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退敌计

Posted 将领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彼得大帝退敌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彼得大帝退敌计

2、历史百科 牛贩子退敌救国

彼得大帝退敌计

18世纪中叶,瑞典军队在查理十二的率领下,再次发动对俄国的进攻。就在总攻前夕,瑞典人不约而同地从各地抓获了许多俄军的信使。这些信使带着彼得大帝亲笔签署的命令,要各地将领带兵来波罗的海沿岸集结,摆出了要与瑞典军队决一死战的姿态。按照这些指令前来集结的军队之多,大大出乎瑞典人的意料。
瑞典在那时候是欧洲的军事强国,屡屡侵占俄国的土地。但自俄国的彼得大帝即位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彼得大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统帅。他加强了沿海地带工事的修筑,还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远离内地的海边建设彼得堡,不仅想控制波罗的海,而且想以彼得堡作为基地向西方扩张。
瑞典当然不能容忍彼得大帝的这种做法,欲将修建彼得堡的计划扼死于摇篮之中,于是派兵攻打俄军。谁知以往不堪一击的俄军在彼得大帝的率领下,居然打了个大胜仗。
然而,俄国毕竟积弱已久,瑞典虽吃了次败仗,仍倾全国之兵力,再次向俄国进攻。
面对险恶的形势,俄国的许多将领动摇了,他们主张退出沿海地区,放弃修筑彼得堡的计划,将兵力集中在内地,再与瑞典军周旋。
彼得大帝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气可鼓而不可泄,倘若退守内地,不仅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彼得堡的建设,丢掉了沿海防地,而且在退守中会使丧失斗志,乱了阵脚,很容易被强大的瑞典军击败,所以他主张:“决不能向后退缩半步!”
将领们心存疑虑:“敌众我寡,若不后退,必落败局!”
彼德大帝当机立断:“我不须用兵就能退敌。”
彼德大帝并非口出狂言,而是他分析了查理十二及瑞典将领具有犹豫踌躇的特点,并且已经败了一次,存在着“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所以施用了一条疑兵之计:他就亲自签发了许多命令,让信使通知各地将领带兵来沿海地区集结。事实上,这些将领有的远在内地,有的根本不存在,而且他让这些信使故意走进瑞典军的防区,甘愿地让瑞典人俘虏去。查理十二看了彼得大帝的调兵信件,亲自审问了信使。他作出了判断:俄国的兵力出乎意料的强大,即使能攻占沿海地区,也会陷入彼得大帝布下的圈套中去,所以主动地队撤了回去。
彼得大帝利用这宝贵的,修建成了彼得堡,从此俄国再也不怕瑞典军的进攻了。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百科 牛贩子退敌救国

牛贩子退敌救国

牛贩子退敌救国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称雄争霸,战火纷飞。当时,郑国只是一个弱小国家。野心勃勃的秦国一心想吞并它,可迫于当初的形势,觉得一时又灭不掉,同时又担心其他强国抢先一步,对己不利,便派将军杞子率领秦军去替郑国防守城门,以等待时机。

公元前627年,郑国国君郑文公死了,一时举国上下悲痛万分,手忙脚乱地为他办丧事。这时,秦将杞子认为现在恰好可以趁火打劫,灭掉郑国,便火速派人向秦穆公报告:“我掌管着郑国北门的钥匙,您要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我们来个里应外合,郑国就属于秦国了。”

秦王接到密报,立刻找来足智多谋的百里奚、蹇叔商量对策。他俩都不同意偷袭郑国。百里奚忧虑地说:“我们和郑国相距1千多里,军队长途跋涉去攻打,会疲劳不堪、缺乏战斗力的,再说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去袭击郑国,它能不知道吗?如果他们有防备的话,秦军会吃亏的。这事千万不能干。”蹇叔接着说:“大王,就算我们去攻打,也得先去摸摸情况,侦察一下郑国的动静,不能光凭杞子一句话,就盲目地出兵呀!”

