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玄奘和尚取经

Posted 堡垒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47 玄奘和尚取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147 玄奘和尚取经

2、三藏法师玄奘取经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147 玄奘和尚取经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陈(音huī),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缑音gōu)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他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又听说天竺地方有很多的佛经,就决定到天竺去学习。
公元629年(一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边境兵士发现,叫他回长安去。他逃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
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陀,愿意替他带路。
玄奘喜出望外,变卖了衣服,换了两匹马,连夜跟石陀一起出发,好不容易混出了玉门关。他们在草丛里睡了一觉,准备继续西进。
哪儿想到石陀走了一程,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谋杀玄奘。玄奘发现他不怀好意,把他打发走了。
打那以后,玄奘单人匹马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约摸走了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他怕被守兵发现,白天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垒前的水源。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一支箭射来,几乎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躲不过,索性朝着堡垒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
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堡垒。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还送了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离开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他正要拿起随带的水袋喝水,哪知一失手,一皮袋的水都泼翻在沙土上了。没有水,怎么越过沙漠呢。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达到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现在怎么能遇到困难就后退呢?想到这里,他拨转马头,继续朝西前进。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满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玄奘在沙漠里接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点水喝,口渴得像火烧一样,终于支不住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边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有了水草,人和马才摆脱绝境。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
高昌王L(音qǔ)文泰也是信佛的,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切要他在高昌留下来。玄奘坚持不肯。L文泰没法挽留,就给玄奘准备好行装,派了二十五人,随带三十匹马护送;还写信给沿路二十四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过境。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碎叶城(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受到西突厥可汗的接待。打那以后,一路顺利,通过西域各国进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有一次,他在乘船渡恒河的时候,碰到一群强盗。他们迷信妖神,每年秋天都要杀个人祭神。船中的强盗看中玄奘,要把他杀了祭神,玄奘再三向他们解释也没有用,只好闭着眼睛念起经来。说也凑巧,这时正好起了一阵狂风,河里浊浪汹涌,差一点打翻了船。强盗害怕起来,赶快跪下忏悔,把玄奘放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当地的人都还认为玄奘真有什么佛法保护呢。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学者。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了五年,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是个笃信佛教的国王,听到玄奘的名声,在他的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大会。天竺十八个国的国王和三千多高僧到了会。戒日王请玄奘在会上讲学,还让大家辩论。大会开了十八天,大家对玄奘的精采演讲十分佩服,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讲学成功。
戒日王接见玄奘的时候,说起他早就听说中国有个英武的秦王。玄奘告诉他,秦王就是现在的大唐皇帝。
玄奘的游历,不但在佛学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
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正在洛阳的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太宗作了详细的汇报。
在这以后,玄奘就定居下来,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他的弟子一起,编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在这本书里,他把亲自到过的一百十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情况、风俗习惯记载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和地理著作。
由于玄奘取经这件事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后来,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取经的神话,说他取经路上,遇到许多妖魔精怪,这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到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作了艺术加工,写成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那里面的故事,跟真正的玄奘取经事迹已经离得很远了。
和尚取经玄奘

三藏法师玄奘取经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3岁被朝廷剃度为僧,这是很少见的。玄奘是他的法名,那么玄奘的俗名是什么呢?据说玄奘取经前后将近19年,走过5万里的路最后到达了印度,取经路上险象环生,玄奘取经经过了多少国家呢?

玄奘的俗姓是什么

玄奘在出家前叫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名,在当时他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称他为唐僧。我们说的唐三藏就是指玄奘。我们现在说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里面只有玄奘是汉族。小说《西游记》就是玄奘取经19年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当时玄奘一人西行到印度取真经,回到唐朝后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玄奘的徒弟以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四人最为有名,最后都成大师级人物。现在我们看的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玄奘翻译的,还有《瑜伽师地论》正是这本书,玄奘开始了19年的就原着之路。玄奘的家人从曾祖开始都是官吏,都是有学识之人,他的二哥是最早遁入空门之人,陈素法号长捷法师,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在家人去世后,是陈素将玄奘带入佛门的。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一个人,可以说是接受过正统印度佛教学说的人,他的事迹被弟子以《大唐西域记》流传,可以说在唐朝到南北朝,玄奘对佛学贡献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是冒着偷渡的危险前往西域的,最后回唐朝的时候还把许多先进的技术传入了中国,可以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取经经过多少国家

