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张献忠是怎么屠杀蜀地的
Posted 明朝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张献忠是怎么屠杀蜀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张献忠是怎么屠杀蜀地的
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汪兆麟献策屠蜀。次日,屠城成都,先杀男子,后逼妇女投江,被屠戮者不计其数,《纪事略》中说“不下四五百万”,实际数不可考。不久,又以“特科”的名义,骗四川的乡绅、士子、医卜僧道杂流到成都,后全部屠杀,被杀者万余人。
顺治三年(1646年)年正月,大杀大西军中的川籍士兵,除十四岁以下者全部尽杀。该年上半年,派兵分剿成都府属三十二州县,定例每杀一人,剁两手掌、割两耳及一鼻解验,准一功,妇女四双手准一功,小孩六双准一功。直至五月各地剿杀部队才全部回成都。
顺治三年(1646年)春,张献忠在彭山江口大败于明军杨展,败退成都。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明总兵曾英进军成都,张献忠遂弃成都,向川北转移。由于受到进剿追击,张献忠于是将成都劫掠一空,另有一说说张献忠在撤军时,嫌士兵太多于是大戮士兵,并杀尽军中随军妇女,但此说和其他文献想矛盾,较不可信。
当时“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圣教入川记》说张献忠“性情暴虐,每日均杀人。大西的官员本有九百人。张献忠离开成都时还有700人。到他临死时只有25人”。
相关参考
明朝中后期,党祸严重,官场黑暗不堪。特别是到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人和阉党在朝廷上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沉溺于党派斗争中。而偏偏朝政大纲紊乱的时候,皇帝又不理事,致使祸乱越发严重。 明末国事衰微的时候,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为了保证朱家江山千秋万代掌控在自己人手里,把朱氏皇族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这些朱姓亲王世代传承,与国同休,有明200余年间,他们作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体系之上的特权阶层,享尽了荣华富
历史人物 明末起义首领张献忠是杀人如麻的屠川真凶,还是清军的替死鬼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首领,在当时与闯王李自成平分秋色。看过张献忠事迹的人应该都清楚,他曾经多次率领起义军进入四川,甚至曾将四川当作自己的根据地。但是针对四川,张献忠却有着“屠蜀”的历史争议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首领,在当时与闯王李自成平分秋色。看过张献忠事迹的人应该都清楚,他曾经多次率领起义军进入四川,甚至曾将四川当作自己的根据地。但是针对四川,张献忠却有着“屠蜀
历史人物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是被谁射杀的 张献忠剿四川真相 张献忠吃女人
中文名:张献忠 别名: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 国籍:大西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西元1606年09月18日 逝世日期:西元1647年01月02日 职业:大西王www.cha138.c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献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末农民大起义,涌现了数十支大大小小的起义队伍,其中能和李自成相提并论就是张献忠了,那么这位纵横大半个中国,还登基成为大西朝皇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乱世枭雄,一度攻占四川大部分地区,建立大西政权。对于这位起义军首领,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明清史书都将其描述为嗜血恶魔,如《明史》说他「”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军首领,与攻破北京城的闯王李自成齐名。他在起义后,数次率领部下反抗明朝统治,在农民起义轰轰烈烈之机,不断增强本部势力,后来在四川成都府建立大西政权,成为大西国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