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的浪漫婚姻

Posted 母亲

篇首语:心境是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杨开慧的浪漫婚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杨开慧的浪漫婚姻

2、历史人物 杨开慧的故居发现几封神秘信件是什么

杨开慧的浪漫婚姻

1918年5月,杨昌济应聘到北京大学,担任伦理学教授。杨开慧也随全家一同北上,来到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北京,住在地安门豆腐池胡同九号。
北京是新文化的策源地。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撼了古老的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潮涌入神州。杨开慧如饥似渴地阅读新书刊,眼界开阔了,思想也更加深刻了。
8月中下旬,毛泽东为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
对毛泽东的到来,杨昌济一家感到十分快慰,热情地帮助他妥善安排好在京的生活。不久,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到李大钊主持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名助理馆员。那时,毛泽东住在景山东街,与杨家相距不算很远,师生之间来往十分频繁。
这时,杨开慧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值豆蔻年华。他乡遇故知,情窦初开。毛泽东经常把进步书报及自己写的日记、学习笔记给她阅读。在这些交往中,他们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于是,两人一起阅读进步书刊,探讨问题,点评时事。在不知不觉中,这对年轻人双双坠入了爱河。
女儿心中的秘密自然难逃脱父母的视线。杨昌济夫妇开始对杨开慧与毛泽东的交往是赞同的,但是要招毛泽东为婿,也不是没有顾虑的,毕竟毛泽东比杨开慧大八岁。后来见两人爱的越来越深,特别是杨开慧向母亲表白:“我是为母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非常开明的杨昌济夫妇也就打消了顾虑,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这样,毛泽东和杨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他们形影相随,或漫步古都街头,或相约于美丽公园,故宫、北海、香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秋天的红叶,冬天的腊梅,在这一对年轻人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充分体味着初恋的甜蜜。
1919年3月初,毛泽东的母亲文氏病重。毛泽东是出名的大孝子,尤其敬重他母亲,便于3月12日动身返回湖南。
面对心爱的人分别而去,杨开慧自然有一股难以言传的离别情愁,她亲自去送别了毛泽东,希望他随时来信。
毛泽东回到长沙,就接到了杨开慧的来信,信中的称呼已是一个字:“润”,而毛泽东在给杨开慧的回信中,称呼也是一个字:“霞”。
毛泽东已把病重的母亲从韶山冲接到长沙,一边亲侍汤药,精心照料,一边继续革命工作,创办了《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创刊后在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北京的《每周评论》专门栽文介绍了它。杨开慧得悉毛泽东是该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时,心情十分激动。
这时,杨昌济病倒了。杨开慧日夜服侍汤药于病榻之侧,并为父亲读书读报。每期《新青年》是必读之物,从这里,杨开慧汲取了许多新思想、新道德。
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敬尧)代表团来到北京,住在北长街一个叫福佑寺的喇嘛庙里这是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当时,杨昌济由于病情日益加剧,住进了北京德国医院。杨开慧终日守在父亲的病榻前,悉心照顾。
一到北京安顿下来,毛泽东就急匆匆赶到病房看望老师。杨昌济明显地消瘦了许多,但精神还好,见到钟爱的学生,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对恋人在分别大半年后重逢在北京,其中的情愫难以用语言表达,压抑在两人心头的爱情火花一下子迸发出来。
一天,杨开慧发现毛泽东晒在竹竿上的一件白衬衣破了,便取下来为他缝补。不料被妈妈向振熙看到了,便把此事看作他们“定情”的标志,高兴地告诉杨昌济:
“开慧帮毛先生补衬衣了,她还从来没补过衣服呢!”
深受病魔折磨的杨昌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这样,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婚事就在杨家内部定了下来。
杨昌济的病情愈发严重了。毛泽东赶到病房,探望恩师。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杨昌济示意毛泽东坐到床边,用颤抖地手从身上掏出一块怀表,递给毛泽东。
“润之,这块表跟我多年,送给你作个纪念吧。你和开慧的事我全知道,我就把她托付给你,……开慧年轻幼稚,你要多照顾她……”
“老师、师母,请放心!”毛泽东强忍悲痛,站起身来,向恩师和师母深深地一鞠躬。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斗争,使杨开慧和毛泽东的爱情之火燃烧地越来越炽烈了。
然而,当爱情到来时,两个年轻人的心并不平静。杨开慧在《自传》中写道:
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皮(脾)气,那时我更唯恐他看见了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鬼胎,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皮(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
初冬的一个夜晚,毛泽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终于,毛泽东披农坐起,望着窗外一轮寒月,思念着杨开慧,感情的烈火正炙烤着他的心。于是,毛泽东诗意大发,挥笔疾书,写下了《虞美人》: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晚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收到这首滚烫的、表明毛泽东爱意的词后,杨开慧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早已燃烧着的爱情烈焰,同意与毛泽东结婚了。
杨开慧在一篇随感式的文章中写道:
不料我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是完全看见了我的心。……自从我完全了解他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就是为了他。假若有一天母亲也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命运。
这段见证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佳话写于1929年6月20日。杨开慧被捕前将它藏在板仓住所的墙缝里,直到54年后,1983年才被意外发现。
1920年冬,这对倾心相爱的恋人终于结成秦晋之好。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恋爱是浪漫的,结婚也表现出对世俗、对传统的反叛,用他们俩人的话说,就是“不做俗人之举”。他们一不置嫁妆,二不坐花轿,三不布新房,四不办酒席,以同居来表示结婚,没有举行婚礼仪式。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请来了几个好友到家中小聚。饭菜同往常一样简单,吃到最后,俩人才向客人宣布:我们结婚了。
其实,毛泽东并不是因为没有钱才这样做,相反当时他手握巨款。原来为支持留法勤工俭学,章士钊募捐了两万块银元,全部交给毛泽东支配,但公私分明的毛泽东不为自己动用一分一毫。不仅如此,就连母亲为女儿办嫁妆的百十块银元,杨开慧也交给毛泽东用作开展革命活动的经费。
结婚前,毛泽东和杨开慧都住在集体宿舍里。婚后不久,恰逢春节,两人便回到板仓小住十几日,既是看望杨老太太和兄嫂,又算是度蜜月了。期间,杨开慧陪着毛泽东踏遍了板仓的山山水水,探亲访友,实地考察。
在杨开慧短暂的一生中,这十几天,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回忆。
毛泽东和杨开慧以其惊世骇俗的结合,在周围人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两人的婚姻也被誉为“理想的罗曼蒂克”。
婚姻浪漫杨开慧

