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

Posted 下联

篇首语: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

金圣叹,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

金圣叹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其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如取芥耳。”

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金圣叹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参加科考时,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因此又被除名。

一次岁试,以“西子”为题,金圣叹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金圣叹在考试时,玩世不恭,恶作剧不断。所以,他总是名落孙山。

不过,他也有幸运的一次,那次试题为“原壤夷侯,阙党童子将见。”他在答卷中写道:“原攘夷侯,夫子以杖叩其头,原攘三魂渺渺,七魄茫茫,一阵清风,化而为阙党童子。?”考官看了,大为惊叹,在其试卷上批曰:“如此奇才,岂可不中。”金圣叹至此才结束名落孙山的历史。

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上联的“莲”与“怜”同音,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联一语双关,对仗工整,可谓出神入化。寒光闪处,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了。

相关参考

你不要再来参加考试了

​在封建社会,从隋唐开始,统治者实行科举取士。何为科举取士呢?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

清朝时期考试的方式有哪些?如果要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哪些流程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通过后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

蒲松龄屡考屡败之谜,参加科举考试44年,为何连个举人也没考中

古代科举考试是王朝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使到了清朝,虽然有世袭或者捐官之说,但科举考试依旧是天下读书人成就自己的唯一出路。清朝的科举制度延用明朝,而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宋朝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此时科举

秦桧后人参加科举考试,仅用“七个字”就打动了皇帝,被钦点为状元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出身和家庭背景非常的看重,如果祖上有造反者或奸臣,就会直接被pass掉,更不可能有机会蟾宫折桂,成为当科长元。但有一位奇才,他是南宋奸臣秦桧的后代,在会试的过程中,因先祖秦桧的影

奸臣后代参加科举考试,只对皇帝说了“七个字”,立马被钦点为状元

自从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直至清朝灭亡的一千多年间,它一直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说,状元都由皇帝钦点,不仅要求考生智商过人,对人品及家庭背景也有很苛刻的要求。若祖上曾触犯过律法,或

古代的读书人若不参加科举考试,会有哪些人生选择呢

宋真宗有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科举制度的实行,

古代的读书人若不参加科举考试,会有哪些人生选择呢

宋真宗有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科举制度的实行,

曾遵循潜规则参加科考 李白从政艰辛不已

...山水。由是,不少人都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州、...

清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与前朝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清朝要想参加由国家举办的正式科举考试必须要先参加科举的初试,而科举的初试中一共有三个环节的考试。清朝科举制图片首先是童试,童试成功者,便可以进入督学

榜眼不服气名次靠肉搏当状元 宋代科举雷人事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