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威福军司,西夏军事布防之十二监军司分别在哪些地方

Posted 黑水

篇首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黑山威福军司,西夏军事布防之十二监军司分别在哪些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山威福军司,西夏军事布防之十二监军司分别在哪些地方

西夏军事布防之十二监军司分别在哪些地方?

元昊称帝后,分西夏全境为左、右厢,设十二监军司。

1。左厢神勇军司,驻银州密陀洞。 2。石州祥佑军司,驻石州。(今陕西绥德县西北) 3。宥州嘉宁军司,驻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 4。韦州静塞军司,驻韦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乡) 5。西寿保泰军司,驻柔狼山北。(在今甘肃靖远县北境) 6。卓啰和南军司,驻黄河北岸。 7。右厢朝顺军司,驻兴州克夷门。(今宁夏银川) 8。甘州甘肃军司,驻甘州唐删丹故地,(今甘肃山丹县) 9。瓜州西平军司,驻瓜州。(今甘肃安西县) 10。黑水镇燕军司,驻居延海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 11。白马强镇军司,驻娄博贝。(今内蒙古吉兰泰盐池北) 12。黑山威福军司,驻河套黄河北之黑山。

求西夏黑水古城消失之谜,木有记载,求答案...

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 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因旁边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元代时又称“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为黑色都城之意。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才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并运送出境。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出师不利,退守孤城。中原大军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贯其间,便以沙袋塞其上流,断绝城中水源。守城者于城内掘井,至极深而滴水未见。黑将军被迫全力出战,未战前,以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落入敌手,然后率士卒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 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得见宝藏。关于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黑将军战败后并没有死,而是向东南方向撤退。在距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不远的地方,曾留下了他的盔甲和战袍。这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俄国的科兹洛夫就是着迷于神秘的黑水城的人物。 黑水城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初,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军城”之称。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尽管城市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西夏建国以前,黑水城一带就已有大量居民,在这里耕耘牧猎、繁衍生息。西夏建国后,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元朝在这里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 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先后屯田近万亩。元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来的黑水城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了扩建改造。扩建后的黑水城,东西宽450米,南北长380米,是原来城市面积的3倍。扩建后的城市,不仅增加了城区面积,而且加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当时的黑水城,城墙高达10米,城内有登城马道7条,设有宽约6米的东、西城门两座,并在城门外加筑了瓮城。在四面城墙的外侧还修筑了马面、角台等御敌建筑。在当时的城区内,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区域和百姓、官员、兵卒的住宅区;有直通城门的东、西大街和南北街巷组成的整齐街道。街道两侧,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馆、酒店、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作坊等。并有马市、柴市及交换农牧产品的互市场所。黑水城,不仅城内十分繁荣,而且在城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区和繁华热闹的街市。当时,居住在黑水城一带的固定人口约有七八千人之多。在黑水城众多的建筑中,宗教建筑是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黑水城,曾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历史上曾建造过许多宗教寺院。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建筑。其中以佛教建筑最多,而且占地面积也最大。在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耸立着5座宝瓶似的佛塔。最高的一座达13米。佛塔是用土坯垒成,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今天依然耸立云端,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元朝时期的黑水城,不仅是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繁荣城市,而且还是当时“北走岭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这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变成了一片荒漠。昔日繁华昌盛的黑水城也变成了一座废城。现在它们的痕迹依稀可辨。砖石,瓦块,陶瓷残片,铁器,雕刻,泥佛,风化的白骨,破裂的石磨,块垒等当年的遗物。在古城遗址的西北角上,端坐着12米高的西藏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是黑城的标志性建筑。城内,荒凉满目,流沙下遍布官邸、寺庙和民居的颓垣断壁,到处都散落着各种瓷器和碎片。黑釉刻花、白釉褐彩,以及钧瓷和南方的龙泉瓷等等。城外还有几座残缺不全的喇嘛塔,像是守城的卫士肃然而立。在古城遗址的西北角上,端坐着12米高的西藏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是黑城的标志性建筑。风沙填埋一座城市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在当地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隋朝时,有一天天气显得十分怪异,忙碌的人们虽然在心里嘀咕,但都无暇深究,在沉闷的城中往返穿梭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并高声叫卖他背的枣梨:“枣梨!枣梨!”虽然老人叫卖得非常起劲,但由于他的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天黑之后,老人出城而去。当时驻守此城的隋朝大将韩世龙闻听此事觉得十分蹊跷,百般思索之后恍然大悟:“枣梨不正是早离吗?”遂果断地率领全城军民离开黑水国。果然,在人们离开不久,狂风大作,风沙从天而降,整个城池很快被沙掩埋……这一传说还有史料记载,说韩世龙“去后一夕被沙掩埋”。被沙掩埋的不仅仅是一个城池,连同黑水国一同沉睡在沙海之中的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相信有一天对黑水国遗迹的勘察,总会揭开这个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

