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杜审言和杜甫的关系,杜审言与杜甫的关系

Posted 杜甫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杜杜审言和杜甫的关系,杜审言与杜甫的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杜审言和杜甫的关系,杜审言与杜甫的关系

杜审言与杜甫的关系

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 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其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以此傲视同辈诗人。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杜甫和杜审言谁厉害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 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可是杜甫是诗圣,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超然,杜审言是无法企及的。不过,杜甫遗传了杜审言优良的基因,这也应该是客观存在的。

杜甫的家庭成员

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十三,刺杀周季重,事震朝野。杜审言因此不死,被武则天召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但不久又被诏回。 父母 杜甫的父亲为杜审言长子杜闲,生母为清河东武城人,但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父亲续娶卢氏。杜甫由其姑母抚养长大。杜甫有兄长,早夭,三个同父异母弟及一同父异母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及他们。但杜甫极少提到继母。 妻子 杜甫于30岁时,暂时中断了在齐鲁燕赵间的漫游,回到洛阳,在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筑就陆浑山庄,然后迎娶了弘农县(天宝年间改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司农少卿为主管农业和财政的副部长,与世代为官的杜甫家可谓门当户对。妻子小他十多岁。遗憾的是杜甫并没有为爱妻立传,杨氏夫人的名字也无从知晓,但杜诗中多处提及她。 儿女 育有两子宗文、宗武,一女凤儿。

“杜甫”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读音:【dù f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扩展资料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

“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的父亲,杜审言的儿子是谁?

杜闲

杜甫的父亲名杜闲,根据元稹所撰杜甫的墓志铭记载,杜闲最高职位出任过奉天令,其间还作过兖州司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基层县郡里任职。历史上对杜闲的着墨不多,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平庸的胥吏,没有值得历史书写的生平。 关系(103)杜甫(3)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杜审言简介,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是

人物生平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全家迁往巩义。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

历史人物 杜审言为什么会害死自己的儿子

杜甫的爷爷有多狂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反过来(命运决定性格)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诗圣”杜甫,就是命运决定性格的典型,虽然身怀盖世才学,但因屡屡官场失意,生

杜审言的诗词,杜审言的诗词

杜审言的诗词有哪些?《旅寓安南》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赋得妾薄命》杜审言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杜审言的诗,杜审言的诗词有哪些

杜审言的诗词有哪些?《旅寓安南》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赋得妾薄命》杜审言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历史人物 杜审言的主要事迹 杜审言的人物生平 杜审言的人物简介

  本名:杜审言  字号:字;必简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唐人  出生地:湖北襄阳  出生时间:公元645年  去世时间:公元708年  主要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www.cha138.

杜审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审言是哪个朝代的人

杜审言是哪个朝代的人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历史百科 诗圣

诗圣“诗圣”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杜甫出生在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7岁开始学诗,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著名诗人。杜

历史人物 杜甫和白居易的故乡情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而三人中的杜甫和白居都与郑州有着不解之缘!  杜甫生于巩义市窑湾,至今故居遗址仍存。乃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开元中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先后与高适、李白结识。天

唐朝历史 杜甫父亲是谁 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多吗

杜甫父亲?杜甫的父亲为杜闲,其父曾任兖州司马,是为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儿子,而正如杜闲的名字,一个“闲”字好似概括了他的一生,有着如此出名的父亲和儿子,杜闲越显的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历史资料关于他的记载也

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简介,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生平经历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