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古道上有个“禁早婚”碑 明确提出当地男子禁止早婚
Posted 剑阁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剑阁古道上有个“禁早婚”碑 明确提出当地男子禁止早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剑阁古道上有个“禁早婚”碑 明确提出当地男子禁止早婚
原标题:剑阁古道上有个“禁早婚”碑
年轻人被父母催促早日结婚,古今相同。不过,在剑阁县汉阳镇七里村和龙源镇红彤村的古驿道上,有两座刻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官方“禁早婚”碑,就明确提出当地男子禁止早婚。
两块石碑皆为楷书双钩镌刻,从右至左四竖行排列,正文三竖行计46字,内容同为:“督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则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广志绎》记载,蜀中俗尚缔幼婚,娶长妇,男子十二三即娶。故万历十年间,政府每五里地立一穹碑严禁之,犯禁者重罪之。
早婚会对人口体质、伦理道德、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历代政府多对婚配年龄有明确规定。如:唐朝规定男子十五岁婚娶,女子十三岁出嫁;明朝规定,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等。
虽然历代封建政府一直在严厉禁止,但早婚现象在民间始终未根除绝迹。究其原因,首先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作祟。再加上受到古时候婴幼儿夭折率高、战乱频繁,早婚自然成了民间老百姓的选择。
七里村和红彤村两方“禁早婚”碑,都镌刻于古驿道之上,对我国古代,特别是明代中晚期,政府对四川早婚现象的管控、政策宣传方式、早婚现象产生背景,以及蜀道碑刻文化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记者张庭铭整理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万历(5)男子(3)驿道(1)相关参考
汉人尚武,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汉朝鼎盛,我们汉族人民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这种刻在骨子里面的血性却逐渐消失。汉剑隔海相外,跟我们竞争不断的大和人民,同样尚武成风,流传至今
历史秘闻 汉朝时期成年男子流行佩剑 是什么时候禁止带刀出门的
汉人尚武,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汉朝鼎盛,我们汉族人民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这种刻在骨子里面的血性却逐渐消失。汉剑隔海相外,跟我们竞争不断的大和人民,同样尚武成风,流传至今
导读:妇女缠足,硬生生地把双足裹得小小的,认为妇女有“三寸金莲”,走起来才好看。缠足的过程,为了硬把双足屈折压束,要在发育时期,用长帛缠起来,很痛苦。这种风气,在清末民初才有人倡“天足”,妇女的双足得
《河神》老河神、胡管家和魔古道有什么关系?胡管家是好人还是坏人?
在第一集中,漕运商会会长丁义秋的尸体在水下被发现,很明显是有人杀死了丁义秋。 作为丁义秋的儿子,留学归来的丁卯势必要查出杀父凶手,他第一个怀疑的人居然就是把丁义秋的尸体打捞上来的捞尸队队长,当地
中新网12月15日电据外媒15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人质劫持案,其中一名劫匪的身份是澳大利亚当地男子。当地时间15日,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人质劫持案,数十名人质被疑似恐怖分子劫持,目前已逃出5人,警方封
历史人物 武则天禁止天下屠宰、吃荤,有个大臣请客杀了只羊,她是怎么处理的
武则天因为帝位来路不正,所以很在意民间和官场上对她的非议,为了监视、惩罚对她不满的臣民,她一方面鼓励告密之风,一方面大批量的起用酷吏执法,但凡被告密者,不管冤或不冤,鲜有不遭受折磨、身死家破的;而告密
“美育”一词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是由席勒首次提出来的。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
“令牌碑”,是一种长条形上园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因形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除指路碑外,其他均不归活人享用,因为指路碑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此话怎讲?自古以来,湘西有个世俗,若某家
花木兰、祝英台、李宇春、李玉刚……名字都熟吧?好,下面讲讲明朝的同类故事。 元末明初,明玉珍在四川自立为王,与各路军阀混战。当地有个叫韩保宁的少女,担心在动乱中被人侵犯,于是改穿男子服装,化名参军,
貌若潘安是对男子相貌的最高赞赏,潘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但是潘安人品不好,玩政治段位又不高,很快就被人弄死了。潘安虽然长的好看,但是其他方面给他拖了后腿,只能算的上是一个美男子算不上“男神”。在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