北京至额济纳旗中途有啥好玩的?

驾车路线:全程约1526.5公里起点:北京火车站 1.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280米,直行进入北京站东街 2) 沿北京站东街行驶340米,过右侧的北京万豪中心约130米后,直行进入建国门南大街 3) 沿建国门南大街行驶550米,调头进入建国门南大街 4) 沿建国门南大街行驶460米,过东便门桥,调头进入建国门南大街 5) 沿建国门南大街行驶400米,过东便门桥,右前方转弯进入通惠河北路 6) 沿通惠河北路行驶2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通惠河北路 7) 沿通惠河北路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建国门南大街 8) 沿建国门南大街行驶140米,稍向左转上匝道 9) 沿匝道行驶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二环 10) 沿二环行驶8.3公里,过鼓楼桥,直行进入二环 11) 沿二环行驶290米,在厂桥/德胜门/马甸桥/G6出口,稍向左转进入德胜门东大街 12) 沿德胜门东大街行驶140米,朝G6/马甸桥/京藏高速/八达岭高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3) 沿匝道行驶370米,过德胜门北桥约100米后,直行进入德胜门外大街 14) 沿德胜门外大街行驶1.8公里,过马甸桥,直行进入京藏高速公路 2.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10米,过马甸桥,直行进入京藏高速公路 3.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877.6公里,在临河新区/陕坝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赛临线 5.沿赛临线行驶15.5公里,直行进入赛临线 6.沿赛临线行驶140米,在第2个出口,朝陕坝镇/迎宾路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赛临线 7.沿赛临线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 8.行驶40米,左转 9.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赛临线 10.沿赛临线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五乌线 11.沿五乌线行驶133.9公里,直行进入S312 12.沿S312行驶478.5公里,直行进入胡杨东街 13.沿胡杨东街行驶600米,左转进入苏泊淖尔路 14.阿拉善盟内驾车方案 1) 沿苏泊淖尔路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居延东街 2) 沿居延东街行驶1.3公里,右转 3) 行驶1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额济纳旗政府

黑水城在哪 我要去

编辑摘要

摘要黑水城 黑水城 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以南32公里处。在西夏和元代时最为鼎盛,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城为长方形,全城面积超过十八万平方米。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军政官署和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东城则为吏民和军队居住区及仓库等。城东西各有一座城门,门宽四米五。建有瓮城,瓮城门南向。城墙高十一米,墙四角加厚,成圆锥形,顶部外侧建有女墙一道。城中有一条大道贯穿东西。城东南有一座方形堡子,堡东有一座高土台,台东又建有两排房屋,外有围墙。城外是居民的宅院。黑水城在元朝为亦集乃路,蒙古语称哈拉浩特(黑城)。明以后城渐废,遗址曾出土大量西夏文献资

李元昊称帝以后的八项措施

  李元昊称帝后采取了九项措施。分别从政治和军事上入手。

  政治

  1、创立年号

  创置党项政权的年号李德明一直使用北宋年号,1032年,北宋明道元年,元昊以避父讳为名,在国内改称显道二年,次年改号开运,因有人指出开运是石晋灭亡之号,又改为广运。从此元昊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抛弃宋朝年号。

  2、修宫升府

  升州府,营宫殿元昊为了准备建国,改都城兴州为兴庆广宫城,扩营宫殿,“其名号悉仿中国所称”,升洪、定、威、龙、怀诸堡镇为州。

  3、设百官

  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建立党项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国家机构。元昊设蕃、汉两个官僚系统蕃官系统职号有:宁令、漠宁令、丁卢、丁弩、素贵、祖儒、吕则、枢铭。汉官系统机构有: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诩卫司、官训一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后来改宋朝的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六曹。又按宋制设立尚书令,掌十六司事务。其汉官系统基本上是宋朝的官制内容。

