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自己谋反的宰相――明珠

Posted 明珠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告自己谋反的宰相――明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告自己谋反的宰相――明珠

2、历史人物 为保性命竟告自己谋反

告自己谋反的宰相――明珠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 ”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谋反”。
两大权臣明争暗斗
明珠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全凭自己的聪明干练获得了皇帝的重用。
不过朝廷并不只是明珠的天下。另一位康熙同样倚重的大臣索额图 也做着与明珠几乎一样的事情。索额图的出身比明珠高贵得多,他父亲是大清国开国勋臣 ,康熙初期四大辅政之首索尼,他的侄女又是皇太子的生母。索额图很早就是康熙帝的亲信,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党羽。
康熙对此并非全无所知,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让手下的势力集团一党独大,威胁到他的地位,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事情在两党争夺太子人选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的皇太子胤i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索额图的外孙,表现不太好,惹康熙皇帝生气。明珠便趁机大肆攻击皇太子,希望能够把他撤下来,将来让自己的外甥、康熙皇帝的长子胤|继承皇位。索额图自然极力反对。
宰相因贪污入狱
明珠与索额图之间关于太子人选的斗争,让康熙很生气。他可以容忍他们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却无法容忍他们动摇国本。在当时,康熙对太子还是颇为看重的,因此首先拿攻击太子的明珠开刀,指使一名御史弹劾明珠贪污。
只弹劾明珠贪污,是有原因的。因为明珠当时党羽已成,如果直接弹劾他结党营私、动摇国本,那么必然会牵扯到明珠的党羽,而那些党羽为了自保,也必然会想方设法保住明珠。这样一来,康熙就很难办了,而只弹劾明珠一人,不牵扯到他人,那么明珠的党羽也就不会出头了,社会也就不会发生大的骚乱。
结果,明珠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捕入狱,等待他的将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但是明珠他想到了一个能够救自己的人,就是他的政敌索额图 。
干脆告自己谋反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政治对手“救”自己一命呢?明珠要把事情搞大!他让一个名为索党实际却是明党的官员上书弹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因为贪污只是死罪,谋反却要诛九族 ,明珠是不是昏头了?
其实这是一步深谙政治奥妙的险棋。索党以为这是一个可以一举消灭明党的机会,纷纷附和上书攻击明珠。可是康熙皇帝此时却犯了难: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明党其他人身上。人多势众的明党人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明珠,这样一来就不是明珠一个人在面对康熙,而是整个明党与皇帝对抗。
另一方面,在索额图和明珠两党相争的关键时刻,如果再处罚明珠,那就证明索党获胜了,必然造成索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他必须保住明珠,保住明党与索党的力量平衡。
之后的事情果然如明珠所料。明珠一党为了保住自己纷纷上书为其辩护,康熙迫于形势,不得不对明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只免去了明珠的大学士之位,不久又让他担任内大臣,依旧留在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干就是20年,直到去世。
明珠谋反宰相

