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2、又请求刘邦封他大将军 萧何追回逃跑的韩信

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汉朝建立的基石将领,韩信领兵之后,一路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一生无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我们反观汉高祖刘邦的领兵记录,彭城之战刘邦领56万兵马被项羽带3万人击败,灭杀十余万,刘邦被项羽追的上天入地,抛妻弃子,只带数十骑而逃。

荥阳之战,刘邦被项羽围困,靠纪信假扮自己才逃脱,结果纪信被项羽烧死。

对比刘邦和韩信在不同的战场,战绩非常鲜明,明显刘邦的军事才能不如韩信,而且刘邦每次被项羽击败之后,都用兵符把韩信的百战精兵夺走,让韩信再练新兵征战。因为韩信善于练兵,善于用兵。

所以就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士兵,韩信都能迅速把他们整训好,尽快投入战斗。著名的“背水之战”就是韩信帐下兵力不足,而且都是新兵,一番操作谋划之后,激发士兵求生欲望,最后“置之死地而后生”,击败赵军,斩杀赵军主帅陈馀,活捉赵王歇的。

因为韩信善于用兵,垓下之战汉军击杀项羽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汉高祖刘邦还是不放心,在云梦泽让韩信来拜见自己的时候,把他抓了起来。韩信感叹道“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臣亡”。现在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死了,我没有什么用处了,也该被烹杀了。但是这次刘邦没有杀他, 把他降为淮阴侯。

但是韩信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后来萧何吕后合谋,在未央宫棒杀韩信。一代“兵仙”就此陨灭。

韩信死的时候感慨:“悔不听蒯通之谋,以致有今日之祸。”就是当初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的意思)的时候,蒯通让他脱离刘邦自立为王。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没有背叛,现在想想非常后悔。

假如韩信在这个时候,背叛了刘邦,韩信最终能赢吗?

如果韩信真的那个时候脱离刘邦,那么华夏在秦末也要进入三国时代了。刘邦失去了韩信这一大助力,要想击败项羽那就非常困难了。纵观刘邦手下诸将,无人是韩信和项羽的对手,刘邦要和2个绝世名将同时作战,估计只能窝回汉中像后代刘备一样,做个汉中王,或者做个蜀王而剧终了。

而韩信脱离了刘邦,能不能赢了?

韩信生性懦弱,心中谋划颇多,但是缺乏帝王的豪气,当初乡中恶霸侮辱他,他能忍“胯下之辱”,这也是从古到今,天下名将唯一的一份了。缺乏帝王豪气的韩信,要想获得属下的绝对爱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有“韩信善于将兵,刘邦善于将将”的说法。而没有豪杰的爱戴,光是下层士兵的爱戴,韩信要想成大事,也是非常困难的。就像后世诸葛亮一样,自己能力超强,但是手下能力颇弱,事必躬亲,最后累死了。

韩信手下兵强马壮,但是没有将强一说,什么萧何,周勃,樊哙,夏侯婴之流都是刘邦的老乡和发小,周围能人一大堆。而韩信除了自己留下千古名气,手下湮没无闻了。就是小兵非常多。韩信自己的心腹大将没有。

而且帝王成事,更重权谋,军事是其中一个手段,政治权谋威力更大,否则绝世霸王也不会在失去“亚父”范增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论权术,御将之术,谁又是刘邦的对手呢?

所以说,韩信脱离了刘邦,要自己一统天下也是难上加难,而刘邦失去了韩信,要战胜项羽就几乎没有可能了。最后真的要进入三国争霸,等他们的后代变化,再来看鹿死谁手了。

但是韩信脱离刘邦,唯一的好处就是,应该结局不会那么憋屈,被吕后棒杀了。就算争霸天下,身死战场,也会比被女人棒杀好的多吧。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萧子北

刘邦(109)项羽(47)韩信(13)

又请求刘邦封他大将军 萧何追回逃跑的韩信

公元前二〇六年四月,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各自回归本国。汉军的将士本以为从此可以在关中享受舒服的生活,没料想却要西去偏远的巴蜀。于是,大家在行军途中唱起了思乡曲,有的将士干脆“走为上计”。

一天中午,刘邦刚吃过午饭,忽然有人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惊且怒,“如失左右手”。当初,萧何在沛县做主吏掾(秦县令属吏,主管群吏进退)时,刘邦只是平民百姓并得到了他的处处照顾。后来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两人的关系就更铁了。

陈涉起义后,沛县县令打算举城响应。萧何说:“可以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集起来,这才会有号召力。”谁知刘邦率众响应号召来到沛县城下时,县令又后悔了,下令关闭城门。萧何与曹参策动城中百姓,杀掉了县令,并敞开城门迎接刘邦,拥立他为“沛公”。萧何、曹参还为刘邦召集沛县青年三千多人,以响应诸侯抗秦。

萧何跟随刘邦进入咸阳时,将士们都奔向府库取金帛财物,萧何却进入丞相府尽收图集文献资料,从而“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这些资料,为后来打败项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羽背约,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刘邦大怒,想要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等苦苦相劝,刘邦就是不听。这时,萧何劝道:“在汉中当王虽然窝囊,但总比死了好吧?”刘邦问:“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如今咱们兵众不如项羽,百战百败,不死又能怎样?”他劝刘邦要像商汤王、周武王那样“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伸)于万乘之上”,立足汉中,养民致贤,“收用巴、蜀,还定三秦”,以图天下。于是,刘邦放弃攻打项羽的念头,并任命萧何为丞相,之后才一路西行。可刚到了南郑,萧何怎么就逃跑了呢?

