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内幕揭秘 地域歧视引起改户籍
Posted 科举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科举考试内幕揭秘 地域歧视引起改户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科举考试内幕揭秘 地域歧视引起改户籍
这两天,有个事情在网上炒的比较热闹。有人甚至声称还是古代的科举考试比较公正,听到这种说法就呵呵了,一看就是不了解历史的人的意淫。封建科举考试打得旗号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凭成绩平等取士,其实不然,不仅按州分配举子录取名额,即使统一阅卷,统一划线,统一录取,也是黑幕重重。至唐朝开始科举考试后,朝廷出于要对应试举子的德行操守及具体身份进行核查的需求,只能按照“乡举里选”的传统,严格规定考生应在有户籍的本州郡应试,各州郡录取人数均由中央政府分配给“解额”,这就导致了各地取解的难易程度不同。
网络配图
以北宋时的开封府为例,开封府作为首都,朝廷特予优待,取解几率比外省大得多,这就导致许多举子冒充开封府人参加考试,对开封举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引起了开封举子的极大不满,后来不得不规定,只有在开封府中住满七年的,才可以取得开封府户籍,以开封府士人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除此之外,唐宋的科举考试还存在巨大的地域歧视,在北宋以前,帝王将相,几乎都出自北方,没南方什么事。比如号称“惟楚有才”的湖南,在唐宣宗以前,连一个进士也未曾出过,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才有个叫做刘锐的打破了这一零的记录,“破天荒”,即出自这一典故。
北宋名臣寇准,在戏曲中、在历史上都是很正面的人物,但他主持科举的时候,特别不公正,明目张胆地搞地域歧视。有一年,他担任主考官,江西萧贯脱颖而出,高居榜首,寇准很不爽,硬是把萧贯的状元拿掉,把山东平度人蔡齐升为第一。并且逢人就说:我又为中原夺得了一个状元。
网络配图
后来,随着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北方的读书人就越来越不行了。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到了明朝的时候,地域歧视就反过来,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蹈等主持春考,录取了51名,全是南方人,引得北方读书人一片哗然。案件闹大了,最后惊动了朱元璋,老朱命人调来北人试卷,皆文理不通,卷中更有犯禁之句,落榜有理。
网络配图
有人控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故意将很差的卷子上呈。朱元璋遂大怒,刘三吾流放边疆,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处死。是年6月,老朱亲任主考,取录任伯安等61名,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在大鹏看来,无论全是南方人,还是全是北方人,都是有问题的。经过这一次的南北榜案教训后,明朝的皇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干脆名明目张胆按南六北四的比例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
相关参考
现在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地域偏见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如果你难得地属于这个范畴,俺要表达对你的敬意和佩服。 就算不做上纲上线的“地域党”,谁还对人没个看法呢?不要太自责。本文今天就是来宽你的心的,地域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
公元858年的一天,大唐科举会试进行中。坐在“隔离专席”的考生,站起来提前退场,监考的礼部侍郎沈询见了,顿时松了口气。此人经过时,沈询还是忍不住了句:“这么早交卷,这回没作弊了吧?”他一脸无辜:“你们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
在古代想成为公务员也就两个方法,一个是来一刀,切了身上某个部分直接进宫;而另外一个便是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历史可算是长久,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最后一次科举,朝代虽然换了很多,但这一制度却一直被沿用,前前
我想对于比较了解我国历史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清王朝时期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陌生吧。从整体上来看清王朝的统治者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清王朝建立初期的几位统治者,对与汉有关的文化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认可,在建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等?秀才、举人....?分为十等,古代科举考试按以下划分: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
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