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揭秘“军统第一杀手”策反林彪陶铸内幕

Posted 军统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揭秘“军统第一杀手”策反林彪陶铸内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揭秘“军统第一杀手”策反林彪陶铸内幕

 揭秘“军统第一杀手”策反林彪陶铸内幕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绥靖总队第一大队”曾派专人潜入东北,试图策反林彪、陶铸。时任“保密局北平直属组”组长、“国防部绥靖总队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的陈恭澍生前撰写的《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今年在大陆出版,披露了策反林彪、陶铸的经过。

  想通过旧情策反

  陈恭澍1907年出生在北京,毕业于黄埔军校第5期,曾任军统天津站站长、北平站站长。他参加了200多起暗杀行动,目标有汪精卫、张敬尧、石友三、吉鸿昌等,号称“军统第一杀手”,他还有一个外号——“辣手书生”。

  策反林彪、陶铸的策划时间相当长,从1947年底开始,一直到1948年秋。构想与设计是“以搜集战略情报为主,相机策反中共首要分子来归”,参与者除了陈恭澍外,还有新参加第一大队工作的江田、张作兴。他们选择的对象共有3人,“他们都是中共的要员,按其职位高低,分别是中共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林彪、中共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陶铸、中共华北人民解放军某纵队副政委李运昌”。

  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色一位能替他们奔走的人。这个人要有勇有谋,不能是第一大队职员,以免招致不必要的误会;另外,与双方还要有旧,能托付而且要为对方所接纳。据陈恭澍回忆,经三人多次商议,一致认为最理想的是李鸣秋。

  李鸣秋是河北遵化人,与江田、张作兴、陈恭澍一起进入黄埔军校,当时李鸣秋已经是共产党员。后来,李鸣秋、江田和林彪同时升学,成为第四期的同学,彼此相识。张作兴和陈恭澍考试落第,延长入伍训练,后升入黄埔第五期。陈恭澍回忆:“延长入伍又从惠州回到了沙河,编入第三营第十一连。全连约120人,其中就有一个陶铸。”正是基于以上几人的种种旧日关系,三人认为李鸣秋最合适。

  信使出发前先泼冷水

  费了多番口舌后,李鸣秋终于答应陈恭澍等人去东北。

  李鸣秋语出惊人,他说:“如果你们抱着使我说服林、陶阵前起义的希望,那就难了,不但他们不会这么做,我也不会这么说。不是我泼冷水,你们先要死了这条心。”李鸣秋还说:“你们如果有意为将来的生存铺路,或者是为了建立一个互通声气的默契,那就对了。我就更愿意为你们奔走了。”

  陈恭澍又何尝不明白,这策反行动更多的是一厢情愿,“可是我也不能答应他作考虑呵,即使是手段,在没有得到上级认可以前,也万万不可。这非常明显,稍有差错,都会产生身败名裂的后果”。

  “由主动变成被动,可是不管怎么样,总不能就此罢手,白白的失去一次机会。”在北平,陈恭澍和张作兴、江田就李鸣秋所提出来的那番说词交换了意见。此时,他已经有了决定:“只要李鸣秋能去,怀旧也好,铺路也好,通声气也好,随李去说。所寻求的是:找得着林、陶的所在;见得到林、陶本人,或二人中的任何一人;尽量的多接触,少说多听。不论结果如何,但求能将一路所见,以及林、陶二人的一言一语,据实说给我听,就算不虚此行了。”

  林彪叫来人留下不要走了

  对于这一安排,陈恭澍记述,曾向郑介民做了汇报,郑同时做出了指示。“(1948年)3月间,郑介民先生视察华北工作,抵北平。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报告了他,他有指示:一、尽可能的争取李鸣秋,不咎既往。二、通过李的关系,可与对方保持接触,除着眼于战略情报外,冀望于提高工作层次。三、特别注意:与对方接触时,应避开罗荣桓的介入。四、放手去做,一切由我负责。”

