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开科举选人才 参加考试者无一活着回家
Posted 科举
篇首语: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献忠开科举选人才 参加考试者无一活着回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献忠开科举选人才 参加考试者无一活着回家
零录取率的考试
公元747年,杜甫、高适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害怕朝外的贤士得以接触皇帝的机会,上书揭露他的本来面目,痛陈他的奸恶。所以这个“口有蜜,腹有剑”的宰相便千方百计的阻塞言路。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也就是说那次考试结果的录取率为零。
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对考试结果,李林甫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
零岁考生录取的纪录
一代奸臣秦桧,由于在绍兴议和卖国有功,先后把持朝政19年之久。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其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
网络配图
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第二名),这对于那些穷数十年时间皓首穷经的举子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讽刺。
“零活着”回家的考试
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张献忠率领起义军攻破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张献忠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
这年秋,眼看着清朝军事节节胜利,自己的大顺政权摇摇欲坠,为了不给新政权留下人才,张献忠发诏举办“特科”,征集四川各地举人、贡士、监生、民间才俊、医卜僧道、隐士应试,有不愿意参加考试的,就被“军法严催上路,不至者杀,比坐邻里教官”。
网络配图
到了成都后,他以方便管理为名,将所有考生集中在成都青羊宫,一个不留,全部坑杀,自谓“无为后人有也”,制造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些抱着希望来替新政权服务的知识分子全部命丧黄泉。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张献忠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关于张献忠屠川的历史记载,清朝修的史书上有很多记载,我们找几条来看看。其一,先说上边说的,借假意宣布开科举,将数千四川学子骗到青羊宫,全部杀光,尸体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的农民领袖,与李自成齐名,1644年,他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大西国建立之后,为了招揽天下的人才为己所用,张献忠开科取士,今天咱们要说的张大受就是大西政权里出的科举状元。
张献忠的《七杀诗》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七杀诗》表达了张献忠当时的愤怒,说的是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原文: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不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一生中可谓杀人如麻。他抓到俘虏一般都杀掉,而且手段相当残忍。他攻克四川后,曾下令屠村屠城,义军占领地几乎看不到活着的当地人。因此,历史上有“张献忠屠川”之说。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一生中可谓杀人如麻。他抓到俘虏一般都杀掉,而且手段相当残忍。他攻克四川后,曾下令屠村屠城,义军占领地几乎看不到活着的当地人。因此,历史上有“张献忠屠川”之说。
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杀气腾腾的誓言。黄巢回家做了几天私盐贩子。唐代规定只准
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杀气腾腾的誓言。黄巢回家做了几天私盐贩子。唐代规定只准
历史人物 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杀死清朝两位王爷,未能力挽狂澜
张献忠,明末农民军领袖,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公元1646年11月26日,清军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对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发起突然袭击。27日凌晨,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击毙,张献忠被射死,时年四十岁。那么
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汪兆麟献策屠蜀。次日,屠城成都,先杀男子,后逼妇女投江,被屠戮者不计其数,《纪事略》中说“不下四五百万”,实际数不可考。不久,又以“特科”的名义,骗四川的乡绅、士子、医卜僧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