道: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党的‘左’倾错误,他从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和个人野心出发,大搞个人崇拜,把领袖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从而扶摇直上,成为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利令智昏,直到仓皇出逃,暴死沙漠。想到他的过去,难免慨然;看到他的晚年,不禁发指”。
徐向前亦深有感触地说:“毛泽东同志晚年听不得不同意见,对善于奉承、投机的野心家林彪过分信任,委以重权,结果上了大当。这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教训。”
谭政晚年说道:“对林彪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凡是与他不同意见者,他是记‘仇’的。当时,不但我们坐牢蹲监者如彭德怀、黄克诚,后来听说罗瑞卿同志也进来了。刀把子是在林彪手里,要杀要剐还不是林彪一句话……然而,到头来,我和彭总、黄老坐牢是吃尽苦头,可听来的消息,则是林彪摔死在国境线外的沙漠滩上了……我听了以后,也高兴地笑了。我想彭总和黄老会与我同样心情。林彪的死,还是我们活下来的人‘笑到最后’。”
邓小平有言: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笔者以为,巅峰中的林彪最后落至被唾弃的下场,除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中所指控的罪行外,至少还应该有如下两点:
第一,自负、孤傲、狂妄到忘乎所以。从1959年9月到1971年9月,林彪以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之尊,主持军委工作12年,“文革”中更以“副统帅”身份号令天下,不仅要在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宣传中,“拔高”到举世公认的领导人周恩来(前者)、朱德(后者)之上,而且,人民解放军“由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提法,声威更逼近至高无上的毛泽东的地位。试想,一个南昌起义时的连长,井冈山会师时的营长,凭空造假就敢挑战人民军队三位元老级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还不让人唾弃?其灭亡之日岂不指日可待?
第二,整人甚多,伤人甚众,打击报复甚烈。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谭政、罗瑞卿等元帅、大将以下,到萧克、杨成武、陈再道等上将,军中将帅或被点名,或遭批斗,直至撤职关押,他们遭难大多是与林彪及其亲信有直接干系的。其后果就是引起军内外众怒,极大污损了林彪已有的名声,也为自己挖下了坟墓。“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林彪自己的写照。
林彪女儿林小琳(亦有称林晓霖、林小林的)对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评价:“我认为父亲至少有三条错误:一是大搞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二是对毛泽东有意见有看法为什么不能像彭德怀那样把意见看法都公开摆出来,即使受到打击报复,后人也会觉得公正无私受到世人的尊敬。三是‘文化大革命’中那么多老干部被打倒,受折磨,周恩来费尽心机保护了不少人,而林彪除保护扶持黄吴李邱几个亲信外,他和江青、叶群一起整倒了许多老干部,而且有些老部下被整得很惨。”应该说,林彪女儿的这一番话,多少也道出了林彪晚年“招人恨”的一些因由。
林彪一生,前后两极,高下立判,反差极大:战功,可用辉煌来形容;地位,仅在一人之下;结局,是以叛逃来收尾。他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的人、神、鬼“全体验”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
父亲错误

北伐兴汉差一点就成功 诸葛亮悔恨一生的错误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一点上,他无法象鲁肃和司马懿那样以平常心对待改朝换代。

鲁肃曾对孙权说:“昔高帝(刘邦)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齐桓公、晋文公辅周)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

即使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意图,地拥荆、益二州,天下有变,则荆州兵出于宛、洛,川兵出祁山,天下可定。但荆州已失,况天下并无大变,若强行北伐,不得其时矣。

司马懿务求自保,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边界相安无事,又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就不要想着把对方灭掉,大家都省心点,其实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北伐不得其时。但诸葛亮还有一条忧虑,他怕自己没世之后,蜀国没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的人才,所以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夙愿。

可以想象他的精神压力有多大,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觉得自从刘备死后,他的生活就一直处在高压、忧闷、繁忙和孤独之中,容易变得急于求成。

如果他放宽心,养身体,多活个十几年,耐心等待机会,如果他不急于北伐,而是往南开拓疆界,也许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识天数,只是他的追求太执着而已。

相关参考

来到美国,是我一生无法挽回的错误

 导语 在1948年7月1日的晚宴中,>爱因斯坦对波兰驻美国大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想你现在应该意识到,>美国再也不是一个自由国家了。>我们这段谈话一定有人正在录音。>这个大厅装

北伐兴汉差一点就成功 诸葛亮悔恨一生的错误

...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戾太子刘据之死全是父亲汉武帝错误造成的吗

刘据是卫子夫与刘彻所生的儿子,史称卫太子,刘据一出生,就得到汉武帝刘彻的爱护。他命人写了一首赋,叫做《皇太子赋》,很显然这首赋预示着刘彻已经把刘据视作太子了。在刘据七岁的时候,刘彻就立他为太子。自然刘...

戾太子刘据之死全是父亲汉武帝错误造成的吗

刘据是卫子夫与刘彻所生的儿子,史称卫太子,刘据一出生,就得到汉武帝刘彻的爱护。他命人写了一首赋,叫做《皇太子赋》,很显然这首赋预示着刘彻已经把刘据视作太子了。在刘据七岁的时候,刘彻就立他为太子。自然刘...

我有三条罪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文公吃饭时,发现烤肉上绕着一根长头发。他把厨师叫来斥责道:“你想把寡人噎死吗?”  厨师一看,连忙跪下磕头说:“小人罪该万死!小人有三条罪状:小人每天把刀磨得飞快

那些年我们误以为步摇就是钗子,完全错误,原来唐代的步摇有机关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节选。大家心目中的金步摇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我们看古装电视剧太多了,所以是不是认为步摇就是有点像钗子,然后下面吊着一串

一招不能再失败的错误决策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终于在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他的死直接导致三个结果:第一,印证了他父亲生前的那个谣言;第二,他宠爱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虏走了,这个美人

战功 才能 错误 几方面都写明确

影视剧中图都知道林总逝世后,只有黄克诚敢于替他说话,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黄克诚大将,一生因敢于讲真话被多次批判、多次罢官,只耍他认为对不管对方是谁他都勇敢指出对方的错,像典型的确四平之战,(了解历史的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温克人离婚的几乎没有,无论男方、女方提出离婚,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儿女不能随便不服从父母的意见。女子如果被夫家父母虐待而跑回娘家,也会被娘家的父母绑起来送回夫家去。正象鄂温克谚语所说:“石头扔到那里,便...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温克人离婚的几乎没有,无论男方、女方提出离婚,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儿女不能随便不服从父母的意见。女子如果被夫家父母虐待而跑回娘家,也会被娘家的父母绑起来送回夫家去。正象鄂温克谚语所说:“石头扔到那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