刘邦起坐不安,饮食俱废,冥想了一天一夜,还是想不明白。就在这时,萧何突然进来了。刘邦“且怒且喜”地问:“你为什么逃跑啊?”萧何说:“我哪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去了。”“你追谁去了?”“追韩信。”刘邦笑骂道:“将领逃跑了数十位你不去追,却去追个治粟都尉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都很容易得到,但像韩信这样的人,却是天下无双!陛下如果只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可就没别人了。就看陛下怎么抉择了?”

刘邦回话:“我当然想要东进呀!问题是你举荐的这个韩信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有人听说他是个懦弱的胆小鬼,有人说他没什么谋生本领,经常去别人家蹭吃蹭喝。他从项羽那里过来,短短几天就连升两级,也可以了。如果用这样的人为将,不仅三军不服,而且诸侯也会讪笑啊!”

萧何说:“自古将相多出自寒微,岂可以门户论人?伊尹、太公、宁戚、管仲,都出身贫寒,后来都成就了大事。韩信虽出微贱,却满腹经纶。范增见而奇之,荐于项王,项王不识人,韩信这才弃楚投汉。愿陛下听微臣之谏,重用韩信,项羽可灭,咸阳可复。如负所举,可治臣之罪。”

刘邦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用他做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刘邦说:“那好吧,你就去召韩信来,我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陛下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却如同呼喝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你如果要授给他大将军官职,就请选择吉日良辰,沐浴斋戒,设坛拜将,举行盛大隆重的授职仪式。”于是,刘邦按照萧何的请求,拜韩信为大将,最终成就大业。

相关参考

蹬了刘邦一脚,献计封韩信为真齐王的人,到底是陈平,还是张良

刘邦影视照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韩信的关系若离若合,看上去十分微妙。尤其是在刘邦和项羽在最后对峙的时候,可以说韩信的态度决定了双方最终的结局,如果韩信和项羽联合,则刘邦必败无疑;如果韩信和刘邦联合,则项

又请求刘邦封他大将军 萧何追回逃跑的韩信

公元前二〇六年四月,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各自回归本国。汉军的将士本以为从此可以在关中享受舒服的生活,没料想却要西去偏远的巴蜀。于是,大家在行军途中唱起了思乡曲,有的将士干脆“走为上计”。一天中午,刘邦刚吃

韩信做了一个错误决断,把自己害死,否则三国可能早400年出现了

就刘邦和项羽的能力来说,刘邦显然不如项羽,可是在楚汉争霸中,刘邦却成了最后的赢家。这是因为刘邦善于用人,韩信就是他用的最好的一个名将。汉最后能平定天下,韩信功不可没,所以刘邦在赢得胜利之后,封他为王。

历史秘闻 皇帝怒喊:信不信朕杀了你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为了感激那些开国将领,就封他们为异姓王。一段时间后,刘邦就经常夜不能寐,担心手握重兵的将军会起兵造反,就以谋反的名义处死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在诱杀韩信的时候,丞相萧何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 兵仙韩信本来可以三分天下,他为什么没有起兵造反

兵仙韩信本来可以三分天下,他为什么没有起兵造反?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历史,今天小编要说的是韩信。古往今来能够从社会的最底层混到高层,都是人上人,个个精明无比,就好比韩信与

历史人物 兵仙韩信本来可以三分天下,他为什么没有起兵造反

兵仙韩信本来可以三分天下,他为什么没有起兵造反?接下来跟着全榜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历史,今天小编要说的是韩信。古往今来能够从社会的最底层混到高层,都是人上人,个个精明无比,就好比韩信

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韩信是怎么死的?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就是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怀疑时曾说过的话。汉朝的许多开国功臣后来都被刘邦给除去了。当年韩信是项羽的手下,但是一直未得到重用,所以韩信才投奔了刘邦的汉营

历史人物 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就是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怀疑时曾说过的话。汉朝的许多开国功臣后来都被刘邦给除去了。当年韩信是项羽的手下,但是一直未得到重用,所以韩信才投奔了刘邦的汉营

历史人物 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亲口承认谋反之事,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似乎的确与陈豨探讨过谋反事宜。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他在齐王任上时,具备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时不反,却在无兵无卒的情况下造反,实在是

中国历史 《韩信背水一战》的历史故事

韩信背水一战韩信本来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小官,后来经萧何三番五次推荐才被刘邦重用,授予了兵权。他的军事才能很高,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不少功劳。刘邦起兵讨伐项羽的时候,赵王站在项羽一边,和刘邦作对。韩信和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