  4、定服制仪

  元昊为百官定朝服,以别等级,文官戴噗头,穿靴执笏,穿紫衣,绯衣,基本为宋朝的样式。武官按等级戴镂金、镂银和黑漆冠,穿紫衣,系涂金的银束带。民庶衣青绿,以别贵贱。参照宋制定朝仪:“凡官属以六日为常参,九日为起居。均令蕃宰相押班,百官以次序列朝渴舞蹈,行三拜礼。有执纷不端,行立不正、趋拜失仪者并罚。”

  军事

  5、整编部落

  整编部落兵党项部族一家号一帐,小族有几百帐,大族会上千帐。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是党项最主要的社会组织。15岁以上、60岁以下为丁,战时出丁助阵,没有战时从事生产,他们自备武器自带食物,作战随点集而至,“元昊立制,率二丁取正军一人,每负担一人为一抄。负担者,随军杂投也。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原隶正军者,得射他丁为负担,无则许射正军疲弱者为之故壮者得正军为多。”强壮丁编为“正军”,体弱者编为辅助兵,元昊共编了约50万部落兵

  6、创建擒生军

  建立专门掳掠奴隶人口的“擒生军”。共有十万,其中三万为精锐,七万为副兵。建立宿卫军选豪族善弓马五千人迭直,号为“御园内六班直”,分三蕃宿卫王室,月给米二石这个宿卫军又是人质团,元昊通过它可以控制各部落首领、贵族。

  7、设立十二监军司

  党项统治者征集军队,用银牌召诸部首领而受约束,部落首领统帅本部兵丁,称为“一溜”。根据各部落兵丁所在地域,元昊设立了十二个监军司(相当于今军区),即:左厢神勇、石州祥佑、宥州嘉宁、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卓啰和南、右厢朝顺、甘州甘肃、瓜州西平、黑水镇燕、白马强镇、黑山威福。“诸军并设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一员。以贵戚豪右领其职,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数十,不分蕃汉悉任之。”

  8、突袭甘凉

  1028年,李元昊率兵进攻甘洲(今甘肃张掖)回鹘政权的战争,这年元昊二十四岁。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和占据西凉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联络而挟制党项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首先采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并由其子元昊担当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后,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相继降夏。元昊由于这一显赫战功而被李德明册封太子。接着元昊又按其父意图,在率军回师途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乘势突破西凉,一举成功。

  9、宋夏三战

  1040年,李元昊进逼怀远城(今宁夏银川)。宋将行营总管任福率兵抵抗。宋军进至三川(延川、宜川、洛川汇合处),兵分两路,约定次日会战。李元昊想用有利地形歼灭宋军,便将10万人马布成合围态势,待机灭敌。任福率军进发,行进途中,先锋发现路旁放着几个带泥的银盒子,内有跳动声,心中疑虑,报告上去。任福来到后,立即开盒,盒内100多只带铃哨的鸽子凌空而起,就在宋军上空盘旋。李元昊望见高飞的鸽群,得知宋军确切的位置,从两翼快速进攻。由于任福的军队“皆非素抚之兵”,临阵慌乱,立即大败,任福也被强敌杀死。

  1041年,好水川(宁夏隆德县东)之战。

  1042年,定川碧(甘肃平凉市北)之战.

  宋军三战均大败,使宋朝上下为之惊恐。

以上九项为李元昊所采取的政治、军事措施。

介绍一下西夏的军制

西夏建国后,初期仍以党项部族的征兵制为主,以族帐为最小单位。男子年15岁成丁,至60岁止。每家凡二丁取体壮者一人为正军,另一丁为负赡,担任随军杂役,组成为一抄。凡家有四丁的,抽两抄,其余的壮丁都叫做空丁,可不服役,但可以顶替别的丁男当负赡兵,也可以顶替正军之疲弱者担任正军。西夏部族征兵有一定数额,军中正军与负赡都有定员,比例一般是1比1,但在个别部队中,如首都附近兴、灵二州的镇守兵中,比例近于1比3,即一个正军几乎有三个负赡兵。