秦王听了他们的意见,心里很不高兴。说:“用兵打仗,贵在神速,只有迅雷不及掩耳地去袭击郑国,才能打他个措手不及,要是都像你们这样磨磨蹭蹭,岂不是要贻误大事了吗?”

髯须飘动的蹇叔沉思了片刻,恳切地说:“秦军这次出征,郑国并不可怕,我是担心晋军半道上会拦路攻打我们的军队。”

秦王听完,用手一挥。不耐烦地说:“我看你们都是老糊涂了,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还要不要打仗?我想做诸侯首领的梦何日才能实现?好了好了,我发兵讨伐郑国的决心已定。”

最终,秦穆公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劝阻,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集合了300辆兵车,去偷袭郑国。

大军出发的那一天,北风呼啸,雪花飘飞。蹇叔、百里奚不顾严寒亲自来为他们送行。两位老相国含着热泪,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一路上务必谨慎,防备晋国、郑国的伏击。三位将军心里怦怦乱跳,不知道此次发兵偷袭是凶还是吉,他们的心中笼罩着一层乌云,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了。

初春时节的一天,郑国有个贩牛的商人弦高赶着一群牛,想到洛阳去做买卖。半路上,他碰到一个刚从秦国来的好朋友蹇他。

他们寒暄了一阵,便席地而坐,东拉西扯起来。弦高无意地问,“老朋友,你刚从秦国来,说说有什么新闻?乐一乐!”

蹇他警惕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说:“反正你只是个普通的牛贩子,告诉你也无妨,听说秦国派了3员大将要来攻打你们郑国,去年年底出发,说不定马上就要开到这里了。”

“此话当真,你没有骗我吧?”弦高听了,心里猛地向下一沉,急忙追问蹇他。

“这个消息千真万确,你可别瞎说呀!还是赶快带着牛逃到晋国去避避吧!”蹇他说完,起身向弦高告辞,走了。

这时候,弦高心里又惊慌,又着急。他想:郑国是我的家乡,国君刚死不久,举国上下还在忙着办理丧事,对秦国一定没什么防备,我虽然只是个牛贩子,可不能眼看着祖国灭亡呀!我得赶快回去报告,可秦军马上就要杀来,怎么办呢?弦高咬着嘴唇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一面雇人抄近路回国报信,一面挑选了4张牛皮和12头肥牛,亲自赶着,到秦军必经之路等待。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郑国扑来。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拦。这天刚进入与郑国交界的滑国。突然,前方路口传来一阵“哞、哞”的牛叫声。3位大将军抬头一瞧,见一个人赶着一群牛挡住了秦军的去路。这人就是弦高。

弦高笑盈盈地跑到将军们面前,双手一拱,大声喊道:“郑国使臣弦高,在此奉命求见将军!”

孟明视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怎么会派使臣到这儿来呢?难道我们的军事意图暴露了吗?他上下打量了一会弦高,狐疑地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弦高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国君郑穆公听说将军要带兵路过郑国,特意委派我来慰劳众将士,送来这4张牛皮和12头肥牛做慰劳品,表示一点心意。”

孟明视一边叫人收下慰劳品,一边对弦高说:“秦王担心晋国乘郑王病逝之机侵犯你们,特意叫我们带兵来援助。”

“感谢秦王的好意!我们郑国为了安全,正日夜小心防守,要是有谁敢来侵犯,我们一定会好好教训它的,请将军放心。”弦高说。

孟明视又问:“照你这么说,郑国就不需要我们秦军的帮助了?”

弦高轻松地说:“如果贵军一定要去郑国,我们粮草充足,可以供给你们,并负责保卫你们的安全。”

盂明视沉思了一会儿,向西乞术、白乙丙丢了一个眼色,心虚地说:“噢,我们这次是来讨伐滑国的,同你们郑国无关,请转告郑穆公!”

