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康熙为什么后世认为历史的明君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康熙为什么后世认为历史的明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康熙为什么后世认为历史的明君

帝统一台湾之后,没有像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战突厥那样,战胜即走,得而复失。 帝对郑克塽等以往之罪,尽行赦免,并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封郑克塽为公、冯锡范为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官,俱隶上三旗。他采取若干重大措施,特别是加以制度化。>第一,设府置县。台湾统一之后,如何进行管理,弃留两议,廷争未决。 帝也在征求一些大臣的意见:>康熙帝问:「然则弃之乎?」>李光地答:「应弃!」>康熙帝问:「如何弃法?」>李光地答:「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贺兰(荷兰)所有,亦听之。」(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一一)>李光地等人为「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而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就是将岛上兵民迁到内地,而将岛上土地给荷兰人。靖海将军施琅认为不可弃地、不能迁民。他认为:「虑事计其久远,防患在图于未然。」(《清史列传》卷九《施琅》)他上《恭陈台湾弃留疏》说:>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弃留之际,利害攸关。臣思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靖海纪事》下卷)>经过在福建官员会议、朝廷会议讨论,康熙帝从施琅议,命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谢遂《职贡图》之「诸罗县内山阿里等社归化生番」嘉义)县。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尔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 「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正式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第二,驻扎军队。设总兵官1员、副将1员、参将2员,率兵八千,驻防台湾;设澎湖副将1员、兵两千,镇守其地。>第三,开放海禁。清初海上反清活动很多,曾下禁海令:寸板不许下海;又下迁界令:东南近海居民内迁50里,房屋弃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又从施琅建议,开海禁,通贸易。海禁一度开放。>第四,建设台湾。康熙时开始在台湾府建府学,在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分建县学,在番民中建社学,铸康熙钱。康熙朝纂修《康熙台湾府志》、《康熙台湾县志》、《康熙凤山县志》和《康熙诸罗县志》。台湾人始参加福建乡试。泉州人陈赖章与番民签约,开始在台北垦荒种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冬,台湾闹饥荒,康熙帝命蠲免台湾、凤山、诸罗3县粮米。康熙帝还将宫苑内的西瓜籽赐到台湾种植。在康熙朝台湾重归版图的近40年间,台湾的经济、贸易、社会、文化、教育,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康熙大帝统一台湾,做得干净、利索、漂亮、成功。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历史经验:一是时机抓得好,二是主帅用得好,三是善后制度好。康熙帝统一台湾表明,他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附录一: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辞海》「郑成功」条说:「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种说法有欠缺:其一,二月一日应是阳历,而不是阴历;其二,1662年2月1日,实际上是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元年正月初一日应是公元1662年2月18日。事情虽发生在公元1662年2月1日,却是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本月末为二十九日,这时距康熙元年元旦还有16天。因此,从帝王纪年方面,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可以,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康熙元年(1662年)不可以;从公元纪年方面,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1662年可以,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1661年不可以。>附录二:关于「破肚将军」的记载>康熙间,澎湖之战,漳浦蓝军门实为前茅。贼舰蔽江,迎敌,炮中过腹,肠出矣,血淋漓。公族子法为掬而纳诸腹中,四弟瑗傅以衣,五弟珠持匹练连腹背交裹之。公大呼杀贼,不暇顾也。有红毛医能治之,卒无恙。台湾平后,公入都,抵赵北口,遇圣驾出水围,马凝立不及避,乃舍骑,步入粱园中。驾至,遣侍卫问谁骑。公乃出曰:「臣蓝理从福建来者。」上问:「是征澎湖时拖肠血战之蓝理邪?」公奏曰:「是。」召至前,问血战状,解衣视之,为抚摩伤处,嗟叹良久。嗣专阃吾浙,每遇南巡,迎谒圣驾,见公辄语诸王公以拖肠血战状。又引见皇太后曰:「此破肚将军也!」(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四)

相关参考

康熙皇帝既是治世明君也是慈祥的父亲和岳父

康熙皇帝既是治世明君也是慈祥的父亲和岳父后代人都认为康熙帝是治世名君,被誉为「”千古一帝”,但他慈祥的父亲和岳父形象可能鲜为人知。他是皇帝,心系天下民生,尽管是因统治需要而联姻,但能够对子女、对女婿如

清朝康熙帝亲政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更被后世人称为“千古一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论是擒鳌拜、撤三藩、收台湾、还是西征葛尔丹,他始终波澜不惊地处理这些皇朝的风波,并高居于皇权最高峰。下面跟随小

康熙的私生活到底有怎样的淫乱

提起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人们大都认为他是一位明君,甚至称之为圣祖仁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君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淫乱私生活。那么,康熙的后宫究竟有多少嫔妃?他的私生活到底有怎样的淫乱?为什

康熙九子夺嫡,作为千古明君康熙,晚年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

作为千古明君康熙,晚年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在满清康熙时期出现的九子夺嫡事件,指的是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而互相残杀的历史事件。当时的满清制度,现任皇帝活着的时候就会选定皇太子,而且皇太子可以

康熙帝三天内打造沿海无人区

康乾盛世,一个荣誉度很高的历史称号。而康熙皇帝本人,也被称为一代圣主。在各方评价中,康熙皇帝都是明君的代表,有人甚至称其为汉文帝以来的第一个好皇帝。而类似的评价,可谓不绝于耳,甚至有观点认为,康熙皇帝

还是浑噩一世? 康熙皇帝到底是千古明君

清圣祖康熙,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以康乾盛世出名,总体算一名比较优秀的帝王,但近来有些砖家大肆吹捧,号为千古一帝,言语之下称秦皇汉武唐宗明成都不算什么。康熙为中华千古第一大帝,对这一说法我

还是浑噩一世? 康熙皇帝到底是千古明君

清圣祖康熙,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以康乾盛世出名,总体算一名比较优秀的帝王,但近来有些砖家大肆吹捧,号为千古一帝,言语之下称秦皇汉武唐宗明成都不算什么。康熙为中华千古第一大帝,对这一说法我

秦始皇曾说过一句什么名言,只有16字,却让后世明君觉得难受

千古一帝秦始皇说的名言就是:“功臣不克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世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功之臣如果不克安享晚年的话,我这个君主就没有脸面去面临世界之人。秦始皇对于功臣是优遇,而之后的明君朱元璋、刘邦、李

秦始皇曾说过一句什么名言,只有16字,却让后世明君觉得难受

千古一帝秦始皇说的名言就是:“功臣不克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世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功之臣如果不克安享晚年的话,我这个君主就没有脸面去面临世界之人。秦始皇对于功臣是优遇,而之后的明君朱元璋、刘邦、李

孝昭仁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孝昭仁皇后与康熙关系

  “千古明君”康熙,后世之人自然都听过他的大名。虽然不知道他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但至少知道他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君主,由他和乾隆帝共同开创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对于这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