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散配方为何?寒食散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Posted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寒食散配方为何?寒食散是如何流行起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寒食散配方为何?寒食散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后世有不少人羡慕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流”,崇拜那些文人墨客轻裘、缓带、宽衣,随心随性,肆意风流的生活态度。却不知很多人的“魏晋风度”,其实就是嗑药磕多了。
魏晋时期文人墨客,贵族子弟中流行服食“五石散”。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当时人认为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仙药,但实际上就是一种慢性毒药。
大家都听说过五石散,那么你知道它的配方吗?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认为,五石散的配方应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
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虽然两种配方有所不同,但是服用之后,都会产生巨大的内热,而且会有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虽然成瘾性没有现在的毒品强烈,但是吃多了还是会欲罢不能的。
服食五石散之后,全身发热,所以服用者才会宽带轻衣,服用温酒,吃冷食,披头散发的散步。而这些就成了“风流”。
就好像一个玩具突然在小朋友们之中火起来一样,五石散也不是突然之间爆火的。其实五石散的药方早在汉代之时就有了,真正流行起来却是在魏晋时期,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亦或者有什么关键人物出现吗?
真正让五石散在魏晋贵族子弟之间流行起来的人,其实是何宴。何宴是魏晋时期的美男子,最重要的是他还是曹操的养子、女婿,同时也是著名的清谈家,在朝任职吏部尚书。
作为清谈领袖式人物,何宴在文坛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当时清谈为人所追捧,何宴自然也有一批死忠粉。
除此之外,他既是驸马又是尚书,在贵族和政治领域影响也不小。就像是明星效应一样,何宴大力推崇五石散,使得五石散得以迅速流行起来。
当然五石散得受到夸赞,才能受人追捧。那么在后世人看来,完全是慢行毒品的五石散,在何宴的口中会是怎样的仙丹良药呢?
何宴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并觉神明开朗。”也就是说,服食五石散不仅仅是治病,而是能使得自己神清气爽,面色红润。
魏晋时期追求“美”,今天咱们学“美学”历史绝对脱不开魏晋时期。既然五石散能使人面色红润,于人相貌有助,加之何宴这个美男子作代言,自然一下子就受到追捧。
除此之外,何宴服食五石散,还源于“色”。因为五石散有春药的一些作用,而且能轻微致幻,能助兴,所以得何宴青睐。
苏轼曾说:“世有食钟乳、鸟喙而纵酒色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
不过五石散就和古代所谓的灵丹妙药一样,也许一时间能让你精神焕发,但实际上是以透支身体为基础的。所以长期服用五石散的人没有好下场,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等人都因此而死。
就连最开始倡导五石散的何宴,在被司马懿杀死之前,当初容貌美丽的美男子也是“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的模样。
套句宣传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相关参考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成心思,缮写不才面:>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好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
拓跋到晚年时,与部落贵族的争杀白炽化。恐惧、不安和过度的紧张使得拓跋病重多疑,精神失常。史书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
南北朝是我国谶纬占象迷信盛行的时期之一。早在公元400年,太史屡奏天文错乱,拓跋珪观经占多云改王易政,便虑群下心谤腹诽,成为困绕他精神的枷索。409年,拓跋珪原先所服道家药物寒食散药力多次发作,高烧不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
道士寇谦之嵩高灵庙碑 北魏此碑相传为寇谦之所写,书体古拙,具有雄浑森严的特色。寇谦之是北魏时期有名的道士,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仙道的思想,愿意与世隔绝。小时候修炼张鲁创下的道术,吃寒食散和自己炼的丹药,
拓跋焘字佛狸,生于公元408年,父亲是明元帝拓跋嗣。拓跋焘14岁那年,由于其父亲长期服用寒食散得病(疑似药物中毒),难以处理朝政,拓跋焘便以太子身份临朝听政。第二年,拓跋嗣病死,拓跋焘于11月称帝。不
拓跋焘字佛狸,生于公元408年,父亲是明元帝拓跋嗣。拓跋焘14岁那年,由于其父亲长期服用寒食散得病(疑似药物中毒),难以处理朝政,拓跋焘便以太子身份临朝听政。第二年,拓跋嗣病死,拓跋焘于11月称帝。不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