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融清,当年国民党分为军统局和中统局,请问局长是哪两位

Posted 军统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融清,当年国民党分为军统局和中统局,请问局长是哪两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融清,当年国民党分为军统局和中统局,请问局长是哪两位

当年国民党分为军统局和中统局,请问局长是哪两位

1、中统局历任局长: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

这三人其实是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身份,兼任中统局的局长。中统局的副局长,才是台前的负责人,负实际责任;副局长先是徐恩增,后来成了叶秀峰。

2、军统局历任局长:戴笠,郑介民(短期负责),毛人凤。

中统局的局长不是挂名兼职,是实权人物,也是台前的负责人,负实际责任;

3、中统局的建立者为陈立夫(和他的弟弟陈果夫)。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

4、军统局建立者为戴笠。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

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扩展资料:

中统局和军统局的区别

1、所属系统不同。

1)中统属于(国民党)党系统。而中统主要管辖的就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党务问题,还有社会上的教化舆论都是由中统部门管辖的。

2)军统属于(国民革命军)军队系统。军统主要管辖军队、警宪以及各地的交通部门。

2、工作领域不同。

1)中统的工作领域主要是政治控制。对党内官员的监视、对反对派(或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迫害和拉拢。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2)军统的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军事侦察。派间谍潜伏、暗杀搜集敌方的军事情报;侦察和肃清敌方派来的间谍人员和己方的变节人员。

3)双方职责范围非常明确,收集到的情报和线索,如属于对方负责的范围,必须移交给对方接收。

3、工作方式不同。

1)中统的工作方式比较常规。主要是监视、拉拢、收买;还会借助司法逮捕政治犯;借助行政干预关停不听话的媒体、企业;常用栽赃、污名化,来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

2)军统的工作方式更加见不得光,更加血腥,没有底线。常常使用卑劣的手段,对敌对势力秘密逮捕,在秘密监狱进行刑讯逼供,甚至直接暗杀反对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统局

百度百科-军统局

陈立夫陈果夫是什么人

陈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人,名祖燕,字立夫。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1] 。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2] 。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3] 。他的这一主张,在两岸都得到积极回应,他也因此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3] 。

陈果夫(1892-1951),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 。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1] 。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此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1] 。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霍元甲共有几位徒弟,分别叫什么?

霍元甲有很多徒弟,最出名的是刘振声、陈果夫 、 陈立夫。

陈立夫戴笠谁官大

陈立夫比戴笠官大。

陈立夫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

戴笠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

扩展资料

戴笠人物经历:

1941年,戴笠为加强南亚抗日活动,两次亲赴缅甸建立情报网,12月初,戴笠领导的军统提前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阴谋,并提前通知美国,但未受美国重视,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方震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蒋介石提出要亲自会见戴笠。

1945年,中国国民党八大,一度传出要推举戴笠为国务委员,但戴笠却予以坚辞。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死后追任)。

陈立夫人物经历:

1951年定居美国,先后创办养鸡场、做皮蛋生意,同时还在家里做豆腐乳和粽子卖给附近的中餐馆以谋生。

1988年7月14日,陈立夫联合33名中央评议委员,提出了“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以投资共同实行国父实业计划,建立共信;并以争取大陆民心,以利和平统一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立夫

陈果夫、陈立夫是谁?

陈果夫国是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

陈果夫(1892-1951),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

陈立夫是中国国民党政治家。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

扩展资料

陈立夫人物经历:

1,1932年7月,与厉麟似、朱家骅等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创立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2,1951年定居美国,先后创办养鸡场、做皮蛋生意,同时还在家里做豆腐乳和粽子卖给附近的中餐馆以谋生。

陈果夫人物经历:

1,1924年,蒋介石主持黄埔军校筹建,陈果夫在上海代其处理军用品采购、人材招揽等工作。

2,1950年7月中旬,蒋介石下令免去陈果夫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职务,裁撤“中央合作金库”(陈果夫任理事长),裁撤“中国农民银行”(陈果夫任董事长)办事机构,保留名义,从而一举削去CC系三大经济支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立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果夫

国民党时代有哪些特务高管特别出名,又特别有才能

戴笠,毛人凤,陈立夫、陈国夫、宋清匠、马皑龄、沈醉、王曦复、郑介民、黄巢夫、李特昌、徐恩、钱壮飞、 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

戴笠(1896一1946)字雨农,汉族,浙江江山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 毛人凤(1898一1957)字齐五,浙江江山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病休学。早年从事军中幕僚工作,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局长。2009年,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影片《建国大业》中,由姜文饰演毛人凤这位中华民国时期的军统头子。 陈立夫(1898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 陈国夫(1899—1980),国民党军统特务。 宋清匠(1896—?)国民党特务,新中国成立后去向不详,下落不明。 马皑龄(1900—1949)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大撤退途中染病去世。 沈醉(1914——1996),字叔逸,军统老人,湖南湘潭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党军统局,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 王曦复(1901—1949)曾参与杀害杨虎城,后染病去世。 郑介民,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军统主要领导之一。 黄巢夫,中统特务,生卒年不详,新中国成立后下落不明。 李特昌,中统特务。 徐恩,中统特务。 钱壮飞(1895年—1935年),原名钱壮秋,亦名钱潮,曾长期在国民党系统卧底,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 张道藩(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卫之,本籍贵州盘县人(城关镇张家坡),美术教育者。曾于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担任台湾立法院长。 吴大钧(1917-)河南滑县人,1934年9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十一期,后任国民大会特别党部常委。 叶秀峰,江苏扬州人。 徐恩曾,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后去美国留学,习电机工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即CC)。1931年,任中国GMD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扩充机构,训练特务。1935年,升任处长。1938年8月,中国GMD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成立,任副局长、局长。后因参与中印缅边境交通线走私案被免职。