玄奘正式开始西行应该花了17年多,前两年是筹备工作。玄奘的西行共经过了138个国家,带回佛经657部,在回到长安之后的人生岁月里都在翻译佛经,共译1335卷,据说《老子》一书就是玄奘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的,当然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玄奘在经过的国家里面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

当时公元627年,玄奘来到了西域的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是信仰佛法的,所以希望玄奘可以留在高昌普度众生。玄奘以真心感化了高昌国的国王,最后与国王结成义兄弟,并答应他取得真经后回到高昌为他们讲解佛法之后再回到大唐,这样之后高昌国的国王才全力支持玄奘的西行。玄奘的西行之路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充满刺激与悬念,经历5万里的漫漫长路,玄奘最后还是成功取得真经,被后世的人不断的敬仰。

玄奘是唐代的一代高僧,对宗教文化而言,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他自身的信仰已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可以舍身求法,他的这种精神不断的激励着后人,他翻译的真经也对中国佛教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玄奘不愧是千古第一高僧。

相关参考

回程抄近路 唐玄奘为取经“偷渡”出境

为西行取经“偷渡”出境在《西游记》中,玄奘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刚刚出生的他也差点遭灭口,多亏母亲偷偷将他放入木盆顺江漂走,在漂过金山寺时被法明和尚所救,才有了后来的一代高僧。玄奘俗名姓陈,据说为东汉...

自由出入皇宫每夜逍遥 薛怀义是和尚中的传奇

唐朝的和尚出名的有不少,如玄奘、鉴真等,都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著称。特别是玄奘,女儿国国王看上他他都毫不动摇,一心要去西天取经。咱们今天说的这一位和尚,却不像玄奘那么傻。他对佛法信不信我不知道,但他对艳福...

自由出入皇宫每夜逍遥 薛怀义是和尚中的传奇

唐朝的和尚出名的有不少,如玄奘、鉴真等,都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著称。特别是玄奘,女儿国国王看上他他都毫不动摇,一心要去西天取经。咱们今天说的这一位和尚,却不像玄奘那么傻。他对佛法信不信我不知道,但他对艳福...

为取经“偷渡”出境 高僧玄奘

...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

《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原来是这个唐朝和尚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是以大唐高僧唐玄奘为原型的。但是鲜有人知的是,作为《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孙悟空,也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也叫悟空,也是唐朝人,也是和尚,也曾西去印度取经。孙悟空的原型,正是唐

一代明君唐太宗,竟因 ”玄奘取经”而死

唐代最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最后却落得了英年早逝,52岁便命丧黄泉,而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足足活了71岁。关于唐太宗死亡的原因,众说纷坛,《旧唐书》里说他

唐三藏西天取经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大师、翻译家和探险家,玄奖是他在佛门的法号。因为玄类潜心研究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为虔诚的佛教徒的父亲和在洛

西游记人物图谱,西游记人物名称

西游记人物名称取经五众:唐 僧:江流 唐三藏 陈玄奘 金蝉子 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孙行者 美猴王 齐天大圣 斗战胜佛猪悟能:猪刚鬣 猪八戒 天蓬元帅 净坛使者  沙悟净:沙僧 沙和尚 卷帘大将 金身罗

向国家申请西行取经被拒唐三藏豁出去当偷渡客

武德九年(六二六年),二十七岁的玄奘云游到了长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一个叫做波罗颇密多罗的外国僧人,这位波罗颇密多罗来自佛教的起源地天竺,当时正在长安讲经说法,于是借此机会,玄奘向波罗颇密多罗提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引言:《西纪行》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道故事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有名高僧玄奘的,估量也有不少人,不外知道唐僧是未经许可,擅自西去求经的,估量人就很少了。今天笔者就来聊聊玄奘为什么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