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坛上的两颗耀眼的明星

Posted 风骨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唐诗坛上的两颗耀眼的明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唐诗坛上的两颗耀眼的明星

我将陈子昂与张若虚比作耀眼的明星,其实并非本意,只是为了好起标题。在我心中,陈子昂是苍茫大地,张若虚是海上明月。

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289年的国寿,21位皇帝,其中更是出现了中国第一位真正走上朝堂统治这片华夏大地的女皇帝!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峰顶。文化繁荣、经济繁荣、国家一统!平四夷、收藩国、扬文化,担得起万朝来贺!唐人,就是中国人;唐装,就是中华服饰;唐诗,就是中华诗歌!

后人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在接下来的几讲中,我会对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概括的讲解,每一个阶段都选取具有代表性诗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唐朝,走进唐诗的世界。

初唐是指李渊建国至唐玄宗开元年号初,也就是公元618年至公元712年,这九十余年中,唐朝掌权的有7位皇帝,分别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这一时期的唐朝一直在上升,国力日渐强盛,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后,唐朝的疆域已经达到唐朝的顶峰。

提起初唐诗歌,很多同学会想起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后面讲到边塞诗我会对他们稍稍提提,我所选的初唐代表诗人是陈子昂与张若虚,今天主要讲他两个。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陈子昂——公元659年~公元700年(百科上是661至702),我们看他二人的活动年限,张若虚像个大括号一样把陈子昂给包住了,生命时间是陈子昂的两倍长。既然张若虚已经这么幸运了,我们就让这份幸运继续下去,今天先讲张若虚。

张若虚

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足以奠定他在唐诗中的大家地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首歌行(xing):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a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PGC_COLUMN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读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觉?用一个字形容是"美",两个字形容是"空灵",四个字形容是"诗情画意",这就是"意境"的魅力。大家往唐朝以前回忆,有哪一个诗人让你感觉能够营造出这种意境?陶渊明的诗美,美在安然闲适,意在言外,引人深思。张若虚完全是在读者脑海里绘画啊!而且有温度、有感情,思绪翩飞,毫不突兀!

或许有同学会觉得谢灵运不错,但是谢灵运擅长的是摹写,是找特征,再用准确的言辞刻画出来。依然是那个比喻,谢灵运像个镜头,在表现景物方面比陶渊明高清一些。张若虚则是搭建一个世界,然后领着读者走进去,去看,去感受,美是由这个世界往读者的心中散发的。张若虚之后,我们就在唐朝找,找意境特点最鲜明的两个诗人,我推荐王维和李商隐。王维的静逸明秀之美与李商隐的朦胧凄艳之美,将唐诗意境推向极致。后人之诗,在我看来,再无超越之人。

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我们来看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意象: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我们再来看月光打在意象上产生的联想意象:皆似霰(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不觉飞、看不见、无纤尘……空灵、明净、纯美的画面已然绘出。

在情感的表达上,张若虚选用了游子思妇,又感伤于时光易逝,爱情与无情的时间最易让人感同身受。意境先是优美,继而染上淡淡忧伤,笼罩心头,令人回味。

这种把感情赋予物,让物产生超越本身的深意与美,就叫作"兴象"。如果在"兴象"时能够使感情与物结合完美,融合的毫无痕迹,令人感觉自然而然,则可以成为"玲珑"。"兴象玲珑"的效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袁行霈认为,张若虚与同类型诗人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作上取得的进展为盛唐诗的到来做了艺术上的准备。其后,"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也是受其影响。

陈子昂

陈子昂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性格慷慨,有侠义之心。青年时期折节读书,21岁落第。24岁中进士。性情耿正直言,受武则天赏识,后来又得罪武则天被贬。服丧期间蒙冤入狱而死,享年42岁。可谓成也武则天,"败"也武则天,这就是君臣。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永明体吗?从那之后,诗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寻求诗律新变,陈子昂偏偏与他们不同。陈子昂的诗歌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这个"古"自然就是古体诗,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古体诗与近体诗(新体)的区别。我们用他的《登幽州台歌》来帮助回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那么他的复古倾向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比兴言至"就是要用"比兴"的方式言至。什么是比兴呢?这就需要让我们回想《诗经》了,"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三种手法。古体诗多用"比兴","比"就是"以彼物言此物也",也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我们写文章前的引言。

