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时期古人们过清明为何不忙祭祖却忙娱乐

Posted 秋千

篇首语: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宋朝时期古人们过清明为何不忙祭祖却忙娱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宋朝时期古人们过清明为何不忙祭祖却忙娱乐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南宋晚期诗人吴惟信在杭州写的《苏堤清明即事诗》,字里行间既未提及祭祖扫墓,又瞧不出丝毫的哀思或哀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显得很怪异。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清明节第一要务是通过扫墓来祭祀祖先,其次才是踏青郊游。比如唐代小杜的《清明》就反映出这种次序,先是“欲断魂”,后是“杏花村”。但南宋时期的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们似乎把清明节当做春节或情人节了,忙吃喝玩乐,忙偷情猎艳,独不忙祭祖。

清明节一到,“打千骂万,清明一饭”,吃喝是最最要紧,也最忙的。宋高宗爱吃明前的螺蛳,忙着派人去各地采购。有一年清明节,他跟吴皇后一起用膳,分享湖州知州进贡的“挑青”(去壳的螺蛳肉),吴皇后赞曰:“清明螺,赛只鹅”。这句话随即通过内侍传入民间,如今湖州一带还能听到此俗语。宋理宗爱吃江西的“饭果”(一种糯米甜点),“每至(清明),上必问厨内有无赣人,言饭果味佳妙云。”

皇家如此,民间也一样忙吃喝。如咸淳年间的华亭(今上海)百姓爱在清明节制作“青团”和桃花粥,温州人忙着做绵菜饼,福建民间流行吃润饼。我们江苏老百姓则忙着以柳叶七片泡茶,据说喝了可以明目;湖南人喜欢在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四川一带则流行做炒米团,又称“欢喜团”,等等。民以食为天,南宋人笃信这个理,“清明大似年”,先把嘴巴忙完了再说祭祖的事儿。清明节如何娱乐,南宋人也是挖空心思的,踏青寻春自是难免,还要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如荡秋千、玩蹴鞠(足球)、放风筝、斗鸡、举办蚕花会、野餐,等等,在赵炎看来,其丰富程度不输于如今的年轻人。

陆游在《晚春感事》中,记录了他少时观看清明蹴鞠比赛的情景:“...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雪只焚香。”人们先是尽情地玩,玩高兴了,玩累了,才想起回去“扫雪焚香”,祭拜一下祖先。南宋孝宗皇帝是位大孝子,倒是遵循了先祭祖后娱乐的“常理”,因追悼先人而悲痛伤感,当他看完朝廷举办的“角抵(摔跤)”大赛后,终于高兴起来,立刻摆酒与民同乐。杨万里写了首《角抵诗》记录此事:“广场妙戏斗程材,才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摆宴,卷班出殿戴花回。”酒喝完了,还赐给群臣以宫花,让他们戴花而回,孝宗皇帝也能玩。最能玩的是当时的女孩子们。南宋有个规矩,清明扫墓,女子不得参加,所以,女子过清明,一般都是娱乐。

四川女孩子喜欢在清明节前后,“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这份豪爽劲儿比须眉尤甚,今天的女子当自叹不如。南宋不少地方的妇女还喜爱在清明节玩一种叫“捶丸”的游戏,有专家说“捶丸”乃现代高尔夫运动的鼻祖。果真如此,那她们的娱乐消费实在够贵族水准的!秋千又称“攸千”,原是北方女子的一种传统游戏。南宋女孩子玩秋千,多半是北方移民传入,渐滋而普及。南宋女子们在清明节来临的时候,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处串门,然后相约一起打秋千。据说,如果秋千荡得高就意味着将来的生活会过得好,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兴高采烈地打。也正因为如此,男人偷情猎艳的机会就来了,哪还有心思想着祭祖扫墓?

李清照有一首《点绛唇》比较有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一个少女的娇羞、可人之态及微妙心思,描写得纤毫毕现。“见有人来”,是谁来呢?肯定不会是赵明诚,也非熟悉的亲友邻居,否则“她”不会如此匆忙惶遽。有人说,这首词写的是易安自己的少女时代,其实不然。据赵炎考证,应是她写于客居绍兴时期,词中少女极有可能是邻居家那个跟她学填词的女弟子。小姑娘在自家园子里荡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没想到园子里突然闯进来一个陌生的小帅哥,立刻害羞起来,不及整理衣衫,急忙回避,又有些好奇及喜欢,就装着嗅青梅,来了个“反偷窥”,一个纯情少女的形象婉然眼前。

相关参考

云南拉祜族在清明节时是怎样祭祖的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祭祀、娱乐节日。民间将与农历三月三日重合的清明节称为真清明。此种清明百年难遇。俗说此日夫妻并坐、食煮熟的大南瓜,定能生子,以“南瓜”谐“男娃”也。杜甫《清明》诗:“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河

古人们是如何过清明的?古时候清明节实为美食节

春到清明必踏青,清明节时也是许多时令美食上市之时。南京民俗学者蔡博文说,清明时节踏青、野餐的历史,自古有之。古代清明节就是一个“美食节”,不仅有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而且清明节和古代的

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今年首次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休假制度,为人们祭祖扫墓带来了便利,但祭扫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节日习俗,今天不妨让古人来教

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今年首次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休假制度,为人们祭祖扫墓带来了便利,但祭扫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节日习俗,今天不妨让古人来教

西周时期的清明节竟然是“虐狗”节日

每年的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祖的日子,但如果时间倒转三千年。西周的清明时节,却是大型相亲集会的时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确立的。而远在上古时,还没有清明这个称呼时,在

清明节祭祖有什么讲究

清明节祭祖有啥讲究?老祖宗留下3条“禁忌”,清明将至不妨看看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里所展现的形式不一样,所以这些节日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

清明祭祖,供奉鮮花、水果,燒元寶、紙錢,祖先能受益嗎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4月8號,農曆是三月初二,正兒八經的陽春三月。在三月份代表的那個字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看看有沒有人仔細聽故事啊?以前的故事裏邊給大家講過,十二生肖,十二地支當中哪個字代表農曆三月?

历史秘闻 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此后人们开始吃润饼

清明节将至,按照习俗除了扫墓祭祖外,许多民众也会购买润饼吃,但大部分的人其实已经忘记吃润饼由来,甚至连自己「吃错了」都不知道!其实最早除了清明节外,在清明节的前1天或前2天时还有一个「寒食节」,该节日

历史秘闻 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此后人们开始吃润饼

清明节将至,按照习俗除了扫墓祭祖外,许多民众也会购买润饼吃,但大部分的人其实已经忘记吃润饼由来,甚至连自己「吃错了」都不知道!其实最早除了清明节外,在清明节的前1天或前2天时还有一个「寒食节」,该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