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玄奘取经
Posted 佛经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玄奘取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玄奘取经
当唐朝在西北边境各族中声威大振之时,西域各族和许多邻国的使者、宾客,不断到长安来,这一时期,中国的佛教大师、旅行家玄奘也经过西域各国到天竺去取经。
玄奘 (602—664),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 (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人,13岁出家为僧,便刻苦钻研佛学。他遍访名师,感到当时的汉文佛经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决定到天竺去求学佛经。
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走过茫茫沙漠,越过雪山冰河,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佛教的发源地天竺。玄奘在天竺游览佛教胜迹,考察风俗民情,更把主要精力用于那烂陀寺钻研佛经。玄奘拜那烂陀寺寺主戒贤为师,精研过最难懂的 《瑜珈论》 等佛经,成为当地精通50部经论的十大名僧之一。他还代戒贤为众僧讲论佛经,发表过重要论文 《会宗论》。642年,天竺国君戒日王在曲女城 (印度卡诺吉城) 举行了一次大型佛经学术讨论会,参加者达六七千人。玄奘担任主讲,并将所撰 《破恶见论》挂在会场门口征求论辩意见,获得了天竺各界很高的赞誉。
645年,玄奘结束了历时十余年的游学,完成了跋涉5万余里的旅程,回到了长安。他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随即在长安弘福寺和慈恩寺主持译场,着手翻译佛经。玄奘带头不懈地工作,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玄奘还回忆途中见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 12卷。书中记述了玄奘亲历的110国和传闻的28国情况,成为研究中古时期印度半岛各国及中亚地区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重要文献。明代吴承恩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题材,加以生发创作,写成了著名的小说 《西游记》。
相关参考
唐玄奘西行取经,路程全长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径110个国家,然而,有人怀疑,唐玄奘取经回来抄了近路,回程只用了四年的时间。那么,唐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为西行取经“偷渡”出境在《西游
唐玄奘西行取经,路程全长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径110个国家,然而,有人怀疑,唐玄奘取经回来抄了近路,回程只用了四年的时间。那么,唐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为西行取经“偷渡”出境在《西游
玄奘西天取经玄奘,俗姓陈,本名祎,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11岁就熟习《法华》《维摩》。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陈(音huī),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缑音gōu)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玄奘取经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7岁后,到长安、成都、安阳、赵州等地遍谒名师,详考经义。他感到解经者各擅宗途,隐显有异,莫知所
唐玄奘这是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的故事。这位凭借信仰的力量,九死一生从印度取回真经的佛学大师,返回大唐后,就要面对中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的现实。>玄奘的风光背后,有着怎样的无奈呢?>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
...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
为西行取经“偷渡”出境在《西游记》中,玄奘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刚刚出生的他也差点遭灭口,多亏母亲偷偷将他放入木盆顺江漂走,在漂过金山寺时被法明和尚所救,才有了后来的一代高僧。玄奘俗名姓陈,据说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