盂明视送走弦高后,下令攻打滑国。西乞术、白乙丙糊里糊涂,问:“为什么不打郑国了?”孟明视说:“我们千里跋涉到这,是想出其不意同杞子将军里应外合灭掉郑国。没想到我们走漏了消息,郑国一定加紧了防守。我们的士兵很疲劳了,又远离国土,要是冒冒失失袭击郑国,会遭致全军覆没的。”

“那我们回去怎么向秦王交代呢?”

孟明视道:“打下滑国,多抢些财物回去,也好向秦王交差。”

不久,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滑国,在秦军驮着许多财物顺原路返回途中遭到晋军的伏击,全军覆没了。

弦高阻挡秦军时,郑穆公也恰好接到他的报告。郑王大吃一惊,一面派人集合军队,加紧防守,一面急忙派人去察看杞子率领的秦军的动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秦军已收拾好行装,喂饱了战马,兵器也擦拭得光亮亮的,眼看就要采取行动了。郑王见情况危在旦夕,火速派使臣向杞子率领的秦军下逐客令:“烦劳贵军为我们郑国守护北面城门多时了,怎奈眼下我国粮草不足,难以再供应给你们了。现在听说你们的军队已到了滑国,为什么你们不去与他们会合呢?”

秦将杞子听完郑王的逐客令,惊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暗想:偷袭郑国的消息一定泄露了,郑人一定有了防备,此地再也不能久留了。于是,他率领秦军灰溜溜地逃离了郑国。

弦高是一个贩卖牲口的普通商人,他临危不惧,急中生智,巧妙地阻挡了秦军的偷袭,挽救了危亡的祖国。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思想一直为后人称道,并传为佳话。

相关参考

兵法谋略 郭子仪单骑退敌——洞悉心理,巧妙退敌

郭子仪单骑退敌——洞悉心理,巧妙退敌在唐代,有一位着名的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戎马,屡建奇功,而他所有的功绩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他单骑退敌的故事了。出身武举的郭子仪,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他带领着

历史百科 牛贩子退敌救国

牛贩子退敌救国牛贩子退敌救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称雄争霸,战火纷飞。当时,郑国只是一个弱小国家。野心勃勃的秦国一心想吞并它,可迫于当初的形势,觉得一时又灭不掉,同时又担心其他强国抢先一步,对己不利,便派

历史人物 佯装溃败 智勇退敌

 “神行太保”罗炳辉:佯装溃败智勇退敌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曾经广为播映,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军事家罗炳辉。罗炳辉在新四军中威望很高,

历史人物 佯装溃败 智勇退敌

 “神行太保”罗炳辉:佯装溃败智勇退敌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曾经广为播映,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军事家罗炳辉。罗炳辉在新四军中威望很高,

历史典故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经历安史之乱不久,大唐国力尚未恢复,却又有人发动了叛乱。公元765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以为功劳大,朝廷有负于他,竟唆使回纥、吐蕃举兵叛唐。十月初,回纥和吐蕃的军队一

历史典故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经历安史之乱不久,大唐国力尚未恢复,却又有人发动了叛乱。公元765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以为功劳大,朝廷有负于他,竟唆使回纥、吐蕃举兵叛唐。十月初,回纥和吐蕃的军队一

中国历史 《谢安谈笑退敌》的历史故事

谢安谈笑退敌苻坚并没有把王猛的遗言放在心上,王猛死后,他最宠信的人就是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王猛死后的第三年,他就派慕容垂和姚苌还有苻丕带领大军进攻襄阳,襄阳守将朱序死守了将近一年,最后还是被

210 虞允文书生退敌

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双方有二十年没有发生战争。宋高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对于这个偏安的局面十分满意,在临安修筑起豪华的宫殿府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把收复失地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在这段时间里,金朝统治集团发

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

竟然派妓女兵上阵退敌

读清史,有时就像看一幕卓别林的滑稽剧。乾隆39年,山东王伦发动白莲教起义,乱军围困临清城。城里守军向敌军开炮,但不能命中,敌军仍然冲锋不止。守将叶信急中生“智”,将鸡血、粪汁洒在城上,还叫来一些妓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