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知 礼仪知识:毛南族礼仪
Posted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新知 礼仪知识:毛南族礼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新知 礼仪知识:毛南族礼仪
人生仪礼:过去毛南族的人生不是以出生的时刻为起点,而是在母亲怀胎期间,人们就开始对他(她)的命运作判断。当家公家婆要知道儿媳妇身怀有孕了,便忙着找“先生”占卜、算命。毛南族人生的第二阶段的初期是临产期。孩子满三早时,家里要筹办一次“三早会”,才正式向众人宣告孩子降生。孩子出生满三天后,家里便去找算命先生,登记孩子出生的年、月、日、时,算命先生把八字写在纸条上还给主人,同时按八字给孩子算命。生下第一个孩子,取了名,等长到五、六月时,要办一次较大的喜酒,毛南语叫“肥固几”。如果是女孩,还要在三岁以下给她穿耳,是为以后戴耳环作准备。
添粮及延寿:毛南人年过六旬,如果身体虚弱多病,民间称为“倒马”,“倒马”就要找算命先生选择吉日“扶马”,俗称“添粮补寿”。添粮补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办不起添粮补寿仪式,就由老人自己起行赶圩讨粮补寿;另一种是家庭经济较宽裕的,由子女筹办几桌酒菜,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给老人“送粮补寿”,并请一位师公来举行仪式。“添粮补寿”一世只搞一次,多在满60周岁那一年,但高寿的人隔三、五年又搞一次。
相关参考
羌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重情义,讲友好,注重礼尚往来。且在羌人的一生中,有生育礼仪、成年礼仪、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在礼仪民俗中的色彩运用上,同样没有离开羌族的代表色。 1、挂羌红,亦称“挂
傣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与傣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你会发现傣族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为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十分讲究礼节礼貌。 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
土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也是一个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崇尚礼仪的民族。 家中来了客人,不问:“你来干啥?”或者“有什么事?”也不问“吃了没有?吃不吃饭?”而是热情地让客人上炕坐在上位,用没有豁口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
仫佬族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礼仪风俗,象添丁报喜、满月酒、敬婆王报人丁、认恩娘、补做风流等礼仪。这些礼仪习俗,是仫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添丁报喜 生小孩是仫佬族人家的头号大喜事。孩子一降
达斡尔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达斡尔族人具有尊老敬贤、扶贫爱幼、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讲究信义、慷慨豪爽、谦恭互谅等传统美德。 尊重老人和长者地礼仪表现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集会等各种场合。用
苗族勤劳朴实、开朗大方、热情好客,不论熟人还是陌生人,见面后常以一句“鸟荣”(一切可好)互相问候。当苗族看到一个外族人会讲苗语时,认为这是对苗族人民的尊重,将把客人奉为上宾接待。 一般主人的卧室
佤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等县,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原称"卡佤族"。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
侗族自古热情好客。平时家中来人,不论亲疏,皆视同宾客,以酒肉相待。在酒席上,以敬酒敬菜为至尊,与客人手拉手、换酒‘干杯’表示情真意切、友好亲热,并以客人吃饱喝醉为荣。邻居来客,只要通知,即去作陪,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