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政变

Posted 司马懿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懿发动政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司马懿发动政变

2、司马懿政变会失败吗? 如果曹爽起兵讨伐司马懿

司马懿发动政变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曹芳当了皇帝。这时候的曹芳才八岁,根本不懂事,国家的所有事情都由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决定,而曹爽因为自己太年轻,没有经验,大小事情都要问过司马懿后才敢办理,把司马懿当成长辈看待。这时候的司马懿,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
  曹爽当了大将军以后,手下聚集了一批很有学问的人,其中有5个人最受曹爽的信任,这5个人是毕轨、何晏、邓庵、李胜、丁谧,他们对曹爽把大权交给司马懿很不服气。何晏说:“国家大权应该由曹氏宗族内的人来掌握,怎么能让司马懿说了算!假如司马懿有心造反,你怎么能控制得住他?”曹爽觉得有道理,问何晏应该怎么办才好,何晏说:“可以封司马懿为太傅,让他官做到最高等级,可是没有实权,把兵权夺过来归你自己掌握,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曹爽便对太后说司马懿功劳大,声望高,应该当太傅,而管理军队这样的事情应该由年轻人来办,皇帝和太后都同意。于是,司马懿被封为太傅,交出了兵权。曹爽乘机将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安排作管理军队的将军。从此以后,朝廷中的军政大权一起落到曹爽弟兄几人的身上。几年以后,曹爽兄弟权势越来越重。司马懿长年推说有病,也不参与国家事务,曹爽便更加放心地过着放荡的生活,一面私自建筑宫殿,一面四处游玩。各地方送给皇帝的东西,都经过曹爽挑选以后才给皇帝送去。曹爽特别喜欢出外打猎,经常许多天不回城。司农桓范不放心,劝曹爽不要经常外出,要留在京城中,防止京城中发生变化,曹爽不听。
  公元248年正月,曹爽兄弟随同皇帝曹芳一齐去祭扫高平陵(曹睿的坟墓),扫完墓,曹爽带着自己的一班亲信就在外面打猎游玩。司马懿立即动手,派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兵守住洛阳四面城门,夺过了曹爽弟兄在京城中的军营,派自己的亲信管理了军队。司马懿又打开武器库,将自己的军队武装起来,守住洛水桥。然后,司马懿进入皇宫,向郭太后上了一份表章,说大将军曹爽任用小人,不理国事,应该夺去曹爽弟兄的兵权,免得将来出娄子。郭太后本来就不喜欢曹爽,马上同意了司马懿的请求,并且还以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
  司马懿又派出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让他俩告诉曹爽,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保证不伤他弟兄的生命。许允、陈泰走后,司马懿又将殿中校尉尹大目招来,让尹大目再去劝曹爽,保证不伤曹爽兄弟和家属的性命,并且指着洛水河赌咒发誓。同时,又给皇帝曹芳献上一份表章,说曹爽任命一大批小人,把持了朝廷的军权,上上下下都很不满,万一发生了变乱,后果不堪设想,自己不得已才起兵,目的只是罢免曹爽弟兄的大权,而且太后已经同意了我的做法,等等。
  曹爽正在打猎,一连串听到几起报告,说太傅司马懿在城中发动了兵变,要夺自己弟兄几个的兵权,当时就吓得像木头人似的。从城中逃出来的桓范劝曹爽当机立断,发诏书,起兵和司马鼓对抗。但曹爽贪生怕死,最后交出了兵权,和皇帝一道回城,向司马懿投降。
  曹爽一回城,司马懿便将他弟兄四个看管起来,给他们安了个图谋造反的大罪名,将曹爽弟兄四人和亲属,连同亲信们一起逮捕起来,判了斩刑。这就是魏国末年发生的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发动司马懿

司马懿政变会失败吗? 如果曹爽起兵讨伐司马懿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占据武库,关闭城门,夺取了兵权,当时,曹爽和皇帝在洛阳城外,大司农桓范劝说曹爽起兵,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一起讨伐司马懿,但是,曹爽毫无斗志,只贪恋家财和娇妻美妾,不肯起兵讨伐,愚蠢地选择交出兵权,最终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如果曹爽这时选择号召天下兵马起兵讨伐司马懿,司马懿政变会失败吗?