  其的军事制度,在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书《贞观玉镜统》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都有系统的记载,尚待进一步的译释研究。   《贞观玉镜统》是一部记载崇宗贞观年间(1102—1114)的军事典籍,今存残卷,内容包括序言、政令、赏功、罚罪、进胜五篇,涉及西夏军事体制的各个方面。在各篇中所见的西夏军队职衔很多,如将分正将、副将、正副行将、正副佐将,还有正首领、小首领。有些部门设帐将、押队、护卫、察军、游监、教监、应监等。这些职衔名称多未见于汉文史籍。西夏文书中的将军、察军、游监、教监、应监,可能即是见于汉文史书记载的统军、监军、巡检、教练使、左右侍禁等军职。汉文史籍中常见的首领、正首领、小首领等也都是西夏军队的正式军职职衔。   《贞观玉镜统》第一篇有“共命将职”之语,说明西夏军将是经选拔共同任命,并履行正式、隆重的仪式。“有将信,行文字”,向受命者颁发军印、符牌和任命文书,并按照不同职衔授予旗、鼓、金等指挥用具。据文献记载,西夏军队中除正式军卒和负赡兵以外,还有名为“私人”、“役人”、“虞人”、“刑徒”、“苦役”等几类人,大约都是在军中服劳役者,以供将领与正军驱使。   西夏建国初期与宋朝战争频繁,部族征兵的兵员不够,于是扩大征兵范围和人数,甚至实行全民皆兵。西夏大安八年(1082)九月,宋夏永乐之战前,西夏调民为兵,“十丁取九”。据《隆平集·西夏传》记载:“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西夏的参战兵员除由官府发给很少的军事装备外,作战时一律自带粮饷。并且据汉文史书记载,西夏军队大体上区分为三部分:皇帝侍卫军、国防军和朝廷直属部队。 皇帝侍卫军, 其部族的装备,据《宋史·夏国传》下记载:“凡正军给长生马、驼各一;团练使以上:帐一、弓一、箭五百、马一、橐驼五,旗、鼓、枪、剑、棍棓、粆袋、披毡、浑脱、背索、锹钁、斤斧、箭牌、铁爪篱各一;刺史以下无帐,无旗鼓,人各橐驼一,箭三百,幕梁一”。   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选豪族善弓马五千人迭直,号六班直,月给米二石。铁骑三千,分十部”。宋人田况《儒林公议》所记元昊侍卫军十队的队长:“一妹勒、二浪讹遇移、三细赏者埋、四理奴、五杂熟屈则鸠、六隈才浪罗、七细母屈勿、八李讹移岩名,九细母嵬名、十没罗埋布。”西夏宫廷的宿卫制度十分严格,宿卫军佩戴铜质腰牌,上镌“防守待命”、“防守命令”和“后门宫寝待命”等西夏文字。这是皇帝的侍卫军。    监军司驻防军,是西夏军队中人数最多的一种,也是西夏军队主力,是西夏的国防军。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称帝之前即“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左右厢十二监军司:曰左厢神勇(今陕西榆林东南),曰石州祥祐(今榆林西南)、曰宥州嘉宁(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曰韦州静塞(今陕西榆林东南)、曰西寿保泰(今甘肃靖远东北)、曰卓罗和南(今永登南)、曰右厢朝顺(今内蒙古乌海市西南)、曰甘州甘肃(今甘肃张掖)、曰瓜州西平(今安西东南)、曰黑水镇燕(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曰白马强镇(今阿拉善左旗北吉兰泰)、曰黑山威福(今乌拉特后旗东南)。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其兵力分布与驻防任务是:“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七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今陕西靖边西南)、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今宁夏中卫南香山)等五万人,以备环(今甘肃环县)、庆(今庆阳)、镇戎(今宁夏固原)、原(今甘肃镇原)州;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今陕西富县)、延(今延安)、麟(今神木北)、府(今府谷);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今宁夏银川西北)驻兵五万、灵州(今灵武西南)五万人、兴州兴庆府(今银川)七万人为镇守,总五十余万。”   西夏驻守国防军的监军司,后来陆续增置,因此史书上有的记载西夏有十八监军司。如毅宗谅祚继位后,于西平府(原灵州)置翔庆军监军司及中寨、天都二监军司。    卫戍首都的宿卫(即朝廷直属军),《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军队中有“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御围内六班,分三番以宿卫”。“资赡”即“负赡”兵。西夏军队中一般一名正军配一名负赡兵,在朝廷直属的都城卫戍军中则每名正军配以近三名负赡兵,可知其为由皇帝掌握调动的精锐部队。

深圳市威福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市威福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3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与购销等。

法定代表人:李相廷 成立时间:2014-10-31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711156733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龙岗大道(横岗段)4002号420室

金朝军制有哪些规定?

