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播撒善意的种子

Posted 善意

篇首语: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随手播撒善意的种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随手播撒善意的种子

2、结婚2年丈夫去世,妻子独居50年,感动千万人

随手播撒善意的种子

汉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景帝在听从袁盎的建议诛杀晁错之后,派袁盎以太常身份出使吴国,做刘濞的工作。刘濞很看重袁盎,想留他在手下当将军,袁盎不从,刘濞就派500士兵将其包围起来。
袁盎很清楚刘濞的用意,也预感到这次恐怕是有来无回了。正在绝望之时,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忽然挑开帐帘走了进来,声音急促地说:“先生快走吧,吴王没准什么时候就要杀您了。”袁盎不敢相信他的话,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做?”那人回答说:“您不认识我了吗?我就是当年与您的侍婢相好的人哪!”袁盎吃了一惊,细一端详,果然是他。
原来袁盎在吴国当丞相的时候,手下一个年轻官吏爱上了侍候他的一个丫鬟,俩人悄悄好上了,这事放现在叫自由恋爱,算不得什么,可在那时叫“私通”,是要治罪的。袁盎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像一般的官老爷那样大发脾气,而是装糊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照旧像往常一样信任他的这个下属。后来有人告诫他这个下属,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爷已经知道了。下属害怕了,畏罪潜逃。袁盎听说以后,亲自骑马把这个下属追了回来,对他说:“你不要走,我把这个丫鬟赐给你,你们两个正式结合吧。”从而成就了这桩好事。
没想到这次再赴吴国,那个下属已经作了军中司马,恰好负责看守袁盎,他想要报答当年的恩情,就把自己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买了许多好酒,把看守的士兵都灌醉了,然后带袁盎走。此时的袁盎虽然高兴,但并没起身逃走,而是问他:“你有亲人在,我若走了,岂不连累了你吗?”那人说:“您走了,我也要跑了,带着家人去投奔亲戚,您不用担心。”袁盎这才跟他逃了出来。
聪明如袁盎者,可能也没想到当年随手播下了一颗善意的种子,如今开花结果,竟帮助他脱离了一场杀身的大难。司马迁评价袁盎为“无双国士”,不仅因为他为人正直,富于远见,更因为他仁心为质,广结善缘。
人生于世,千万不要小看那小小的善意的种子,有时候它的回馈大得难以衡量。
种子善意