《三国志曹爽传》记载:爽得宣王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矫诏开平昌门,拔取剑戟,略将门候,南奔爽。宣王知,曰:“范画策,爽必不能用范计。”

当曹爽得知司马懿政变行动之后,乱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司农桓范闻知司马懿起事,逃出平昌门,去见曹爽。司马懿知道桓范逃走之后,说,桓范善于谋划,但是,曹爽肯定不会采用他的计策。

果然,被司马懿言中,桓范劝说曹爽号召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但是,曹爽犹豫不决,舍不得家里的财宝和美女。

《三国志曹爽传》记载: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兄弟犹豫未决,范重谓羲曰:“当今白,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持质一人,尚欲望活。今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者?”羲犹不能纳。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说爽,使早自归罪。爽于是遣允、泰诣宣王,归罪请死,乃通宣王奏事。遂免爽兄弟,以侯还第。

桓范见曹爽犹豫,又对曹羲说,现在我们有天子相随,然后号召天下兵马,谁不响应呢?但是,曹羲也不采纳。后来,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劝曹爽早点回去请罪。曹爽这小子愚蠢透顶,于是就答应了,然后,被免去官职,削去兵权,只保留爵位回到府邸。

此时的曹爽,还幻想着交出兵权,当一个富家翁, 桓范哭着说,你老爹是一个英雄,但是生下你们兄弟,都是猪啊,我现在要跟着你们被灭族了!《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记载:爽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后来,司马懿果然大开杀戒,杀掉了曹爽兄弟及其全部党羽和亲信,并被诛灭三族,真可谓心狠手辣。

桓范劝曹爽起兵讨伐司马懿,如果曹爽听了,讨伐司马懿,能成功吗?

桓范说,先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天下兵马,一起讨伐司马懿,曹羲的大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这些都可以利用。现在到许昌,要不了多少时间,许昌的物质,都可以使用,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因为大司农印章在我身上。

其实,桓范说的很有道理,一是,有皇帝在身边,移驾到许昌,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有政治优势,天下兵马,谁敢不听呢?司马懿是政变,肯定不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二是,曹羲还有一部分兵马,以此为根本;三是,有大司农的印在身上,可以调用天下的粮食,保证军粮,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这样看来,剿灭司马懿有很大胜算,司马懿很可能会失败,但是,遗憾的是,曹爽比刘禅还糊涂,没有听,最终交出兵权被杀,司马懿成功篡权,控制了朝政。

相关参考

司马懿政变会失败吗? 如果曹爽起兵讨伐司马懿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占据武库,关闭城门,夺取了兵权,当时,曹爽和皇帝在洛阳城外,大司农桓范劝说曹爽起兵,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一起讨伐司马懿,但是,曹爽毫无斗志,只贪恋家财和娇妻美妾,不肯起兵讨伐,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像赌命

西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日后司马炎窜魏的基础,但这次政变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凶险的冒险,不但自己势力和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势力相差悬殊,但司马懿仍被迫发动攻势,直到最后一刻才能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魏齐王正始十年(西历249年),曹魏权臣发动高平陵政变,这一政变,对曹魏政权之后的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

高平陵政变,如果曹爽这样做,那么​司马懿​根本无法取胜

高平陵政变是曹魏王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事变之后曹魏王朝就由司马家把持大权。而曹氏的皇帝也基本上都成为傀儡皇帝没有什么实权。而高平陵政变的胜利也成为司马懿一次成功的复仇,他打败了曾经和自己苦斗了十年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 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

晋朝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

...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

晋朝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

...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高平陵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位于洛阳城洛水之南的大石山。公元249年,也就是曹魏的正始十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政变,一举打垮曹爽一党,直接掌握曹魏的军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