  李鸣秋去了东北两三个月,他在四平街附近的一个村庄里见到了林彪。陈恭澍记述了李鸣秋带回来的林彪和陶铸说的话,都是断断续续的。

  李鸣秋说:“林彪的态度相当和善,似乎并没有心思细听我的话。”“林彪口口声声叫我留下来不要走了。”“随后,找来陶铸,介绍过,林就离去。就此匆匆一面,并没有具体的表示。林临去时,说是抽时间再详谈,可是后来听说他到别的地方去了。”

  李鸣秋又说:“陶问起你的状况,他好像很关心。陶对我说:‘你回去告诉他,赶快为人民立功,机会甚多,不可一误再误。’” 

  至此,陈恭澍一厢情愿、几近幼稚地试图通过旧日关系策反林彪、陶铸的阴谋计划彻底破产。

推荐阅读:

[揭秘岛国古代女子如何卖春]

[揭秘印度十岁就下嫁的童妻生活]

[揭秘江青公然鼓噪打倒刘少奇背后隐情]

[揭秘苏联放蒋经国回国内幕]

相关参考

军统第一杀手为何死在一个不会玩枪的女人手上?

1939年,戴笠授命暗杀汪精卫。因为汪伪特工总部76号头子丁默邨、李士群都是国民党特务出身,派去暗杀汪精卫的人只能是他们不熟悉的。于是,戴立派了一个名叫詹森的杀手。詹森,本名尹懋萱,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

历史人物 陈恭澍身为军统第一杀手 为什么刺杀汪精卫屡次失手

号称“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1907年出生于河北宁河。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华北区副区长,

历史人物 这个上海青帮大佬当汉奸后,戴笠派出军统第一杀手才除掉他

前几天,历史客栈介绍了上海滩第一大恶人、大汉奸吴四宝,当他被毒死后,连戴笠都高兴得在办公室里手舞足蹈。在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吴四宝的崛起,离不开上海滩大佬季云卿的提拔,这个季云卿是谁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林彪与毛泽东延安纷争的复杂内幕

本文摘自《林彪的这一生》,少华游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林彪率领的红一军团先后参加了毛泽东直接指挥的吴起镇、直罗镇战役,并取得辉煌战果。尽管林彪和他在长征途中一样机智灵活,指挥若定,但他的情绪阴沉、性

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林彪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扭转了被动局面,战事

中共人物传 陶铸人物传,陶铸生平事迹,陶铸评价

陶铸“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数十年,深得党和人民的信任。陶铸同志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无私无畏,威武不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高贵品质;学习他襟怀

中共人物传 陶铸生平故事简介,陶铸历史评价,陶铸怎么死的?

陶铸··在仇恨与血泪中走向生活陶铸,原名际华,字剑寒,又名任陶。1908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石洞源陶家湾下院子的一个贫苦知识分子的家庭。陶铸的祖父陶益斋是个读书人,怀才不遇,愤时慨世,郁郁而

历史军事 林彪负伤经过揭秘子弹穿过肺部打断肋骨

  林彪受伤并非前胸中弹,子弹是从背部射入,穿过肺部,击断了一根肋骨,从胸前透出。谷老的这一说法与所有说法都不同,此前各种文章和著作均认为林是前胸中弹。  谷广善将军谈林彪负伤经过  关于林彪在抗日战

历史军事 林彪负伤经过揭秘子弹穿过肺部打断肋骨

  林彪受伤并非前胸中弹,子弹是从背部射入,穿过肺部,击断了一根肋骨,从胸前透出。谷老的这一说法与所有说法都不同,此前各种文章和著作均认为林是前胸中弹。  谷广善将军谈林彪负伤经过  关于林彪在抗日战

揭秘清朝后宫历史选妃内幕

 揭秘清朝后宫历史选妃内幕  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到了清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选妃制度,而这选妃之后。到底深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呢?  本文摘自《清宫档案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