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明代留了条退路,可保大明王朝河山不息,却被崇祯忘得干干净净?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为明代留了条退路,可保大明王朝河山不息,却被崇祯忘得干干净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棣为明代留了条退路,可保大明王朝河山不息,却被崇祯忘得干干净净?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经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时期,上有蒙古人创建的元朝,下有满族人创建的清朝。建立于2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间的一个汉族政权,明代的皇帝可以说是史上最有骨气的帝王。后人赋予他们的评价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入侵南京期间,朱棣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虽然北京周围有许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少数民族,但是如果首都迁至北京,即使明朝在这些民族面前不幸被击败,那也可以退守回南京,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正因为如此,将首都迁至北京的朱棣在南京仍然保留着各个行政体系。
虽然都是南迁,但是终归是连个朝代,情况也大不相同。比如宋朝时,虽然军事上很薄弱,但是朝廷的经济实力强大啊。南迁之后,不久就恢复了元气。对于明朝的末年来说,国库亏空根本没有钱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的体系早就崩盘了。所以说,崇祯皇帝早已知道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改变现状了,所以选择了上吊自杀。
他没有选择南迁而是选择了自杀殉国,他只是受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祖训的影响,全然忘记了200多年前朱棣不废除南京作为陪都的意义,最终导致了生死国灭的命运。
相关参考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就为二十四房子孙起好了二十个字派。各房都不相同,如长房太子朱标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就为二十四房子孙起好了二十个字派。各房都不相同,如长房太子朱标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巩固皇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必深知皇权政治之下的残忍性,可
十万明军东征日本,朱棣册封富士山为大明镇国山,此历史鲜为人知
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代,基于现实环境所迫,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等他独领一军,建立一方基业后,不止是自己手不释卷,勤学不缀,对自己众多儿子的教育更是异常重视。就以明成祖朱棣为例,他出生时朱元璋已经当了四年
朱标死后,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解之下,稍稍整理了一下情绪,就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根据明成祖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记载:就在朱标太子死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在明皇宫的东角
历史人物 朱元璋真的有想过立朱棣为皇储吗 朱棣到底有没有动过手脚呢
还不知道:朱元璋真的有想过立朱棣为皇储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悲痛不已。要知道朱标病死时,朱棣已经65岁了,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有魄力,有思想,有力度。一直搞不明白,他为何要让朱标父子为储君,而让和自己类似的朱棣做藩王。而储君的懦弱,又为燕王朱棣的谋反创造了条件,那么朱元璋为何不立有本领的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有魄力,有思想,有力度。一直搞不明白,他为何要让朱标父子为储君,而让和自己类似的朱棣做藩王。而储君的懦弱,又为燕王朱棣的谋反创造了条件,那么朱元璋为何不立有本领的
崇禎皇帝的命運是比較悽慘的,因爲他的剛愎自用,導致大明王朝最終沒有擺脫滅亡的命運。可是他死就算了,在臨死前居然屠戮了後宮。據說他吩咐自己的周皇后上吊自殺,隨後又持劍砍殺後宮妃嬪和公主。長平公主當年才十
自朱元璋建国之后,就选定将马皇后所生的朱标立为太子,此时的朱标年仅13岁,可是就在朱元璋迟暮之年却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备受打击。>然而不管怎么样继承人还是要选的,朱元璋一共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