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中国舰队输在什么地方

Posted 海战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日甲午海战,中国舰队输在什么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日甲午海战,中国舰队输在什么地方

我是新一帅比,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中日甲午海战,我认为中国舰队会输其根本原因输在了中国的:“软实力上”。甲午海战指的是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为什么中国甲午海战不是输在了军事装备上,而是输在了软实力上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日之间装备的对比。

在中日甲午海战前夕,双方的军事装备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说日本当时的装备是略逊色于中国的。在近代,中国与日本先后走上一条求强求富的道路,其中,中日两国海军舰队的建立代表着两国海军建设的最高成就。从总体来说,在硬实力方面,日本不如中国。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17.6%,中国军队的数量要比日本多几倍,大清国的陆军达100万人。而日本陆军只有7个师,20余万人。大清国的海军与日本舰队的总吨位相差无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中国是近海作战,而日本漂洋过海到中国的领域作战,无论是从物资还是人员的输送上面看,日本都是不及中国的。

清政府的腐败,是导致中日甲午海战战败的直接原因,军队的作战经费不足。19世纪末,全球列强都在关注海域和殖民地资源,海军建设就成为了头等大事,中国也不例外,北洋的兴起就是见证,但是此时的中国,正逢一件大事,慈禧太后的生日。1892年1月成立了万寿庆典筹备处,由礼王爷世铎总办,按照仪程,要从紫禁城西华门到颐和园东宫门所经之处,设立60个经坛、戏台、牌楼、亭阁等景点,今天也就20公里的路程,平均1公里3个景点,全国的织造衙门倾全国之力,准备10万匹彩绸以供庆典使用。在1894年7月,中日爆发战争,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把庆典费用移作军费,慈禧太后非常不高兴,说出了流传千古的金句“今日令吾不欢者,我亦将令彼终身不欢。”今天你让我不高兴,我就让谁一辈子不痛快。得,谁还敢说什么啊?一切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照旧建造,

在大连、旅顺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宫中度过了她的60大寿,她的寿典前前后后花了600万两白银,其中从海军衙门挪用了440万两左右。而此时的日本,正是明治维新时期,各地诸侯整合花费也是巨大,军费紧张,有数据说日本在甲午海战前军费支出仅是清政府的60%,后来日本天皇决定在自己宫廷经费中拨出款项,再从官员中抽薪1/10,用于海军建设,举国上下士气高昂,尽管如此,费用依然捉襟见肘,但是日本学习了西方的经济和金融手段,发行国债进行战争融资,发行了1.16亿日元的政府公债,民间募集了9000多万,政府募集了2500多万,折算成白银670多万两。购买了原本清政府在英国定的两艘巡洋舰,因为清政府没钱支付,被日本买下,并改名为“吉野”号、“浪速”号,同时大力发展海军军备。

甲午海战之前,水军提督丁汝昌曾经就向政府提出要配备速射炮,需要白银60万两,李鸿章以国库无银拒绝了。直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眼看自己要被革职查办,才上奏朝廷银两所储情况:汇丰银行107.7万两,德华银行44万两,怡和洋行55.96万两,开平矿务局52.75万两,总计260万两。有一大笔银子存在外资银行,却没钱配备火炮、没钱购买军舰、没钱补充弹药,尽管北洋舰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拥有最先进的舰船和最优秀的水军官兵,但是10年来基本没有更新战舰,也没有补充物资,所以没钱假的,却也是真的,钱都被层层盘剥了,到海军身上的,确实所剩无几。所以再厉害的军队,没有了装备的支援,打出来的炮弹自然也就成为了哑炮。

一.从思想上看,日本的文化软实力确实比中国强了很多。

日本海军同日本的其他军队一样是“天皇股肱”,按照西方列强模式创建。日本海军将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忠君”、“勇敢”、“服从”为中心的武士道精神与资产阶级弱肉强食的国家利益观相结合,形成了海军军官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观念。清朝海军方面,尽管丁汝昌及大部分管带在海战时拼死抵抗,将生死置之度外,如邓世昌、林永升等,但从整体上看,他们仅仅是典型的忠君报国的封建型军事指挥官,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政治思想素质并不高。