结婚2年丈夫去世,妻子独居50年,感动千万人

在民国时期这个新旧思想碰撞交织的独特年代里,受到西方开放思想影响的中国文人们,感情生活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令后人津津乐道。 但是,在这个风流故事随手一抓就是一把的年代里,也有那么一些痴情的种子,他们幸运地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知己,并且为守护这段爱情付出了一生的时间。民国著名的翻译家朱生豪和才女宋清如就是这样一对令外人艳羨的夫妻。 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商人家庭,朱生豪出生的这天,他们家南门的算命先生说这一天正是文昌日,男孩的八字里有文昌星坐命,将来读书一定会成大器。 朱生豪的父亲名叫陆润,母亲叫朱佩霞,朱生豪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本来是过着不算富裕但也是非常和谐的生活。祖上留下一座大宅子,「 ”房屋和庭园各占一半,因此空气真是非常好,有一个爽朗的庭心,两个较大的园子,几个小天井,前后门都有小河通着南湖”。这所房子除留一部分自住外,出租给三家人家和一家油行,每年有三百块租金贴补生活。 1917年,朱生豪到嘉兴开明初小读书,成绩优异的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得了甲级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 ”小状元”,从小就显露出了他那非同常人的过人才华。 一家人的温馨生活在朱生豪10岁的时候发生了变故,先是父亲生意失败,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1922年的冬天对年幼的朱生豪来说似乎格外地寒冷,这一年母亲因病去世。祸不单行,1924年,父亲又因病离世。 父母相继离去,留下朱生豪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他只能带着弟弟们去投奔姑姑,幸好母亲生前曾经为他们留下了一笔用来读书的专款,失去了双亲的朱生豪还是得以升入了秀州中学。 秀州中学是教会学校,校长窦维斯是美国人,他非常喜欢这个优秀的学生,亲自教朱生豪学英语,让他用英语朗读课文。上高中后,朱生豪开始读莎士比亚的戏剧。 十七岁的时候,朱生豪凭着学费全免和奖学金,来到了省城杭州的之江大学国文系读书。 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朱生豪:「 ”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我实在喜欢你那一身的诗劲儿,我爱你像爱一首诗一样 在大学里,朱生豪遇到了他一生的爱人,著名的才女宋清如。美妙的爱情激发了朱生豪的文学才华,他一发不可收拾地位宋清如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情诗,而相比于这些美丽动人的情诗,他们的爱情生活则更为真挚感人。 1911年出生的宋清如,只比朱生豪大了一岁,她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的一个富豪家庭。1932年考入之江大学,和朱生豪一样,宋清如也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她大学期间就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有着「 ”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 宋清如和朱生豪的相识相爱,正是源于两个人共同的爱好:诗歌。家庭富裕的宋清如,从小的梦想就是读书,初中毕业后,家里人希望她回家结婚,她却说「 ”不要嫁妆要读书”,母亲非常疼爱这个宝贝女儿,成全了宋清如读书的梦想。 之江大学有一个爱好写诗的同学们组织成的「 ”之江诗社”,宋清如把她写的诗拿给学长朱生豪指正,三天后,朱生豪给宋清如写信,并附上了三首新诗让宋清如评价。 两个诗歌爱好者就这样因为共同的爱好惺惺相惜起来,宋清如本来是写新诗的,朱生豪一字一句的教宋清如写古诗词后,她就不再写新诗了。 1933年,21岁的朱生豪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的朱生豪,因为出众的英文能力,很快被上海世界书局聘任为英文编辑,每个月能拿到七十大洋的薪水,他给老家的亲人们寄回去三十大洋,剩下的钱除了生活必须的花费,都用来买莎士比亚的作品,用来完成自己的翻译梦想。 「 ”一年之中,整天不说一句话的日子有一百多天,说话不到十句的有两百多天,其余日子说得最多的也不到三十句。”不爱说话的朱生豪用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就是不听地给宋清如写诗。 宋清如1936年才从之江大学毕业,这期间他们一直通过书信联系,朱生豪给宋清如写了308封情诗,光对她的称呼就有七十余种,比如:祖母大人、傻丫头、无比的好人、小亲亲、宝贝、宋宋、妞妞、小鬼头儿、昨夜的梦、宋神经、你这个人、女皇陛下…… 而朱生豪在信末给自己的署名画风更是千奇百怪:一个臭男人、你脚下的蚂蚁、快乐的亨利、白痴、猪八戒、罗马教皇、顶蠢顶丑顶无聊的家伙、丑小鸭、你的靠不住的、常山赵子龙、牛魔王…… 朱生豪给宋清如写的情诗是真正的甜死人不偿命: 「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两天我很快活,而且骄傲。你这人,有点太不可怕。尤其是,一点也不莫名其妙。” 「 ”风和日暖,令人永远活下去。世上一切算得什么,只要有你。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同样也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 ”我实在喜欢你那一身的诗劲儿,我爱你像爱一首诗一样”。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意境是如何不同 毕业后,宋清如当上了自己想成为的老师,朱生豪则一直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因为战乱的原因,宋清如辗转各地教书,两个人一直是聚少离多。 异地10年,他们之间一直是通过书信往来,但再遥远的距离都没有改变两个人坚定相爱的初衷。1942年,30岁的朱生豪和31岁的宋清如终于修成正果,夏承焘为他们题下了「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八个大字。 宋清如回忆他们婚后的生活是:「 ”他译莎,我做饭”,朱生豪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心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却被累垮了身体,1944年12月, 完成了37种莎剧中31种翻译的朱生豪,留下新婚仅两年的妻子和年仅一岁的儿子,撒手而去了。 朱生豪去世后,宋清如非常绝望:「 ”你的死亡,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悲哀。人间哪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由病痛而致绝命时那样更惨痛的事!痛苦撕毁了我的灵魂,煎干了我的眼泪。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只似烧残了的灰烬,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涟”。 但宋清如毕竟是坚强的,她独自一人抚养刚满一岁的儿子,又替朱生豪完成了180万字遗稿的全部整理校勘工作,交由世界书局出版。1955年到1958年,她还在朱生豪弟弟的协助下,翻译完成了朱生豪未竟的五部半莎剧。 在余生的50年里的,宋清如也曾遇到过另一次爱情,但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 1949年的时候,宋清如到杭州高级中学教书,遇到了大学校友学校的总务主任骆允治,骆允治对宋清如非常照顾。 儿子朱尚刚在《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一书中说:「 ”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骆先生常常在课余和假日来看母亲,后来,母亲怀了孕,并且于一九五一年暑假回常熟乡下生下了我妹妹。” 但因为两个人最终并没有结婚,宋清如一直没有对外提起过这个不公开的女儿, 1997年6月,宋清如突发心脏病去世。在嘉兴朱生豪故居门口,有一座朱生豪与宋清如相拥在一起的雕塑,这座雕塑的基座上还有朱生好写给宋清如的诗:「 ”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意境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

