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 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Posted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 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 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隋唐时期有三个顶级豪门,一是独孤家族,二是杨氏家族,三就是陇西李氏。在那段历史中,仅有两人身兼这三个顶级豪门的血脉,同时还兼具两个大一统皇室的血脉,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和第六子李愔。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的吴王李恪。
李恪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父母皆为皇族帝裔,他出身贵胄,在太宗诸子中文武才能也算极为突出之人。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年仅两岁的李恪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后改封汉中郡王。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恪晋封汉王。
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太宗还将益州大都督这一要职授予李恪,足见对李恪的重视。虽然当时李恪年幼,并未赴任。
贞观五年到贞观八年,李恪先后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开了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
在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李恪是受宠的,但又不是最受宠的。他在赴任齐州都督之前,与太宗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家常便饭。可是事后,太宗就向房玄龄等大臣倾诉内心的不安,他说他想要多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但是又怕他对他们太亲近,让他们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明明只是吃了一顿饭,太宗就如此担心李恪会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对李恪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因为太宗对四皇子李泰的态度截然相反,他宠李泰就是没有底线的。
按照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该去封地,不得长驻京城,但太宗偏爱李泰,特许李泰留在长安。太宗经常大肆赏赐李泰财物和珍贵书画,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臣子劝谏太宗,太宗也只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并没有削减李泰的开支,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看看,照太宗对待李泰的方式,李泰不滋生出争夺皇位之心才是怪事好吧!反观李恪,仅仅是因为一顿稍显亲近的家常便饭,便招来太宗的怀疑,实在是冤枉!
但是,太宗对李恪也是极好的,李恪在任职期间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大臣弹劾,太宗偏袒儿子,就对大臣说:“朕派权万纪辅佐朕的儿子,现在权万纪不能纠正他的过错,严惩也应该严惩权万纪才对,怎么能怪朕的儿子!”
弹劾李恪的柳范说:“房玄龄辅佐陛下,还不能阻止陛下游猎呢,怎么能全怪权万纪?”太宗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得承认自己因私忘公了。
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官,还被削减封户三百户,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黜,太宗将李治立为太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认为李治仁弱,还是想将李恪立为太子,却因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放弃。
就因为这件事,长孙无忌与李恪从此势同水火。唐高宗即位之后,长孙无忌还诬告李恪谋反,李恪因此被缢杀,他的四个儿子全被流放岭表,女儿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看起来,李恪之所以没当上皇帝是因为长孙无忌的阻拦,但是从太宗的种种表现来看,在太宗心中的儿子排名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其次才轮到李恪呢!前三个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太宗格外偏爱他们。
相关参考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
李祎李祎(?—743.10.24),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著名军事将领。李祎的祖父为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父亲李琨为李恪的第三子,武则天时期历任淄(今淄川,今属山东)、卫(治
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新皇登位后,授予那位能力出众的兄长吴王恪以司空之职,对于一个仁慈的帝王,和一个没有野心的属下来说,这似乎是最好的结局了。然而最好的结局,通常却不是最后的结局。一切都是那样的戏剧化,
李恪是唐太宗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女杨妃,封号不明。唐太宗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后,李恪与李泰一样,一度成为太子热门人选,不过后来被长孙无忌阻止,所以最后李治成为新任继承人。 人物档案 姓名:李恪
李恪是唐太宗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女杨妃,封号不明。唐太宗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后,李恪与李泰一样,一度成为太子热门人选,不过后来被长孙无忌阻止,所以最后李治成为新任继承人。 人物档案 姓名:李恪
历史人物 李恪简介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 吴王李恪的妻子后代
姓名:李恪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日期:619年 逝世日期:653年www.cha138.com 职业:吴王,赠司空 主要成就: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善
李恪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可是就这样一位让李世民一直看好、悉心培养的皇子为什么最终没能登基大统?最终在一场莫须有的叛逆中被杀,结束了
李恪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可是就这样一位让李世民一直看好、悉心培养的皇子为什么最终没能登基大统?最终在一场莫须有的叛逆中被杀,结束了
李世民的孙子、李恪的儿子,隐藏五十年,六十岁后参与了两件大事
唐高宗李治初期,长孙无忌初露狰狞,一举把对李治皇位有威胁的李氏族人全部拿下,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之后,李恪的四个儿子都被流放到岭南,其长子李仁年仅7岁。李仁,又名李千里,史书上记载是「”褊
杨淑妃,隋末唐初人,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在唐初时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杨淑妃是李恪和李愔的亲生母亲。在史书上对杨淑妃这个人物的描写非常的少,只记载了她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立传之上,但也仅有寥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