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塽为何输给清朝 郑克塽最后结局如何?
Posted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克塽为何输给清朝 郑克塽最后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克塽为何输给清朝 郑克塽最后结局如何?
明末清初的台湾郑氏家族,起源于大海盗郑芝龙。郑芝龙降清之后,儿子郑成功率领郑芝龙的旧部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因此南明朝廷还专门赐郑成功姓“朱”,于是有了“国姓爷”的叫法。
清廷力量强盛,南明节节败退,郑成功后来也只能退居厦门和金门。后来他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郑氏家族入主台湾。
郑成功去世之后,儿子郑经继续抗清。但因为家族内部的争斗,康熙三年在清军和荷兰军队的联合进攻下,厦门、金门失守,于是台湾成为最后的倚仗。
康熙二十二年,在施琅等人的进攻下,郑克塽最终降清。郑氏家族在台湾的主人翁地位,结束在郑克塽手中。为什么台湾会在郑克塽手中被清廷攻陷呢?原因有很多。
郑克塽并不是郑经的指定继承人,他将王位传给的是长子郑克臧。郑克塽的上位,在于郑氏集团内部的权利争斗。
郑经为两个儿子寻找了坚实的姻亲,郑克臧娶了陈永华的女儿,郑克塽娶了冯锡范之女。而冯锡范不满陈永华权利比自己大,一直想找机会拉下陈永华。
三藩之乱郑经曾出兵进入福建与清军作战,失败之后归来,原本留守的陈永华被冯锡范迷惑请求解除职位与君权。当时冯锡范告诉陈永华王爷回来之后自己不应该占据国家大位,所以想要辞职。陈永华一想是这样,于是提出了请求。而冯锡范却并未如他所说辞职,所以最后陈永华傻兮兮的交出兵权,郁郁而终。
冯锡范推倒陈永华之后,权势愈大。后来郑经去世,郑克臧应继位为新的延平王。冯锡范却联合众人以郑克臧不是嫡子的理由将其废除杀害,扶持郑克塽上位。
当时郑克塽只有12岁,不能驭下,权利掌握在冯锡范等人手中。而郑克臧的离世,进一步促使郑氏政权内部的争斗,内耗严重。施琅请求康熙帝出兵台湾,正是看准了机会。
除此之外,当时的台湾除了一道台湾海峡有地理优势,在经济上、军事上甚至民心上都处于下风。
经济上台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粮食歉收,物价上升。多年的征战,也使得库存空虚。军事上连续多年出兵,加之郑经西征,损耗严重。民心上,为了抵御清朝的进攻,多次征收赋税,引发民心动荡,有几次小的起义发生。
清廷入主中原多年,站稳脚跟,有整个国家支撑,小小的台湾郑氏自然不是清廷的对手。
郑克塽在军事上失利之后,终于在冯锡范的劝说下投降清朝。降清之后,郑克塽的全家迁入北京居住,隶属汉军正红旗,郑克塽受封为海澄公。
郑克塽降清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受封公爵,但与囚犯无异。清廷为了防止郑氏反清势力死灰复燃,对郑克塽及其家人进行了严密的监控,郑克塽被软禁在北京朝阳门的小胡同里,难以离京。
康熙四十六年,郑克塽去世,爵位无承袭,享年37岁,这就是郑克塽的一生。
相关参考
清初台湾郑氏一脉,源于活跃在东南沿海、台湾、日本一带的大海盗郑芝龙。郑芝龙建立了一个海上帝国,后归顺明朝为官,南明时投降清朝。 郑芝龙降清之后,其子郑成功继续带领残余势力帮助南明抗击清军,成为南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术桂,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延平王郑克塽献表降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清廷收复台湾。随后郑克塽全家及明室后裔等遣送京师。但在此之前,有一个
帝统一台湾之后,没有像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战突厥那样,战胜即走,得而复失。帝对郑克塽等以往之罪,尽行赦免,并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封郑克塽为公、冯锡范为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官,俱隶上三旗。他采取若干重大
郑克简介中介绍他是郑经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这说明郑克这个人物并不是金庸笔下的只会跟韦小宝抢女人的形象而已,他也是干大事的。而跟阿珂分开以后,郑克也娶了冯锡范之女。郑克是在37岁
郑克u简介中介绍他是郑经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这说明郑克u这个人物并不是金庸笔下的只会跟韦小宝抢女人的形象而已,他也是干大事的。而跟阿珂分开以后,郑克u也娶了冯锡范之女。郑克u是
历史上的郑克爽,非但不是剧中那样草包,还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郑克爽是《鹿鼎记》中,阿珂的梦中情人,他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本来和阿珂两情相悦,但韦小宝看上阿珂后,
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然而这两个南明主要势力互不承认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岛沦陷后,鲁王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
——教育的倡导者,字复甫,福建龙海角美人。据说曾化名为「」,1674年,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叛乱,受耿精忠约,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臧监国,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政务,遂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
陈永华——台湾教育的倡导者,字复甫,福建龙海角美人。据说陈永华曾化名为“陈近南”,1674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叛乱,受耿精忠约,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臧监国,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