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知交

Posted 管仲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管鲍知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管鲍知交

2、历史典故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管鲍知交

春秋时代,齐国着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
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作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
“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两个人合作买卖,表面说书合作,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那么,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
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这……”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几位朋友无话可说。。
管仲和鲍叔牙也曾经一同上战场;在打仗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表现得一点都不勇敢,人们都对管仲很不满。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有管仲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啊!这……”这一番话,又使那些人无话可说。
后来管仲也曾经做过几次官,每次都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免职了,大家都耻笑他。而鲍叔牙知道这事之后,就对人们说:“其实,管仲并不是不能干,只是运气不好;这些小事不适合他来做,他的能力很强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又失败了,而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接掌了齐国的政权,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叔牙,告诉他说:“我们国家金国这么久的混乱,现在总算安定下来,为了使全国百姓以后能好好过日子,我要请您做宰相,帮助我治理国家。”
想不到,鲍叔牙竟然拒绝了。他对大王说:“感谢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无法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
“您不肯帮助我,我怎么能治理得好国家呢?”“大王,我推荐一个人,他才是最适合的宰相人眩”“谁?”“管仲!”“管仲!这个人我恨不得杀了他,您还要我请他做宰相?”“大王,当时管仲要谋杀您,是为了公子纠的缘故。他辅佐的是公子纠,当然希望公子纠能够做齐国的国君,而您是公子纠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只好想办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对您个人有什么仇恨啊!”
“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们齐国强大起来,成为天下的霸主呢?”
“当然想啊!”“那么您一定要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您达到这个理想。”
“好吧!”于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以最隆重的礼仪,请管仲来做宰相。果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成富足强大的国家。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
【评析】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景仰的。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花言巧语和金钱来装饰的,而真正的莫密知交都是用心来感受对方的感觉。在你失落的时候,在你得意的时候,真正的朋友总是都能一如既往的和你相交,与你共处。希望人们在生活中也能够多为他人着想,善意地理解,帮助别人。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典故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_成语“管鲍之交”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时的君王是齐襄公,起初,管仲侍奉襄公的儿子公子纠,鲍叔牙侍奉公子纠的弟弟小白。当时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在国外,襄公死后,群臣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而公子小白也想返国就位,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让他做宰相。但是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还囚在牢中的管仲。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请管仲来做宰相。后来管仲在齐国执政,使齐桓公称霸。

  管仲后来回忆道:“我贫穷时,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总是多拿,鲍叔从不以为我贪,他知道我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有时不顺。我曾经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因为管仲不推荐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满www.cha138.com反而高兴,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就是用来形容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来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 管鲍之交

  【拼音】: guǎn bào zhī jiāo

  【解释】: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故事】: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白手起家倒过尿壶后得患难知交帮助成首富

  胡雪岩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胡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

历史典故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_成语“管鲍之交”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

管鲍之交见真情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管鲍之交见真情的故事。  管仲领兵打仗,三战三败,三次逃跑,有人说管仲贪生怕死,但鲍叔牙为管仲分辩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为的是母亲老了,又多病,不能不让自己活

政治谋略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管鲍”,乃是指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鲍叔牙又称鲍叔,乃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鲍

历史秘闻 管鲍之交见真情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全榜网网中华上下五千年管鲍之交见真情的故事。  管仲领兵打仗,三战三败,三次逃跑,有人说管仲贪生怕死,但鲍叔牙为管仲分辩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为的是母亲老了,又多病,不能不让自己

历史经验 管鲍之交的成语典故

管鲍相知管仲少年时常与鲍叔牙一起游玩,鲍叔深知他贤能。管仲贫困,常欺骗鲍叔钱财,鲍叔始终善待于他,不拿此事当话柄。后来鲍叔事奉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奉公子纠。齐国内乱,为了避祸公子纠投奔鲁国,公子小白则投

历史典故 八拜之交详解之管鲍之交_管仲鲍叔牙

 【八拜之交详解】之管鲍之交_管仲鲍叔牙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

历史典故 八拜之交详解之管鲍之交_管仲鲍叔牙

 【八拜之交详解】之管鲍之交_管仲鲍叔牙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胸怀宽阔,管鲍合辅

所谓春秋时代,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到公元前403年伟、赵、魏三家分晋这—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发生混战。力量强大的诸俟国一面不断吞并弱小的国家,一面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先后起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管鲍分金的故事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於孔子对他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