二.从科学文化上看,中国还处于封建思想中。

日本内阁把海军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海军军官上,认为这是海军建设的头等大事,因为,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之则水兵无以发挥其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为此,日本设立了大量的海军学校,其技术院校门类齐全,指挥院校高级、中级、低级搭配。还通过多种渠道选派学生出国学习深造,留学生数量大,留学国家多,学习范围广,学习时间长,不仅学习军事指挥、军事技术,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据考证,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员几乎全是正规的初级海军学校毕业生,有的还在高级海军军校学习过,不少人留学期间还在外国军舰上学习过。虽然清政府也开办了大量的海军院校,数量不少,但起步晚,门类也不齐全,指挥院校仅有封建习气浓厚的初级院校两所,规模不大,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军事课程内容较少,儒学教育课程较多,出国留学的比较少,仅三批30余人。北洋水师远洋训练相比日本海军而言开展得少之又少,一则经费所限,二则人员怕吃苦。每年的例行巡海,也是流于形式,管带只是个驾驶航行的普通船长,根本没有达到提升指挥员综合素质的作用。

三.从心理素质看,中国战胜的决心的确是不足。

日本海军军官中存有强烈的侵略意识,严格而又残酷的军事训练、长期的远洋航行训练,养成了日本海军军官敢于冒险的进攻心理和良好的战场适应能力。他们意志顽强,骁勇善战,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在整个甲午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进攻,采取突袭、夜袭、陆海协同等多种方法攻打北洋水师。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亨佑战后撰文指出,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作战十分勇敢,但在黄海海战中竟然临阵逃跑,原因是被日本海军打怕了,其他管带表现也好不了多少。黄海海战中,“镇远”舰管带“林泰曾惊慌失措”,饮浓酒至大醉而卧于指挥台下,“一切调度进退都由杨用霖一人”,“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更是“心慌意乱”,日舰未进入火炮射程内就匆匆下令开炮。

纵观全局来看,中日甲午海战战败的原因是多重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科技水平上都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的落后。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中日甲午海战是一个落后封建大国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小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事实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唯有科学和思想的进步才能曲线救国,否则再强大的大国面对小国的侵略所做的反抗都是徒劳无功的。

以上是个人的浅谈,如有错误的地方,请斧正。

日本(95)海军(7)海战(1)

相关参考

中日甲午战争时,若慈禧更硬气些中国就不会失败

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中方惨败。从朝鲜半岛一直败到山东半岛,还赔上了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1895年2月,日军的进攻到达了高潮,全歼北洋舰队于威海卫,不出多日就要打到山海关了,眼看大清就要节节败退,日

中日甲午黄海大海战中,是他下令首先向日舰开火,打响了第一炮

在125年前的那场中日甲午黄海大海战中,刘步蟾果断下令首先向日舰开火,打响了第一炮。刘步蟾以舰队右翼总兵、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管带的身份,代替负伤的提督丁汝昌指挥了这场战斗。定远与镇远两舰顶住日舰围攻,

火炮代差是北洋舰队战败主因 反思甲午海战

一提到北洋海军的火力,许多人就对"定远"和"镇远"上装备的那八门30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的威力津津乐道,诚然,这种主力舰级别的舰炮放到巨炮如林的列强海军里面并不算出挑,但是放在远东地区却绝对是巨无霸式的无敌存在...

清朝晚期的黄海海战意义是什么

黄海海战意义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前端的一次惨烈的海上大战,黄海海战意义非常重要,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也是北洋舰队全面覆灭的基础。黄海海战部分人员图片黄海海战也标志着当时轰轰烈烈的洋务

丁汝昌挽诗集 甲午海战中的丁汝昌

公元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中国运兵船队,8月1日,甲午中日战争在两国间正式打响。在这场举世罕见的中日海战中,出现了许多英勇之人,也出现了许多懦弱之辈,不过看丁汝昌在此次海战中的表现,也实在让人焦急...

江阴海战实施的战略方针是什么样的 江阴海战简介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军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

中日黄海大战明明北洋水师惨败,为何美英观战调查员却说中方小胜

就在中日双方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洋舰队也没闲着,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北上,担任护送清军增援朝鲜的任务。9月16日,吸取了丰岛海战的教训,丁汝昌这次亲自带队,率领舰艇

北洋海军主炮上晾衣实为谣传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关于这支舰队的评价在百年后仍然争论不休。其中有一则著名的“主炮晾衣”故事,称北洋舰队在访日期间被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

黄海海战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敌舰艇!

黄海海战邓世昌是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战争英雄,邓世昌家里三代为官,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一位永远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1894年9月15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当时日本的联合舰队一起向邓世昌所...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其他战舰的命运如何呢

  据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丹东一号」,被确认为北洋舰队名舰「致远」舰。  而且就在9月17号发掘出来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一只被打捞上来的瓷盘,瓷盘碎片经过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