但是,陈子昂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恢复"比兴",重点在于"风雅"。

如果陈子昂活着,他可能比鲁迅还要敢言,毕竟武则天是主宰天下人性命的君主,可没有报社媒体敢替他说武则天罚错了人。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酷吏,酷吏不用说就是能打就打并且擅于屈打成招的那些官员,朝臣的嘴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陈子昂看不惯这种风气,他就写诗讽谏。他的38首《感遇诗》大都是这类诗,可以说是看不惯什么就讽喻什么。

如他的《感遇诗》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这首诗就指斥武则天大力兴建佛寺,不惜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

他写这样的诗,武则天得多喜欢他才会重用他?很明显武则天更爱她自己,所以陈子昂只能被贬。被贬后的陈子昂依然想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所以他后面又从军边塞。这个原因我们讲到"边塞诗"时就会明白。

前面那首《登幽州台歌》就写于他38岁那年,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诗里充盈着一股悲凉孤傲之气。天苍地茫,人生有限,抱负落空,只留余恨。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是他改改自己的脾气,也许命运就不会如此悲惨,可他要是改了,"唐诗"这颗明珠可就不会如今日这般明亮。陈子昂少有豪侠之气,这股气一直伴随终生,以至于流入他的诗歌之中。

前面我们看出,陈子昂的"风雅兴寄"似乎就是美刺比兴,加上他的诗歌有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这一切已经能够说明陈子昂心中追寻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反映到诗中就成了"风骨"。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建安诗歌"吗?它就有一种风骨,悲凉慷概!名曰"建安风骨"。我们在讲"建安诗歌"时说过他们"政治理想高扬",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风格慷慨壮美,又称"汉魏风骨",

陈子昂将汉魏风骨与他的风雅兴寄相结合,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东西。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对于陈子昂,我们要记住他的诗歌具有复古倾向,风雅兴寄(比兴言至),他的诗美理想,他所认为的"唐诗风骨"——壮伟之情与豪侠之气,因为这些都是影响了有唐一代,是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我们再用他的 一首诗感受一下,如《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诗歌(2)风骨(3)陈子昂(1)

相关参考

男人一定要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

每当谈到古代经典文化,唐诗和宋词绝对是绕不开的两座高山,犹如天空中的两颗璀璨明珠,显得那么耀眼,历经千年不朽。尚未进入学堂,父母就会教孩子背诵脍炙人口的诗词,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必多说,

为何说曹操是三国时期最耀眼的明星

有胆有识,临危不惧:在董卓独揽朝廷大权时,滥杀大臣,飞扬跋扈,导致朝中大臣人人惶恐不安。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中大臣的愤慨,于是大司徒王允假借喝酒之名,商议如何杀掉董卓,说完,竟痛哭起来,众大臣见状,

“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最终流落何方?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初唐诗坛的杰出人物。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但是在四杰中,骆宾王年岁最长、阅历最多,人生也最富有传奇色彩,他的下落

姓骆的明星或名人

1、骆宾王骆宾王骆宾王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诗,男人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诗,男人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唐诗、宋词,号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在唐朝,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勃、王维、白居易、孟浩然等,而在宋朝,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

民国时期的国宝银行, ”中国华尔街”上的闪耀明星

在民国时期,连接渝中老城上下半城,一条短短几百米的打铜街上,竟开设了近150家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因此享有「”中国华尔街”之称。当年,就在这条繁华似锦的街区上,聚集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川康银行、美

民国时期的国宝银行, ”中国华尔街”上的闪耀明星

在民国时期,连接渝中老城上下半城,一条短短几百米的打铜街上,竟开设了近150家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因此享有「”中国华尔街”之称。当年,就在这条繁华似锦的街区上,聚集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川康银行、美

此人一生写了近万首诗词,死前一首绝笔诗,至今让人感动到流泪

几千年来,中国古人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文化,唐诗宋词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历经千年却经久不衰。诗词的创作都需要灵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而且在精不在多,唐朝诗人张若虚,一辈子就写了两首诗,但凭借

揭秘孝庄皇后为何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超级明星?

...位,先后两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摘自长篇历史小说《顺治迁都》)当天下午,摄政王多尔衮给顺治帝写了一道奏折,他这样写道:

这个万恶的前女友

林徽因和陆小曼,犹如民国时期的两颗璀璨星辰,她们不仅入列民国四大美女,也都是文学造诣突出的才女。有颜有才,家世显赫的她们,原本的人生该是两条平行的轨迹,但却因为徐志摩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林徽因是徐志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