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2、开国少将受审时公开承认要杀害毛泽东

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林彪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扭转了被动局面,战事进行得比较顺利,似乎一切均如愿以偿。但林彪并不这么看。自从毛泽东在黎平会议后重返领导岗位以来,林彪一直干得很出色。他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攻克了遵义。他出师昆明的大胆行动,回师金沙江的神奇速度,无不显示出他的才能。
但林彪的傲气也越来越足。还不到30岁,便成为能指挥大的战役、才华出众的将领,渐渐地,他有点锋芒毕露,盛气凌人了。长征路上他对毛泽东的指挥内心也越来越不满意。
自遵义会议后,红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与敌人兜圈子,以图甩掉敌人的围追堵截。林彪率一军团按照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不是渡河,就是爬山,险山恶水,接踵而来。林彪走在行军队伍里,都有点苦不堪言。
身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毛泽东的爱将,林彪对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应该是理解的。当时28岁的林彪,虽不是政治局委员,但政治局的一些会议他是列席的。在他参加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的行军、战斗中,他知道部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也明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他深感像这样无休止的行军,和敌人兜圈子,走弓背路,实在疲劳。同时这时从博古、李德手中接过印把子的毛泽东虽然挽救了红军、改变了以前被动挨打的局面,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他们未能和贺龙、萧克的部队会合,未能建立一个新的苏区。张国焘的第四方面军仍在转移中,离开遵义后,就失去了同他们的联系。下一步怎么办?人们在议论。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这些问题,他曾和一些指挥员讨论过这件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级第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参加讨论的还有参谋长左权、保卫工作的负责人罗瑞卿和高级参谋朱瑞。
林彪抱怨说,毛迫使部队走的是冤枉路。他把红军的路线比作一张弓,说部队是沿着弓背而不是弓弦行军,走的不是捷径。这样下去,部队的精力将消耗殆尽。毛泽东这样指挥不会成功。
聂荣臻不赞同林彪的意见,他说:“我们是在敌人的口袋里。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出其不意地迂回行动,怎么可能突围?”
林彪一向固执,哪会听聂荣臻的话,他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在信中他说:近一两月来,部队走路太多,太疲劳,在云贵川边绕来绕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换一个人指挥,改变一下这种情况,不然像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据聂荣臻回忆,彭德怀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后来彭德怀在《我的自述》中也回忆道:在会理开会时我看了林彪的这封信,当时也未介意,以为这就是战场指挥,一、三军团在战斗中早就形成了这种关系:有时一军团指挥三军团,有时三军团指挥一军团,有时就自动配合,而我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但作了自我批评,说:因鲁班场和D水两战未打好,有些烦闷,想要如何才能打好仗,才能摆脱被动局面,烦闷就是右倾。我也批评了林彪的信;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适当。林彪当时也没有说他的信与我无关。可见,林彪信中的建议彭德怀是事先不知晓,事后也不同意的。至于1959庐山会议时毛泽东重提此事,误解是彭德怀鼓动林彪写信,那是后话。
在当时,毛泽东知悉林彪来信的内容后,是很为恼火的。因为林彪是毛泽东的爱将,打仗很能动脑子,善于声东击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袭和伏击,善于从侧翼和从敌后发动进攻和使用计谋。对于林彪小的过失,毛泽东总是谅解的。对于林彪的用兵艺术,毛泽东是赏识的,有意提携重用他。想不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提出要更换领导。
“这个林彪安的什么心?”毛泽东在沉思,看来他对四渡赤水的作用认识不足,如果野战军不在赤水河上渡来渡去,会把坐镇贵阳的蒋介石弄得丧魂落魄吗?会成功地调出滇军让我们大踏步西进吗?诚然部队在作这么大的迂回时把大家弄得很疲劳,发发牢骚,讲讲怪话,也不要紧。但毛泽东认定,思想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害党害军,后果不堪设想。
1935年5月12日,红军渡过金沙江来到会理,毛泽东分头找了周恩来、王稼祥、朱德、洛甫等人商量,为统一对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实行新的战略方针的认识,决定在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主持会议,出席的有政治局委员,还有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等。
毛泽东做了遵义会议以来三个多月军事形势的报告。
林彪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头低着,面无表情,他知道毛泽东发火是冲着他来的,他没有吭声,只是低头想心事。
周恩来肯定了毛泽东的批评,支持了毛泽东的意见,但对毛泽东对这种错误思想的“定性”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不同意提到这么高度,以至没有提到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这个问题。周恩来简明扼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后,侧身问旁边的王稼祥:“稼祥同志,你以为呢?”
王稼祥说:“同意你的意见,老毛的批评是对的。在困难时期,我们要克服一切悲观情绪,振作起精神来。”
毛泽东有些生气地大声说:“这是十足的右倾机会主义行为,我们必须开展严肃的斗争。”“为了实现总的战略目标,我们多跑点路,就如有人所讲,走了一些弓背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打仗就是这样,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这值得发什么牢骚?讲什么怪话?天下的事,有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这么做,却偏偏一下子办不到。但转了一个圈,事情又办成了……我们兜这个圈子,值不值得呢?可能有人认为不值得,不是在哪里叫苦吗?说这样的指挥不行吗?要改换领导吗?错误的领导,当然应该改变,瞎指挥,怎么行?但我请问大家,这段时间的指挥,到底错在哪里?今后,我们还要准备走更多的路,远征嘛,哪有不走路的?遵义政治局会议后,中央领导是正确的,要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林彪坐在会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斜睨了毛泽东一眼:“我给中央写信,没有其他想法,主要是心里烦闷……”
不等林彪说下去,毛泽东说:“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在毛泽东面前,那时刚28岁的林彪的确是个娃娃!
接着毛泽东又对大家说:“由于两个月来的机动,野战军已取得西上的有利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建立根据地的方针,现在看来有可能实现了。现在要抓紧有利时机,努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尽快与四方面军会合,开展新的斗争。”
毛泽东的话,使众人折服,大家对遵义政治局会议后野战军在黔、川、滇地区所开展的一段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充满信心。
毛泽东对林彪是厚爱的,虽然林彪写信公开要他让位,会上他一时生气对林彪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但毛泽东在批评中仍流露着对自己部下林彪的爱护。然而一向孤傲的林彪被会议公开批评,毕竟对他是一个严重警告。本文摘编自:《毛泽东与林彪》 作者: 叶健君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内幕林彪公开