历史人物 杨开慧的故居发现几封神秘信件是什么

杨开慧,是中国著名的烈士,毛主席之妻,其于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等地的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拒绝声明与毛主席脱离关系,随之被害,年仅29岁。>>1982年3月10日,在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长沙县开慧乡板仓杨家老屋时,工人们维修故居中的杨开慧卧室,在卧室后墙离地面约两米高处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神秘的信件。>这些信件为何会藏于墙缝之中?>>自1927年与毛主席分别到1930年英勇就义,在白色恐怖的三年时间里,杨开慧深知凶残的敌人不会放过自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她悄悄地作好了应变的准备,把三年来写下的一批诗文书信等珍贵手稿,分别藏放在家中一些隐蔽的地方。>这些信件大部分都是写给毛主席的,但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寄出。信件共12页,约4200余字,行草字体,字迹清秀流畅。由于藏在墙缝内50余年,纸张发黄,有几页一些字迹略有残缺。>信上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主要还是记述她对毛主席的无尽的思念和忧伤。字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在物是人非的今天读来,仍催人泪下。>下面摘取部分内容:“天哪,我总不放心他。只需他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他罢。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我暗中XXXX家人烧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一定X死方休。>他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罢,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他,不要他做事了,那样随他的势,他的聪明或许还会给他一个不朽的成功呢......”(注:X字代表遗缺的字迹)>这些信件如今被收藏在长沙市博物馆。它们被发现的时间是1982年,那时毛主席已经去世6年,杨开慧的这些信件他终生未能见到。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杀害杨开慧的凶手何键后来怎么样了 为什么在之后一直名声不显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感情是非常深的,杨开慧被害后,他写信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杨开慧临终前保留的一个小箱子,毛主席也一直留在身边。>那么,杨开慧是被谁杀害的呢?这个人,就是何键,当时的湖

历史人物 杨开慧的故居发现几封神秘信件是什么

杨开慧,是中国著名的烈士,毛主席之妻,其于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

历史人物 杀害杨开慧的凶手被捕之后,说了什么秘密让人心痛

杨开慧和毛泽东能结成秦晋之好,是因为毛泽东是她父亲杨怀中教授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杨开慧和比毛泽东小八岁,杨怀中教授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钊说:“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

历史人物 杀害杨开慧的刽子手,40年后被抓坦白所有细节

于中国而言,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于丈夫而言,她是一个用情至深的妻子,是伴侣、是战友,亦是知己,她就是杨开慧,北大教授的女儿,伟人毛主席的妻子。>一个女人要有着怎样的信念和对爱情的坚贞,才能欣然赴死,向

历史人物 历史评价杨度_杨度与杨开慧的关系_杨度误我_杨度简介

本名:杨度别称:杨承瓒字号:字皙子  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所处时代:清末→民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湖南湘潭出生时间:1875年1月10日去世时间:1931年9月17日主要作品:《

历史人物 杨开慧被捕的原因是什么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人。杨开慧是谁?她是毛泽东第一任妻子,共为其生下三个儿子,也加入了共产党参加革命,最后被军阀逮捕英勇牺牲,年仅29岁。>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留学归来

谁去世后毛泽东致信吊唁 希望其与杨开慧同葬一穴

核心提示:1960年,杨老夫人向振熙九十寿辰,毛主席为此写信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托她送礼祝贺。两年后,杨老夫人辞世。毛主席又致信吊唁,并对杨家人说:“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

揭秘毛泽东原配夫人杨开慧被枪杀的真相

泽东有四次婚姻,他比杨开慧大8岁,在四次婚姻中,毛泽东最珍爱的首推杨开慧,他称杨开慧为“骄杨”、“我亲爱的夫人”,也是毛泽东忠诚的伴侣、革命征途中的贤内助。开慧思念毛泽东杨开慧比毛泽东小八岁,毛泽东是

中共人物传 杨开慧人物传,杨开慧生平事迹,杨开慧评价

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一九○一年十一月六日(农历九月二十六),生于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昌济,为人正派,笃志嗜学,是一位满怀爱国热忱的学者。开慧年轻时受到父亲的重大影响。杨昌济在开慧两岁时出

杨开慧烈士墓地实拍,两个儿子陪伴左右,墓碑是主席亲笔题写的隶书

杨开慧烈士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墓地坐西北朝东南,墓冢前有花岗岩石台阶,墓前有杨开慧汉白玉塑像。杨开慧烈士是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