国民党特工著名的都有谁

1、段云鹏

段云鹏(1904—1967),出生于河北省冀县,1928年在北平拜著名侠盗“燕子李三”为师,苦练轻身术,江湖人赐绰号“赛狸猫”。抗战期间,段云鹏混迹江湖,竟然胆大包天,潜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所在的华北派遣军官邸行窃。

1946年,段云鹏加入国民党军统局,中尉军衔。1949年1月奉毛人凤之命携带炸弹刺杀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将何思源的二女儿炸死,作案后逃往台湾,同年9月段云鹏自台湾潜回大陆,搜集情报。

1950年11月,段云鹏返回台湾,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升任段云鹏为保密局上校组长。1954年9月奉毛人凤之命再次潜回大陆,刺探情报,事泄被捕,1967年10月11日被处决。

2、刘戈青

刘戈青,台湾云林县人,出生于福建厦门,家境殷实。早年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35年加入国民党军统局,在杭州警校接受特务工作训练,被分配到军统上海区工作。

1939年刘戈青率人暗杀了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令日伪当局震惊。不久,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叛变投敌,刘戈青本想劝王天木迷途知返,不料却被出卖,与女友陆谛一同被抓进汪伪76号特工总部。

3、刘全德

刘全德(1915—1950),国民政府军统特工,号称“百发百中,无刺不成”,曾多次受到军统局长戴笠的嘉奖。抗战期间,刘全德潜伏在上海,从事抗日活动,炸毁了汪伪政府上海中储券银行,暗杀汪伪76号电台台长余阶,由此在军统局内声名大噪。

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中校警卫组长。1949年6月赴台湾,同年11月被任命为保密局上校组长,受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委派,潜回上海,暗杀上海市长陈毅未成,事泄被捕,1950年被处决。

4、李春光

李春光,字子融、子荣,化名李清源,绰号“二司令”,满族。1903年,出生于凤城大李家堡子村双庙子屯西河沿。1928年,在安东林科中学毕业后,去北平工业专科进修。1931年,回家被任为大李家堡子村村长。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之际,其兄李春润(革命烈士)在新宾、清原、抚顺组织队伍抗日,李春光受其影响开始走上抗日道路。

5、王克全

王克全(1906—1939),江苏徐州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9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回到上海,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1年1月17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上海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

1931年1月20日因参与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被撤销一切职务。1931年2月被开除党籍。1931年6月10日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随即叛变。1932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

1932年任复兴社华东区行动组副组长。1937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1939年因军统局本部遭日军飞机轰炸,物资损失严重,王克全愧疚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克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春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全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戈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段云鹏

国民党重要人物的名字

太多了,而且各个时期也不一样;

早期的有孙中山、陈其美、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等;后来黄埔又出来一大批人,比如何应钦、陈诚、胡宗南等,其他如卫立煌、杜隶明等中央军将领,地方上则有阎锡山、傅作义、李宗仁、白崇禧、张学良、西北三马等一大批地方割据势力。 中统(7)军统(7)

相关参考

国民党党通局叶局长,北平无战事叶局长是谁

北平无战事叶局长是谁?国民党党通局局长就是叶秀峰。1947年4月,中统改为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首任局长为季源溥(而叶秀峰则因无法安排,仍挂名为“党通局局长”闲置)。党通局机关则仍保留。南京解放后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一提起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大家的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浮现出大名鼎鼎的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但实际上,国民党的特务机构除军统外还有其他能和军统组织力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 中统军统的职能

 中统与军统都是国民党的情报机构,这两个在国人中有很高知名度的机构其实都是蒋介石实施独裁统治的工具。尽管知名度很高,但很多人根本分不清这两个机构的区别。究竟中统与军统的区别在哪里?他们的职能

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的区别,情报对象不同地位不同导致敌对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的区别,情报对象不同地位不同导致敌对”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军统和中统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两者其实都是国民党的组织,但是名字却又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

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是情报厅,负责军事情报收集。中统是国民党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1、“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

中统组织结构 中统历任局长

 和其他政府组织一样,中统的组织结构也是层层递进的。中统的局长一般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中统的前身是由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创办的,早期陈立夫就担任过局长,后来的局长有张厉生、朱家骅。中统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厉害吗,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

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是情报厅,负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56636责军事情报收集。中统是国民党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是干什么的,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

中统、军统、保密局、国防部二厅中统,是中国国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32613162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乃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中统的前身是

中统国统军统的历史和区别是什么

国统与军统为同一组织,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为中华民国情报机关,成立于1938年,早期领导人有戴笠、毛人凤。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陆续肃清了其残余势力。进入台湾后该组织一直存在

军统、中统特务为何始终无法打入延安

延安旧照(资料图)“新版《蒋干盗书》”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流传着一个设计巧除国民党中统特务的连环故事。每当人们听到这个被称为“新版《蒋干盗书》”的反间谍经典案例时,都禁不住钦佩那位沉着冷静、勇敢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