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能够阻止诸葛亮征讨南中的人是何人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史上能够阻止诸葛亮征讨南中的人是何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史上能够阻止诸葛亮征讨南中的人是何人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那么这位竟能阻止诸葛亮征伐南中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的王连。

网络配图

王连,字文义,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刘璋担任益州牧时他入蜀寻求庇护,被刘璋任命为梓潼令。刘备在葭萌关起兵时,进军梓潼,王连紧闭城门,拒不投降。刘备十分看重他,没有直接进攻他。后来刘璋在成都投降刘备,王连被任命为什邡令,又转任广都。

他在任一县任上,多有功绩。后来又被任命为司盐校尉,负责蜀汉的盐铁经营调度,因为王连经营有方,盐铁行业收入甚多,使得蜀汉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刘备见王连有经营之才,便委派杜祺、刘幹、吕乂等人担任他的属下。而这些最终官至高位,都是王连推荐的结果。由于王连经营多年,治盐有功,不久又被升迁为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兼管盐府。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他又被任命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加封平阳亭侯。

网络配图

而就在当时,南中蛮夷因刘备驾崩,起兵造反,诸葛亮准备亲自征讨。王连谏议说:“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不适合举一国之力,冒险征服。”诸葛亮考虑手下将领的才能比不上自己,一心决定要亲自前往,可是王连再三进谏,言辞恳切,最终使得诸葛亮耽搁数年,直到建兴三年王连逝世后才亲征南中,最终取得全胜。

王连此人,在历史上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但是他的的确确是蜀汉难得的经世之才。他管理蜀汉盐业数十年,使得蜀汉出兵时银资富足,得以充沛国力,可见其劳苦功高。而且他属下多人,以后都能担纲蜀汉大任,足可见其知人之明,能用人之才。

网络配图

而就在诸葛亮意欲亲征南中时,他不怕开罪丞相,反复劝谏,终于拖延了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间。而就在这两年,刚刚经历夷陵大败的蜀汉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这些都应该算作是王连的功劳。而且诸葛亮能听从王连规劝,而且以一国盐业重托于他,可见王连此人之才亦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王连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王山继承他的爵位,官至江阳太守。

相关参考

哪位三国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诸葛亮征讨南中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

历史军事 诸葛亮征讨南中 哪位三国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

历史军事 诸葛亮征讨南中 哪位三国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

王连为什么能阻止诸葛亮征伐南中

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兴初,诸葛亮亲征南中,朝中却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劝其莫往,因其言辞恳切,致使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进攻南中,最终平定南中

三国中最聪明的人是谁?诸葛亮竟然还排不上号

这个人是谁,此人乃是贾诩,贾文和。为什么说贾诩才是三国中的第一聪明人呢,下面听小编一一道来。第一:为人灵活,擅长权变。在一起奔波的人都被叛贼杀了以后,他只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就免掉了刀光之灾。智慧能够救

刘备手底下官职最高的人是谁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糜竺。三国时期刘备取得益州之后确定了汉中王的地位是的做法也无怪乎是这个样子。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对于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经过演义的神话让我们认为诸葛亮才是刘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

三国历史 在曹魏的名将中,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者的化身,足智多谋,几乎什么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而他手中拿着的羽扇也是象征了他是智慧和光芒的智者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位足智多谋的人,也会有他一生中最害怕的敌人,那么他到

公元225年 诸葛亮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统治极不巩固。建兴元年刘备死后,柯郡(今贵州凯里西北)太守朱褒、益州郡(今云南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在石碑上留下9字预言,三百年后准确应验

诸葛亮号称“卧龙”,千年以来均被视为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娴于政事,善于运筹帷幄。同时,诸葛亮还能掐会算,善于占卜、风角之术,甚至能够预测未来。据民间传说,著名预言书《马前课》便为诸葛亮的著作。《马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