相关参考

善意不会被忘记

晋文公登上国君的宝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国。晋军的铁蹄即将踏上曹国的土地时,晋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也不许伤害他的族人,违令者斩。”  小小的曹国显然不堪一击,曹共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这是个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正打算关上她的零售店店门,突然,有个年轻人闯了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鲁兹太太就断定那是张假钞。她瞟了年轻人一眼,年轻人低垂着头,

结婚2年丈夫去世,妻子独居50年,感动千万人

在民国时期这个新旧思想碰撞交织的独特年代里,受到西方开放思想影响的中国文人们,感情生活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令后人津津乐道。但是,在这个风流故事随手一抓就是一把的年代里,也有那么一些痴情的种子,他们幸运

真實故事艱難時期的小人物,每一個人的善意,都是大江大河

按:浩然文史的常駐作者「隔壁小王博士」是武漢人,整個疫情以及封城期間,他和他的家人都被困在武漢,也目睹了武漢城內的林林總總,這裡面有悲傷,但也有更多能給人以力量的故事。今天,我們來看小王博士的疫區日記

盛世背后,危机的种子早已埋下

前段时间写了篇《长安十二时辰》的剧评,看到剧中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没想到几年之后,就遭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实在令人唏嘘。​1很多人都知道唐亡于藩镇。但是为什么唐代要设立这么一个集行政、军事和财政一体

末代皇帝无删减版高清下载,请《末代皇帝》完整版 下载链接或种子

请《末代皇帝》完整版下载链接或种子218分钟的末代皇帝TheLastEmperor(1987),这确实是部好电影,当年是得过奥斯卡奖的,4G720P中英字幕MKV,这就是我找到资源的文件大小,格式的基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年581年,杨坚夺得政党宣布创建隋朝。这都是完毕自晋朝至今,将近300多年的错乱時期。故此我国迈入了比较

明朝灭亡的种子在万历一朝就已经埋下

黄仁宇大师曾有一部闻名中外的著作,即是《万历十五年》,这部书中也在几年前的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经常出现。在这本书中,黄仁宇大师,用细腻平淡的笔触剖析了一个大王朝,由盛转衰的巨大转折。使得更多的人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为东北沦陷埋下罪恶种子

徐世昌(1854-1939),河南卫辉人,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早年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巡警部尚书、东三

北宋灭亡的种子,早在他们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时,就种下了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有名的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攻击北宋。面临辽国的大兵压境,北宋朝中惶惶不安,好多大臣纷纷主张南逃,宋真宗皇帝也摇动了。在这生死关头,宰相寇准出头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