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

Posted 官员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朝会可以说是古代朝廷最为重要的活动,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早朝、午朝、三朝三种,其中尤以早朝最为重要。为了确保朝政顺利运转,历朝历代对于早朝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那么每天的早朝都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便结合《大明会典》等记载,以明朝为例,来完整了解一下早朝的程序。

候朝阶段:大臣半夜就得起床

明朝需要上朝的官员被称为“朝参官”、“京朝官”,这些官员全部戴有出入宫廷的牙牌。由于早朝每天都要进行,这些官员为了方便,通常在京城城南择屋而居,“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明陆容《菽园杂记》)。

午门有五个门洞,正面只能看见三个

为了确保按时参加早朝,大臣们必须午夜时分起床,穿戴停当之后,便赶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左右,大臣们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午门外。为了方便官员们候朝“待漏”,朝廷在皇城内建有多处朝房,官员们平时便按照品级坐立其中,等待宫门的开启。作为近臣的优待,端门内设有专门的直房,右阙门南是锦衣卫的直房,下三间则是翰林直房,候朝时,大学士一半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此外在端门内左侧另有直房五间,又被称为“板房”,是詹士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官员侯朝的地方。

午门之上的城楼被称为“五凤”,其中设有朝钟朝鼓,由内廷四司之一钟鼓司的宦官们负责管理。到了上朝时分,钟鼓司便敲鼓响钟,然后打开宫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中间设有御道,平日里并不开启,左右两阙则是供当值将军和宿卫执杖旗校等人的出入。百官们上朝入宫,则只能走左右两掖的左掖门、右掖门。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此前文武官员入朝时争先恐后、队形混乱,便规定了“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顺序。

到了天顺元年(1457年),因侍卫和朝官们又经常发生拥挤,于是又另行规定,待到第三通鼓响,先开两门,放官军旗校先入摆列,百官则在掖门前按照次序排队,等到鸣钟之后再开门入内。

入朝阶段:一切井然有序

凌晨五点左右,官员们开始依次进入皇宫,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则由右掖门进入。入宫之后,大臣们先要在金水桥以南,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

鸣鞭之后,大臣们这才依次过桥,抵达奉天门丹墀,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其中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这被称为“起居”。在此期间,又有负责纠察的御史在一旁进行监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者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等候上报处理。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称为“金台”,台阶左右是钟鼓司的乐队,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穿着全服铠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身后则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皇帝到达御门后,钟鼓司开始奏乐,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内使两人,一人执伞盖,立于座上,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天顺年间之后,执伞、扇的力士位置被移到了金水桥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到大风时也被撤去。

皇帝登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这才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早朝阶段:主要分为四部分

大臣们行礼完毕之后,文武百官立于大殿两侧,早朝便正式开始了。明朝的早朝一般分为四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接见入京离京人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皇帝如果选择召见,那么这些人便需要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那么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可以忙自己的去了。如果有他国来使,皇帝是必然要接见的。

第二部分:处理边关紧急要务。接见完入京离京人员之后,接下来便开始处理来自边关的紧急奏报,如果有便需要先行呈上,“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明孝宗实录》)。

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接下来便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奏事”环节。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官员出班之后,需要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时不用口语,而是需要大声朗读奏章。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针对这些政务,如果能够立即处理的,皇帝便会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立即处理,皇帝通常会在早朝之后召见相关官员进行商议,除了紧急政务之外,一般不会当廷进行轻易决断。

第四部分:处理失仪官员。奏事完毕之后,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然后一律进行惩处。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由于有朱元璋这个勤劳的皇帝,明朝前中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即便恶劣天气,也很少免朝。只有遇到后妃、亲郡王薨逝,例行“辍朝仪”一日到三日不等。明朝中后期则稍有懈怠。

如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早朝在制度和程序上或许有所差异,但作为朝廷最为重要活动,历朝历代对于早朝的规定都极为严格。

相关参考

汉朝 汉哀帝与董贤的故事?董贤和汉哀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长安城(今陕西西安),未央宫前殿。哀帝刘欣端坐龙位,公卿大臣依次奏事。一场例行的朝会正在进行中。一个少年上殿奏报时辰。那时计时靠漏壶,也叫“漏刻”,即用一个壶装上水,壶上有刻度,根据水漏的刻度来计算时

清朝后妃朝褂

朝褂即后妃及贵族女性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套在朝袍外面的礼褂。清代后妃的朝褂形制大致分三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饰五爪金龙纹,贵妃、妃、嫔朝褂饰五爪蟒纹。皇子福晋以下朝褂形制只一种,皆饰蟒纹。按《

宋朝 宋代·太常寺与教坊

太常寺与教坊先秦以来,统治者都郑重其事地把音乐与舞蹈应用于庄重肃穆的朝会、祭祀与其他典礼,作为神圣的政治装饰。这种音乐叫“雅乐”。演奏雅乐的任务,由隶属于礼仪乐舞管理局——太常寺的歌舞团承担。宋代承袭

为什么古代宫殿喜欢用黄金镶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宫殿喜欢用黄金镶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宫殿,一般指的是皇帝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群,也是皇帝进行朝会和居住的地方。皇帝所在的宫殿规模宏大,最为壮观,并且都有

世界历史 古代男女新婚之夜,新娘不“落红”会是什么下场

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之下,出于对女性资源的支配和男性自私的心理,在女子身上强加的枷锁一代胜过一代。尤其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女子完全沦为附属,不仅要遵从三从四德,而且还要百般迎合男子的喜好,如裹小脚等残

谁会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 古代皇帝性启蒙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御过女人,有着熟练的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皇帝的房帏之事启蒙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

谁会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 古代皇帝性启蒙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御过女人,有着熟练的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皇帝的房帏之事启蒙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

古代女子绝对不能让外人看见的私物 最后一个竟然会是澡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女子私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现代女性在夏天穿短裙,去海边穿泳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要是看见女性穿上好看的裙子路人都会夸赞两句。虽然现在女性穿衣越来越自由,跟

历史秘闻 古代女子绝对不能让外人看见的私物 最后一个竟然会是澡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女子私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现代女性在夏天穿短裙,去海边穿泳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要是看见女性穿上好看的裙子路人都会夸赞两句。虽然现在女性穿衣越来越自由,跟

群臣元日朝会 唐朝人如何过年

“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这是五十三岁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772—846)写给同僚的诗句……辞旧迎新之际,诗人特别感受到时间的迅疾如快马流星,扬长而去;幸而新年正月里假日频频,友朋相聚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