历史人物 为保性命竟告自己谋反

   明珠简介:明珠是 的重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 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被弹劾下狱。如何才得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名——「谋反」。>  明珠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全凭自己的聪明干练获得了皇帝的重用。>  不过朝廷并不只是明珠的天下,另一位 同样倚重的大臣索额图也做着与明珠几乎一样的事情。索额图的出身比明珠高贵得多,他的父亲是大清国开国勋臣、康熙初期四大辅政之首索尼,他的侄女又是皇太子胤礽的生母。索额图很早就是康熙帝的亲信,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党羽。>  康熙对此并非全无所知,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让手下的势力集团一党独大,威胁到他的地位,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事情在两党争夺太子人选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的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索额图的外孙。明珠希望把他撤下来,将来让自己的外甥、康熙皇帝的长子胤禔继承皇位。索额图自然极力反对。>  明珠与索额图之间关于皇太子人选的斗争,让康熙很生气。康熙可以容忍他们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却无法容忍他们动摇国本。在当时,康熙对皇太子还是颇为看重的,因此首先拿攻击太子的明珠开刀,指使一名御史弹劾明珠贪污。>  弹劾明珠贪污,是有原因的。因为明珠当时党羽已成,如果直接弹劾他结党营私、动摇国本,那么必然会牵扯到明珠的党羽,而那些党羽为了自保,也必然会想方设法保住明珠。这样一来,康熙就很难办了,而如果只弹劾明珠一人,不牵扯到他人,那么明珠的党羽也就不会出头,朝政也就不会发生大的骚乱。>  结果,明珠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捕下狱,等待他的将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但同时,明珠想到了一个能够救自己的人,就是他的政敌索额图。>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政治对手「救」自己一命呢?明珠要把事情搞大!他让一个名为索党实际却是明党的官员上书弹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因为贪污只是死罪,谋反却要诛九族,明珠是不是昏头了?>  其实这是一步深谙政治奥妙的险棋。索党以为这是一个可以一举消灭明党的机会,纷纷附和上书攻击明珠。可是康熙皇帝此时却犯了难: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明党其他人身上,人多势众的明党人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明珠,这样一来就不是明珠一个人在面对康熙,而是整个明党在与皇帝对抗;另一方面,在索额图和明珠两党相争的关键时刻,如果再处罚明珠,那就证明索党获胜了,必然造成索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他必须保住明珠,以保持明党与索党的力量平衡。>  之后的事情果然如明珠所料。明珠一党为了保住自己纷纷上书为其辩护,康熙迫于形势,不得不对明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只免去了明珠的大学士之位,不久又让他担任内大臣,依旧留在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干就是20年,直到去世。>  在一个政治集团中,只能有一个一号人物和许多三号人物,绝不能在中间有一个二号人物。对于上位者来讲,维持权力平衡非常重要,不能让一种势力独大。而对下位者来说,敌对势力的存在同样也很重要,因为有了敌对势力,自己的存在才有价值。明珠深谙此中奥妙。>

相关参考

向朝廷举报自己谋反的宰相

导读: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

康熙权臣明珠,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为何要举报自己谋反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

唐朝時期這位溧陽籍宰相,竟是被誣告致死……

唐則天後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將溧陽籍負責進謁、典儀等職的司賓卿史務滋任命為納言(相當於宰相)。不久,下令史務滋等十人分別巡視全國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

唐朝時期這位溧陽籍宰相,竟是被誣告致死……

唐則天後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將溧陽籍負責進謁、典儀等職的司賓卿史務滋任命為納言(相當於宰相)。不久,下令史務滋等十人分別巡視全國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

胡惟庸谋反案真相是什么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商啮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处死。太祖以「擅权植党」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被杀的有陈宁、涂节等人。胡

开国丞相李善长死在“谋反案” 明朝大臣李善长之死

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赞助朱元璋牟取世界的重要军师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这样一小我,若何从

夜明珠小说,《夜明珠》txt全集下载

《夜明珠》txt全集下载夜明珠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七章苦涩中的觉悟十万……十万换来的就是兄弟们这短短几个小时的快乐吗?自己却在几秒的遭遇后去剥夺他们的快乐……

慈禧夜明珠丢失之谜 可保人尸体不腐

慈禧太后的贪婪和暴虐世人皆知,她在死前聚敛了大量财富,甲午战争时尚且把海军经费挪供自己使用。慈禧太后死后更是把大量财富放入陵寝,欲在地下保自己永久富贵。尤其以其口中所含夜明珠名贵,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

慈禧夜明珠去了哪里

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只顾自己生活舒适,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她的一生收集的珠宝数不胜数,什么玉啊,翡翠啊,不胜枚举。当然要数她最为在意的,就是那颗在她死后被其含在嘴里的夜明珠了。据说此珠子放到现在价

鳌拜真的有谋反之心吗,《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训练了一批布库,用

《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训练了一批布库,用以捉拿鳌拜,鳌拜真有谋反之心吗?因为当时的鳌拜在朝中结党营私,仗着自己的功劳无法无天,丝毫不将康熙放在眼里,其次康熙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鳌拜是将门之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