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为平衡权利大多纵容下属争斗,玄武门之变是否是李渊纵容造成的
Posted 争斗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帝王为平衡权利大多纵容下属争斗,玄武门之变是否是李渊纵容造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帝王为平衡权利大多纵容下属争斗,玄武门之变是否是李渊纵容造成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帝王心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有一种操作,就是故意纵容手下们争斗。
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比如唐玄宗对手下的那些大将大臣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哥舒翰、王忠嗣等人的争斗,其实了如指掌。但是他从来没有试图阻止他们争斗。不只一个人告诉他安禄山会造反。你以为唐玄宗没有怀疑,他真的那么相信安禄山吗?显然不是的,他是要留下安禄山和杨国忠争斗。
(唐玄宗)
再比如乾隆皇帝,他的手下也是争斗得相当厉害的。乾隆也在打击他们,但是从来没有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端正过部下的这种争斗风气。
最典型的是明朝。明朝的党争是最激烈的,而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皇帝造成的。朱元璋由于取消了宰相职位,朝中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了算,因此永远无法把朝臣的意见统一起来。朝廷们都只有向皇帝上奏,让皇帝当裁判。但是皇帝也从来没有为了一边而偏袒另一边。而是一会儿打击这边,一会儿打击那边,感觉也就是在纵容。
古代皇帝不但会纵容大臣们互相争斗,他甚至还会纵容儿子们互相争斗。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唐玄宗。他知道他的儿子李瑛、李瑁、李亨等人争斗储位很厉害,但是他也没有制止。而且还会借别人的话,打击他的儿子们。比如武惠妃说李瑛要造反,他就把李瑛抓起来杀掉。他难道连一点基本的判断都没有吗?但他就是要这样做。李林甫极力推荐李瑁当太子,但他就不把太子之位给李瑁,而且还把杨玉环从李瑁身边抢走。后来他立了李亨为太子,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击李亨,使得李亨为此离了两次婚。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看起来很反感儿子们争斗。每次看见儿子们争斗,他都是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但是,如果他想真正阻止儿子们争斗,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确立太子。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乃国家的根本,只有太子确定了,国家才会安定。而且康熙并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胤禩被称为“八贤王”,大家都觉得不错。胤禛很沉稳,也是皇帝恰当的人选。胤禵能力突出,文韬武略一流,这样的儿子当皇帝,也肯定能让江山永固。但是康熙迟迟不确立,直到死的时候也不确立。
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儿子们太优秀了,康熙才选花眼了,不知道选谁。其实,选谁不选谁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选。只要选定了,对其他儿子进行约束,儿子们就不会争斗了。康熙一直不选,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故意不选,故意要纵容儿子们的争斗。
那么,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要寻找一种平衡。无论是大臣们还是他的儿子们,都是双刃剑。这些人在辅佐他的同时,一旦做大,也会对他的皇位,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皇帝绝对不允许这种威胁存在。只有让他们互相争斗,谁也做不大,保持平衡,这种威胁才不会存在。
(李渊)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看李渊的做法。
李渊的儿子们也争斗得非常厉害,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李渊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阻止这种争斗。只有阻止了这种争斗,最终才不会产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悲剧。
李渊和康熙皇帝不一样。康熙皇帝是迟迟不立太子。李渊是很早就确定了太子。从这一点来看,李渊似乎并没有纵容他儿子们争斗。但是,他虽然很早就确立了太子,却并没有确立太子的权威。不但没有确立太子的权威,似乎还多次打击太子的权威。
一般来说,皇宫中的居住地,除了皇帝皇后的住处最重要外,就是东宫太子的住处。但是,李渊并没有对此进行刻意地安排,而是让李世民、李元吉等与太子具有同样的待遇。
居住地倒还在其次。更严重的是,李渊确立了太子,却没有确立太子的威严。并没有把兵权从李世民手里收回来。诚然,李世民能征善战,但是既然江山已经打下来了,就应该把李世民的兵权收回来,以降低李世民集团的权重,增加太子集团的权重。但李渊并没有这样做。
说起来,兵权也并非最重要的。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斗的过程中,史料记载,李渊一共有三次对李世民说,要把皇位给他。
大家想想,一个当爹的对其中一个儿子说这样的话,而且连续三次,这不是人为制造麻烦吗?关键是,他连续三次说了这个话,却并没有实施,这不是制造更大的麻烦吗?
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李渊的那些做法,是故意挑起儿子们的争斗,目的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
相关参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从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开始拉开唐朝的迅速发展。唐朝也是古代中国女性地位非常高的时期,那里有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从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唐朝之后的公主、皇后权利
什么是腐败?现代词条对腐败是这样定义的:“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腐败并不新鲜,只
什么是腐败?现代词条对腐败是这样定义的:“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腐败并不新鲜,只
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的格局中,国师往往扮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角色。而他们受到君王的重用和信任的同时,下属也非常敬重和付出。就是因为朝廷有了他们,朝政才的得意安宁。那么下面中国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
在历史的政治的格局中,国师往往扮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角色。而他们受到君王的重用和信任的同时,下属也非常敬重和付出。就是因为朝廷有了他们,朝政才的得意安宁。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古代十大帝
古时候皇帝属于圣君独裁,为了想法设法巩固自己的权利,往往从各个方面限制朝臣的权利,比如宰相,皇帝总认为朝臣权力过大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因此他们往往提拔一些不起眼的小吏,或者出身贫贱的人,作为自己的代
1.哇塞易成者平衡车的发展历程以及远景是什么哇噻易成者走的是高科技路线你是否还记得童年的学步车,少年时的滑板,以及单车驶过校园的浪漫时刻,是否还能想起在车上经历过的那些自由轻松的年代……本期来回忆我们
她用自己的优雅、大度、仁爱平衡着天子身后女人们的明争斗,使得太宗后官的流能够平缘。在中国历代的皇后中,长孙氏绝对不是最有势力的,但却是最受尊敬和爱戴的贤淑、优雅。智慧、宽容……史书的记载中,她是一个如
我们在人本管理上是否有失误我们管理的对象是有一定素质的下属,这就要求你自己要有更高的素质,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领导和下属在素质上的PK。作为领导,如果你的素质不高必然要与下属发生抵触,不管是在心理还是在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在这场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大屠杀事件,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使得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死伤惨重,甚至有人说在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