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任官机制是怎么样的
Posted 官员
篇首语: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的任官机制是怎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的任官机制是怎么样的
宋朝的官员为何时常要出差?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宋朝的官制吧!
在宋朝的选官、任官机制下,让地方官更换的频率大大增加,对于官员来说就有了更多出差旅游的机会。毕竟古时候交通非常不便,如果需要跨省,可能旅程最少也要半月左右,而且一般都是带着家人一起,所以等于来了一场家庭旅行。但其中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效率太低,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解析下宋朝的选官、任官机制,一起来了解下吧。
宋代社会富庶,使宋人出门远行的机会增多,而出游时所留下的诗文数量与质量均远多于前代。不过细看后发现,其中过半数都是由到地方上任职,或是奉命外出办理公务的宋代官员所写下。
为何宋代官差出游的机会变得那么多呢?这与宋代的官员任官、选官制度方式密切相关。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下诏:“河东、江浙、川峡(宋代川峡四路,含今四川省大部分,陕西省汉中秦岭以南的子午河、星子山以西,贵州省安顺、贵阳、遵义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广南(宋代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包括今广东、广西与海南省)官自今满三考并与除代"。虽然地方官任期以三年为一任,但随着科举取士、人数大量增加,官吏冗多的问题逐渐浮上台面,为了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只好缩短地方官员的任期。到了元佑三年(1089)地方官的任期缩短为两年。
另外,宋代的官员考核制度,也促成官員频繁往返地方与京城。由于朝廷实行“三年一磨勘"的考核制,任期一到须将履历、任职功过等,交由吏部铨选部门审查,通过后符合升迁资格者,就能进京受皇帝召见。而外任地方官者在任期届满后,也须进京述职。
地方官频繁的更换、官员考核需赴中央报告,都加速了官员的流动性,也让他们有机会写下出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远赴地方就职的宋朝官员,可搭乘由朝廷配备的交通工具前往当地。任枢密行府参谋的郑刚中(1088-1154年),随签书枢密楼照前往陕西,这段经历全都被收录在其所著作的《西征道里记》:“行府舟具。欲发前一日,宰执出钱于接待院"。行府为南宋调度军务的机构,郑刚中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所搭乘的船只皆为行府所准备。北宋天禧二年(1018)朝廷又下令,任何至南方赴任的官员,都可从京师乘载舟船前往,且沿途所经州县也都能为官员配备船只,这项制度直到南宋时也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即使朝廷能为因公出差的官员提供官船,但官船的数量仍然有限,并非每位外放官员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如诗人陆游(1125-1210年)入蜀时,就曾换过许多船只,先是在临安搭乘官船,后行至镇江则“迁入嘉州王知义船……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摇兀掀舞,才知一叶……有广汉僧世全、左绵僧了证来附从人舟"。显示陆游一趟下来,除了官船外,还搭了商船与客船。
由于多数官员都是远赴外地上任,常会带着全家人一同前往。曾主持刊刻《文苑英华》的周必大(1126-1204年)于乾道六年(1170年)知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市)任期届满时回京奏事,就是带着妻小一同坐船入浙。
无论是就职还是离任,总会有亲友前来饯别,因此聚会宴饮也非常多。陆游前往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任通判:“夜至法云寺。兄弟饯别,五鼓始决去。十九日黎明,至柯桥馆,见送客"。除了亲朋好友举行的私人筵席外,每当地方官赴任、离任时,当地太守、郡守、将帅、知府、县尉等官员也会举办宴饮,并邀请将出行官员的友人一同参加。
因为路途遥远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为出行做准备,宋太宗淳化二年(991)正月下诏:“京朝官厘务于外者,受诏后给假一月浣濯,所在州府以赴上日闻,违者有罪",意为给予远赴外地任职的官员一个月的时间自备行装,但也并非毫无期限。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有诏:“京朝官差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场及监临物务者,差定后不得更赴朝参,限五日朝辞,除程更与限一月,如违三日已上,别具闻奏"。清楚规定了官员差遣确定后,不可在京城逗留,除了一个月的休假与路程外,若上任迟到超过三日也有相应的处罚。
如被称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1126-1193年),出任静江府(今广西省桂林市)知府时途经梅花村,因赶着赴任而无法停留,只好感叹“客行匆匆,自无缘领略,可叹也"。但整趟赴任途中,范成大也去了不少地方,如与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同游石林,到了隆兴府(今江西省南昌市)与家人一起登滕王阁、游东湖,还前往玉虚观、登仰山(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等。陆游赴任时,同样也去了不少名剎道观、名山名园,可见尽管朝廷虽规定赴任的时间限制,但旅途中官员依然还有相当充足的时间可自由支配。
透过文人留下的相关游记,在欣赏其所记录的沿途自然、人文风光、传闻轶事、风土民情之余,还能看到宋代公务旅行的样貌与特色。透过频繁调任地方官员,增加官员流动率,避免官员久任地方形成割据势力,使中央集权获得加强,但同时也反映了官员尚未深入了解地方状况,旋即又要调任他处,所推行的政策也无法贯彻落实,终非百姓之福。
相关参考
「”风趣幽默”的意思是:语言诙谐,行为或出人意料或搞笑不合常理,使人发笑,令人笑意横生,妙趣连连。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风趣幽默是一种绝妙的防御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可以使当事人从尴尬中解脱,化烦恼为欢畅,
孔子任大司寇之职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生平少年的孔子,虽然「贫且贱」,但学习却很勤奋,所以他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到了廿岁左右,他到鲁国贵族家中做过管理帐目的「委吏
孔子任大司寇之职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生平少年的孔子,虽然「贫且贱」,但学习却很勤奋,所以他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到了廿岁左右,他到鲁国贵族家中做过管理帐目的「委吏
周必大周必大,字子充,又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祖籍在今郑州管城。靖康二年(1126)出生于父亲的任所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必大少时面貌俊秀,深受父母喜爱。但不幸的是父亲在他出生不几年就因病死在任上。
江简珪南朝宋后废帝刘昱皇后□□档案:姓名:江简珪生卒年:不详籍贯:济阳考城婚配: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封号:皇后江简珪(生卒年不详),济阳考城人,出身寒微,宋废帝刘昱的皇后,其祖父江智渊曾任官北中郎长吏。公
第一节生逢乱世闭门读书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生于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最后定居建阳考亭。虽曾任官,但平生致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初唐四杰”是后人对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尊称,在当时可能就叫做四大才子,而且他们的官位普遍不高,社会地位并不尊崇。更为重
众所周知,晚年的永乐帝好大喜功,最喜别人臣服于自己,对周边虎视眈眈的敌人是如此,对自己的女人更加如此。晚年的朱棣性格变态,极不豁达。当他听说他的妃子吕氏和另一位宫女鱼氏与太监私通时就怒不可遏了,按说太
秦淮八艳的最后归宿> ,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
画院之内写丹青 高宗跟他爸爸徽宗一样,都对绘画有着强烈的热爱。所以他到了杭州之后,很快就把画院恢复起来了,这就是著名的“绍兴画院”。不过不要以为是把画院建在了绍兴城,绍兴是的第2个年号,就像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