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镇是如何产生的

Posted 王朝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河北三镇是如何产生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北三镇是如何产生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河北三镇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战乱历时七年之久,唐王朝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位帝王,才终于结束了叛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境内的河北、河南、关中地区惨遭战争涂炭,当地经济更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唐王朝节度使制度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唐王朝对于地方的控驭能力。

唐睿宗景云元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在刚刚产生时,大多分布在唐朝西北、西南、东北边境上,其军事实力虽然强悍,可是并不具有独立财政、政治大权。

更多的时候,这些节度使只有军队管辖权。

这种单一的权力结构让这些节度使不得不听从中央控制。毕竟,军队的实力再强悍,他们也要依赖于财源的供给。

没有独立的财政大权,限制了边境地区节度使的独立,唐王朝对其也有着极强的控驭能力。

安史之乱以前,那些地方上的节度使依旧要受到朝廷财政上的束缚。

公元758年,唐肃宗将采访使一职撤销,大唐节度使成为了财政、政治、军事全面独立的强悍地方政权。

这种独立政权,在安史之乱之后变得更加的强悍,他们虽然表面上听从唐王朝的命令,但其本质已经成为了独立于唐王朝之外的地方政权。

河北三镇的产生

其实所谓的安史战乱并不能算真正的平定,因为在安史战乱的后期,大多数的战将已经主动归附于唐王朝。

久经兵戈的唐王朝面对这种局势也开始选择了妥协,收纳这些安史叛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可安之战乱中的残留的战将众多,士兵更是高达二十万之众,数量如此庞大的叛乱大军,如何做后续处理颇为棘手。

为此,唐帝王将那些参加叛乱的河北旧将安置在今河北一带,一方面为了让其在老家安守一方,一方面成为唐朝军镇下的一股捍卫势力,以幽州、成德、魏博为核心的三大藩镇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代宗复授(李怀仙)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与贼将薛嵩、田承嗣、张忠志等分河朔而帅之。

至此,唐王朝的边境、地方全部被节度使所占据,对于这些地方军镇的控驭能力斗转之下。

更为甚至,唐王朝经常需要像这些地方军政被动妥协。

唐帝王更加不会想到,自己亲手安置的这三大藩镇迅速成为了唐王朝在河北地区的一串毒瘤。

既而怀恩叛逆,西蕃入寇,朝廷多故,怀仙等四将各招合遗孽,治兵缮邑;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籓臣,实非王臣也。朝廷初集,姑务怀安,以是不能制。

因为,这些藩镇并不听从唐王朝的统一号令,他们渐渐变成了行政、军事、经济独立于唐王朝的特殊藩镇。不仅如此,河北藩镇的兵士极为强悍,有时候其凶悍程度远远超过其节度使。

这三大藩镇的节度使在后期常常被随意斩杀,肆意更换,完全成为了傀儡一般的存在。这些节度使为了保证其对于节度使之职的控制,只能选择听从于藩镇士兵。

河北三镇对于经济的影响

唐王朝的国运之所以能够被河北山镇所影响,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于河北三镇对其地方经济的控制。

这种控制也意味着唐王朝作为中央王朝,无法有效的利用地方经济来保证王朝的正确运转。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作为大一统王朝,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在西北、西南两个地方都屯驻重兵把守,以捍卫关中的安全。长时间的军备力量竞争,也让唐王朝所处的关中平原,渐渐失去了经济供给能力。

如此一来,唐王朝所能够一来的地方供给财源地就仅剩三个重要的区域:

两湖平原

江淮地区

河东盐湖

在河北三镇相对独立,自给自足的同时,他们不会对两湖平原、江淮地区经济扩张性的经济掠夺。可一旦河北三镇的经济势微,江淮地区就成为了他们最需要的一条财源线,这条财源线一度成为了河北三镇的生命补给线。

而两湖平原财源主要通过襄阳北上,途径洛阳,以此来维持长安的经济活力,以及让王朝的命脉。

“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费不资。”

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唐王朝因为安之之乱的波及,以及河北三镇独立财政的深远影响,所能依靠的经济财源区域仅剩两湖平原、河东盐湖。

公元875年,黄巢在河南地区开始发动农民军起义,横扫洛阳、长安两都。黄巢在长安渐渐失利,朱温投靠大唐,他和河东李克用二人联合镇压黄巢叛乱,大唐王朝再一次转危为安。

公元883年,朱温因为这份不世之功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在汴州。

此次大唐王朝将朱温安置在汴州,为王朝的国运迎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唐王朝所依赖的两湖平原财源区,正好要途径汴京进行中转。这也意味着一旦朱温所管辖的宣武军发动叛乱,唐王朝将彻底失去重要的两湖平原财源区。

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河东盐湖。

这段时间,朱温凭借宣武军这块优良的财源中转地,势力很快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唐末中最为强悍的地方藩镇。随着两湖平原、江淮地区财源地的割离,唐王朝的命脉几乎已经被强行切断,永远失去了对抗地方藩镇的能力。

公元900年,宦官发难幽禁唐昭宗,朱温趁此机会杀进长安,裹挟唐昭宗迁都洛阳,正式扯起了反唐大旗。

至此,唐朝的经济彻底崩塌,再也没有了生存的可能。

相关参考

唐朝有名的河北三镇,是为什么会形成 ”特区”

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元气大伤,河北这个地方形成了特殊的三个地方藩镇势力,也就是历史上常说的河北三镇。事实上,皇帝为了安抚战乱中投降的将领李怀仙等人,就把他们派到河北来当节度使,只是他恐怕没想到,这股势力

唐穆宗销兵之后,为何就不在意“河朔三镇”了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著作《读通鉴论》中曾这样评价中唐至晚唐时期的藩镇割据,其称“藩镇之强,始于河北”而这个河北所指的便是当时唐朝的河朔地区,也就是“河朔三镇”

为什么唐朝后期无法解决河北藩镇

唐朝后期为什么不能解决河北几个藩镇?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几个藩镇指的是什么?其具体应该是河朔三镇: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这三镇本身就是安史之乱的余孽,与中央有天然的矛盾,对朝廷也不信任,我们

不差钱也不缺人,奈何智商欠费,说说唐末最 ”二哈”藩镇

魏博(开山祖师是安史之乱中攻克洛阳的田承嗣)和成德(河北骑兵第一)、幽州(安禄山的老巢,反政府士气最高)三个藩镇是唐朝中期以后闻名天下的河槊三镇,他们同淄青(前身就是不服安禄山的平卢镇人员,渡海后在山

商代,我国最早产生金器的朝代

科学发掘的资料证明我国最早的金器产生于商代,在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均有金器出土。其中商殷中心区域出现了金片、金叶、金泊等饰件,而离这一区域较远的地方则出土了一些金质首饰。北京平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九处皇家陵寝 分布在陕西、河南、南京、河北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

地图上的硝烟;安史之乱睢阳之战一城锁江淮,生死几丈夫死守雎阳

唐天宝十四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其封地范阳(今河北附近)举兵二十万反叛唐朝,叛军一路南下,所向睥睨,很快攻克定州,灵昌,郑州,继而攻占洛阳,兵锋直指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唐朝首都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

形意拳的发展历史

从清朝乾隆以来,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产生和发展受到了晋商的影响,各代武林先驱在不同地域承传着原传心意武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保镖护商的实践不断研创、学习和充实。特别是晋商发源地的晋

201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李纲

历史不应忘记

1.以不能忘却的历史为题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盛夏时节,爸妈带我一道游览武汉三镇——听江涛声、登黄鹤楼、看二七遗址、闻琴台知音,名胜古迹,应接不暇,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站在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