开国少将受审时公开承认要杀害毛泽东

本文摘自《公审林彪、江青集团主犯纪实:中国大审判》,吕相友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江腾蛟对指控他的罪行供认不讳 1980年11月25日下午3时,第二审判庭开庭,由审判长伍修权主持,对江腾蛟犯罪事实进行第一次法庭审问调查。 面对审判员的审问,江腾蛟供认,他在1971年3月31日晚上在上海原少年科技站参加了林立果召集的秘密会议,为实施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建立“指挥班子”。参加会的还有王维国(7341部队政委)、陈励耘(7350部队政委)、周建平(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会议从晚上10点开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钟。林立果在总结时明确规定:“南京以周建平为头,上海以王维国为头,杭州以陈励耘为头,你们有什么事可以找你们的老政委(江腾蛟)联系。” 法庭在审问调查中宣读了同案犯陈励耘1980年7月14日的供词;宣读了同案犯、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原秘书程洪珍1971年4月初在日记本上记载的上海秘密会议的情况。 法庭还传同案犯周建平出庭作证。 法庭用幻灯放映出了《“571工程”纪要》的第17页“实施要点”里,记载着“指挥班子江、王、陈”(这三姓即:江腾蛟、王维国、陈励耘)。 法庭出示的书证、幻灯、人证和江腾蛟口供是一致的。 12月26日下午3时,第二审判庭对江腾蛟继续审问调查。审判长伍修权主持,审判员高斌、任成宏进行法庭调查。 法庭对江腾蛟在1971年9月8日至11日晚,四次参加林立果、周宇驰召集的具体策划部署杀害毛泽东主席,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会议进行调查。 江腾蛟供认,9月8日晚林立果给他看了林彪的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他当即表示“坚决干”,并担任了在上海地区杀害毛泽东主席的第一线指挥。并与林立果、周宇驰共同密谋:用火焰喷射器、四○火箭筒打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用炸药炸苏州附近的硕放铁路桥;派飞机炸火车;炸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油库,趁混乱之机杀害毛主席;或由王维国乘毛主席接见时动手。 法庭上的旁听代表听到了供词,再次为反革命分子的残忍预谋感到无比的愤怒和震撼,使人感到刀光剑影,令人毛骨悚然。 江腾蛟还供认:他多次参与策划谋杀毛泽东主席的行动,并规定了代号和联络暗语。 法庭宣读了同案犯李伟信、王飞、关光烈(0190部队原政委)的证词。同案犯胡苹(空军司令部原副参谋长)、鲁氓(空军司令部原作战部长)出庭作证。 鲁氓在证词中说,9月11日晚约8时,江腾蛟和他到了北京西郊机场。林立果见到他们就说:现在情况很紧张,“副统帅”有命令要主动进攻,先把“B-52”(指毛主席)搞掉。林立果指着江腾蛟说,你这个“歼七”在上海打头阵,争取在上海搞掉,不成,就看“鲁部长”在硕放的第二次攻击,再不成让陈励耘派飞机炸火车。 审判长伍修权最后说,通过上述调查,大量事实证明,林立果、周宇驰、江腾蛟密谋杀害毛泽东主席的目的是明确的,手段是残忍的,证据是确凿的。 11月27日下午3时,第二审判庭开庭,对江腾蛟第三次审问调查。今天副庭长黄玉昆老将军主持庭审活动,审判员高斌、任成宏对江腾蛟参加周宇驰策划南逃广州,另立中央的阴谋活动进行法庭调查。特别检察厅副厅长史进前到庭。 江腾蛟供认:1971年9月12日晚上,他参加了周宇驰在空军学院一座小楼上布置南逃的秘密会议。在场的人有:周宇驰、于新野、王飞、他和李伟信。周宇驰说,明早8时,林彪将从北戴河乘飞机到广州沙堤机场;7时,周宇驰先带一部分人和他们的家属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前往广州。周宇驰要王飞和他在早晨6时到北京西郊机场,由王飞给黄永胜打电话,就说林彪找他到机场来,待黄永胜来后,再要他打电话给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就说林彪要到某地开个会,要他们来机场。周宇驰指定机上的警卫由江腾蛟负责。打算到广州以后,由林彪出面召开师以上干部会,把问题揭开,并利用广州的广播电台,发表广播成立临时中央,林彪的声音群众都熟悉。还可以争取外援,林彪在苏联是有威望的。

