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与日本首相的那场辩论最终结果是什么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辜鸿铭与日本首相的那场辩论最终结果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辜鸿铭与日本首相的那场辩论最终结果是什么

近代日本西化后,尽管通过甲午战争,已在军事上与中国分出胜负,但在文化上,中国有些“国学大师”还是看不起日本。用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话说,就是——

“我国则轻视中国为顽固愚昧的老大之邦,中国则讥讽我国为轻浮躁进妄自模拟欧洲文明皮毛的一个蕞尔岛夷。”

在诸多近代史作中,除了中日“武斗”的各种记录,还有不胜枚举的中日巨擘“文斗”范例。例如大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辜鸿铭手持《论语》、“大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辜鸿铭与伊藤博文无需介绍,一个是善辩的晚清官场学究,一个是铁血日本政要,两个人碰到一起,注定要冒出“火星”来。

这场“舌战”发生在1898年10月,这是个非常历史时刻——甲午战争后、戊戌事变时。地点是武昌府,清廷湖广总督张之洞官邸。此时伊藤博文访问中国,南下会晤张之洞。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亦随张一同会见伊藤。为表地主之谊,辜鸿铭送了伊藤一份见面礼——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辜鸿铭本以为伊藤博文会赞自己“学贯中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料却遭到伊藤博文的一通抢白。

伊藤博文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著名人士,便借机敲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

喜欢辩论的辜鸿铭并不感到难堪,顺势反弹:“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听了,一时无词以对。

这段“舌战”辜鸿铭引以为得意的辩论“胜例”。伊藤博文虽然在军事上完胜大清,可辩才不及辜鸿铭。从形式看,的确是辜鸿铭占据了上风。

但从本质上分析,辜鸿铭的辩词,其实带有明显的诡辩。

把孔子之教与“三三得九”的算术混为一谈,有典型的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儒教不是自然科学,甚至不是社会科学,除了发挥“教义”的作用外,充其量只是教育学的龙鳞。如何跟“三三得九”相提并论?如果说孔子的理论是永恒的,那么坚持孔子理论两千年的中国应该长盛不衰才是,怎么被放弃儒教的弹丸小国打得溃不成军呢?!

作为“战胜国”的领导人,伊藤博文对中国官场学究态度傲慢,乃至遭到了一场严厉反驳,他在辩论上显然不是辜鸿铭的对手。然而,这场辩论并没有使他对辜鸿铭高看一眼,也没有改变他对儒教的偏见。日本首相的思想导师不在东而在西。卢梭加俾斯麦,宪政思想加军国政治才是伊藤博文的核心价值体系。而儒教以及中国晚清学者在他心中,并无一席之地。

伊藤博文对《论语》不以为然,对官场学究辜鸿铭大加嘲讽,是因为在思想意识中,把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文明体系都放到了对立面。辜鸿铭看不起日本政要的跋扈,伊藤博文也瞧不上中国学究死不认账的酸。

那么,他们到底谁为本国赢得了尊严?从甲午战争到庚子之变,近代中日之间发生的一连串历史事件,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辜鸿铭辩才无双,但没能挽回天朝颜面。因为战场上找不回的东西,口水场上亦不可能找回。

相关参考

奥巴马断然拒绝 安倍向美国提出这个无理请求

日本媒体6月8日刊文称,本月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举行首脑会谈的请求,但被奥巴马拒绝。文章称,安倍首相抵达布鲁塞尔是在峰会开幕前的本月3...

历史人物 怪杰辜鸿铭的小脚妻与日本妾

享齐人之福:怪杰辜鸿铭的小脚妻与日本妾>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蜚声中外的翻译家、学者,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自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857年出生于

历史军事 曾把苏联当救命稻草

导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日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招致众多批评。其实在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表示投降前后,也有过各种垂死挣扎。 主战派拟定“

日本第一位平民首相,反对侵华,主张中日友好,却落得凄惨下场

1918年,日本迎来了他的第19任首相——原敬。这个首相与之前的历任首相都不同。首先不同的一点就是他是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日本是一个非常看重血脉的国家,原敬能以一届平民一步步成为首相,其手腕与能力可

历史秘闻 日本第一位平民首相,反对侵华,主张中日友好,却落得凄惨下场

1918年,日本迎来了他的第19任首相——原敬。这个首相与之前的历任首相都不同。首先不同的一点就是他是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日本是一个非常看重血脉的国家,原敬能以一届平民一步步成为首相,其手腕与能力可

辜鸿铭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 为什么说“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前20多年,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下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十岁的时候,跟随自己父亲供职的庄园主人布朗先生,前往英国生活。布朗先生没有孩子,对待辜鸿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自教导。在辜鸿铭十四岁

历史人物 辜鸿铭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 为什么说“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前20多年,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下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十岁的时候,跟随自己父亲供职的庄园主人布朗先生,前往英国生活。布朗先生没有孩子,对待辜鸿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自教导。在辜鸿铭十四岁

民国历史 让“民国大腕”辜鸿铭念念不忘的日本娇妻

揭秘:让“民国大腕”辜鸿铭念念不忘的日本娇妻  “中国第一”和13个博士学位  1885年,中法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镇南关的大捷却换来一纸屈辱的《中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厨房辩论,最终谁赢了

  厨房辩论  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为了这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国民能拥有的一切。

历史人物 让民国大腕辜鸿铭念念不忘的日本娇妻

  「中国第一」和13个博士学位>  1885年,中法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镇南关的大捷却换来一纸屈辱的《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的古怪结局让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子民们对他们的天朝有些失望,先进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