西复实行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的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战士,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则参加征战。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国家的常备军还是有固定员额的,采用的是征兵办法。《隆平集》载夏国征兵最详:“其部族一家号一帐,男年十五以上为丁,有二丁者,取正军一人、负担一人,为一抄。负担者,随军杂使也。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愿隶正军者,得射它丁为负担,无则许射正军之疲弱者为之。故壮者皆战斗,而得军为多。”夏国的常备军主要是部族军,西夏“首领各将种落之兵,谓之一溜,少长服习,盖如臂之使指”。部落是军事组织的基础,部落首领即军队将领,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西夏的军队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西夏常备军的总数大约在70万左右,战争高峰期可能还有所增加。在70万军队中,约有50余万分隶于各监军司。监军司是西夏设立的地方军事指挥机构,每一监军司都领有一支专门的军队,并立有军名,规定驻地。一般常见的有:翔庆军、神勇军、祥祏军、嘉宁军、静塞军、保泰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西平军、镇燕军、强镇军、威福军等。各军大小不等,有统军多至10万者,亦有少至一二万人的。每一军都设都统军、副统军及监军使各一人,由“贵戚豪右”充任。总领全国军事的是翔庆军,设在灵州西平府。西夏也有枢密使一职,但似乎不是夏国兵权的实际执掌者,很可能只是一种虚衔。夏国的军事指挥权由皇帝亲自掌握。

除了各监军司的军队外,还有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卫军。禁卫军有两种:一称为“六班直”,拣选豪族子弟善弓马者充任,元昊时有5000人,后发展至2.5万人,并配有7万人的副军,主要担负保卫首都的责任;一称为“铁骑(又称铁鹞子)”,选军队中骁勇之人充任,分为10队,队各有长,元昊时有3000人,后增至万余人,主要担负保卫皇帝的责任。另外,夏国还有一支名为“擒生”的军队,负责在作战时俘虏生口,以补充西夏人员之不足。这支部队由各部落首领挑选精骑组成,共10万人。

西夏军队以骑兵、步兵为主,并有炮兵、水兵。西夏骑兵以“平夏铁鹞子”为主,乘善马披重甲,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步兵以“横山步跋子”为主,与“铁鹞子”配合作战。炮兵又称为“泼喜”,仅200多人。水兵人数也很少。

西夏(10)哪些地方(2)

相关参考

甘肃省各市县地名名称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历史,你知道几个

甘肃,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辖甘州、肃州(今酒泉市)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

毛泽东为何任命刘亚楼和肖劲光分别为空海军司令

核心提示:但毛泽东认为:之所以任命刘亚楼和肖劲光为空军和海军司令,是因为,一,“肖劲光和刘亚楼懂得我军的传统”;二、在苏联学习过,当时要建设海军、空军要向苏联学习,要依靠苏联援助,而肖劲光和刘亚楼两人

王守仁有哪些诗歌? 如何评价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

杜预妻子高陆公主简介 杜预的妻子是谁

杜预的妻子是谁杜预妻子高陆公主简介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

三衙

  三衙(拼音:sānyá),①宋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②三回。“三衙705591”3

上甘岭战役是谁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

上甘岭战役是谁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

南岳七十二峰分别是哪些

七十二峰中,南起回雁峰,北至岳麓山,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五峰最有名。最高峰为祝融峰,海拔1290米。祝融峰紫盖峰云密峰石廪峰天柱峰朝日峰侧刀峰惠日峰碧萝峰烟霞峰金简峰会仙峰降真峰仙岩峰芙蓉峰灵

竟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两次危机 范仲淹

...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

让北宋头疼150年的西夏王国军队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西夏的军事设计策略?西夏王国有着与自身疆域不匹配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这个荒漠面积占全国领地2/3的国家,在东亚历史上一度占据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