相关参考

开国少将受审时公开承认要杀害毛泽东

本文摘自《公审林彪、江青集团主犯纪实:中国大审判》,吕相友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江腾蛟对指控他的罪行供认不讳1980年11月25日下午3时,第二审判庭开庭,由审判长伍修权主持,对江腾蛟犯罪事实进行

毛主席最后一次公开生日宴会,请了谁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出乎人们的意料,毛泽东破天荒地要在生日这一天请客。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的生日宴会。而生日宴会的主题是招待劳模,无疑饱含着毛泽东对劳动人民的深厚

邓小平语出惊人

毛泽东与邓小平林彪坠机身亡后,毛泽东需要确保军队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忠诚。他在林彪坠机之前已经预先采取措施加强了军队对他的支持以防范林彪。例如,1971年8月他亲自视察了华中和华南地区的部队,公开谈到他和

毛泽东家小保姆被人奸杀内幕

红潮导语:绝密!毛泽东女儿保姆被卫士奸杀大案一度被党中央有关部门列为“绝密”,由最近由畅销书《毛泽东的红色卫队》第一次披露!毛泽东女儿保姆被卫士奸杀大案在大生产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毛泽东身边突然

毛泽东五虎将歼敌数比较 粟裕胜过林彪

粟裕指挥作战(资料图)彭德怀、刘伯承、粟裕、林彪、徐向前号称毛泽东的“五虎上将”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最艰险、最没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团现代化战争。带兵到国门之外作战,

袁世凯逼清室退位内幕

袁世凯虽有治国之才,怎奈德行实在有亏,他的悲惨下场也算最有应得了。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东山再起,他说那些革命军无孔不入非常厉害,孙文有三头六臂,人脉很广,此次他回来带了数千百万的华侨捐款。孙中山友人听说...

袁世凯逼清室退位内幕

袁世凯虽有治国之才,怎奈德行实在有亏,他的悲惨下场也算最有应得了。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东山再起,他说那些革命军无孔不入非常厉害,孙文有三头六臂,人脉很广,此次他回来带了数千百万的华侨捐款。孙中山友人听说...

林彪曾被逼演戏恶搞蒋介石 台下笑翻周恩来

资料图:电视剧中曾反映林彪出演《庐山雪》故事。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结束后,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侯赶编了一出《庐山雪》的剧本,内容是写红军打进南昌,杀上庐山,俘虏蒋介石的故事,寓意国民党反动统治就像

破自古至今之例 揭秘毛泽东唯一一次为人题写墓碑

核心提示: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为这位去世多年的老师题写了墓碑。据现在掌握的史料,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人题写墓碑,也是自古至今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他人、为老师“破例”题写墓碑。 袁吉六之

揭秘毛泽东首次访苏逼斯大林重签友好条约

毛泽东那个人的性格是非常执着的,他见了斯大林第一面,12月16号,两人寒喧了几句,马上他就提出来,说我来之前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会议,关于1945年的条约我们是这样,话没说完,斯大林说,打住……毛泽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