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折家将英雄事迹

Posted 节度使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宋折家将英雄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宋折家将英雄事迹

北宋时期,宋朝王室风雨飘摇,北方大辽虎视眈眈,西北方还有西夏国,彼此间战乱不断。

很多战斗集团,也都是以姓氏亲属或朋党故旧组成的,其中父子兄弟前赴后继,一同征战沙场的将门世家不在少数。百岁还挂帅出征的佘太君,更是令人敬仰。

但是,你知道吗?佘太君其实并不姓佘,而是姓折,她的娘家就是镇守西北边陲近三百年、功勋远超杨家将、当时名满天下、如今却默默无闻的折家将。

网络配图

北宋时代,西北有党项拓跋部建立的西夏,北方有强大的辽王朝。地处河东路前沿阵地的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折氏,为宋抗夏防辽,屡立战功,名载史册。他们从唐末到宋室南迁,前后二百六十多年,始终统治着麟府地区,世袭罔替,经历了十一世十九主之久。仅凭府州一隅之地顽强抗击辽、西夏的进犯,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

折氏所居的河东路府州等地是民族杂居之地,其中以党项族居主要地位。因此,宋实行了一套有别于内地州县的治理政策,即任用当地土豪或少数民族酋领为知州或蕃官,因俗为治,加以羁縻,使其互相牵制,巩固边防,安定秩序。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由当地旺族担任,基本为世袭。

折氏家族早就居住府州,在唐末五代就已经是当地名门望族、最高权威;除府州知州由折氏独居外,许多文武要职是由折氏及其族人、姻亲担任;折氏族坟、陵庙在府州。这些要因,都决定了折氏在北宋建立后仍然渴望持续不断地世袭担任府州知州以维护家族根基和利益。

折家将最大的特点是十世为将,绵延二百多年,堪称中国之最。从折宗本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开始起家(其传授世系如下:折宗本——嗣伦——从阮——德扆——御卿——惟昌——继闵——克行——可求……彦质),到第十代彦质(约1080—1160)任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北宋历朝皇帝个个小家子气,对谁都不放心,对谁都猜疑有加,确是天威难测。府州折氏能够世袭知州,独树特例,说明折家将在北宋时期,是皇帝佬儿非常倚重的国之重宝。

有人在介绍折家将时,是从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算起的,因为那时他就名杨西北,因此,有人以他为第一代折家将。折从阮原系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说党项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将世家。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以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为根据地,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屡败契丹。周世宗时,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其子折德扆为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俱为边关主将,一时传为美谈。

网络配图

第二代折家将是折德扆、折德愿兄弟。折德扆是长子,少时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镇守府州抵御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折德扆年轻时就已经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负责府州军务。传说折德扆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将最著名的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折德扆死于任上后,折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卒。折御卿协助其兄统领部众,屡有战功。淳化三年,以军功升任府州观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军节度使,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韩德威欲乘机报仇,率众来袭。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其忠肝义胆,令人慨叹。

第四代折家将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宋史》记载。折惟信作战勇猛,折惟忠善治军,折惟昌智勇双全,射术精湛,屡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

折家将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第六代折家将以折克行最为知名,他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记载)。“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网络配图

第七代折家将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第八代折家将中,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俱为一时名将。两宋之交,天下大乱,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

杨家将中著名的女将佘太君就是折家人。佘太君本姓“折”,是第二代折家将“折德扆女”。清毕沅《关中金石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毛友撰,宇文虚中正书,在府谷县狐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业妻,德扆之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

清李慈铭《荀爽斋日记》也说:杨业娶府州折德扆女。今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折太君碑,即杨业妻也。

折(佘)太君嫁了好婆家,才借助演义小说及戏剧得以同杨家将一起名扬千古,可是,折家将近三百年镇边御、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却被历史所淹没。折家将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精忠卫国,为大宋王朝做出了英勇牺牲,书写了悲壮浓烈的爱国主义篇章,理应为后人所铭记。

相关参考

《杨家将》第十一集《大战韩昌》1

(来源:虎不展瀚大黎众)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

平凡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着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

南宋的杨再兴和北宋的杨家将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上对于杨再兴事迹的介绍很少,在杨再兴简介中介绍到杨再兴是南宋时期对抗金军的注明将领。他本来是曹成的部下,后来在和岳飞多次交战中,被岳飞收降。杨再兴简介中提道,他在归服岳飞后,一直跟着岳飞到处征战,...

南宋的杨再兴和北宋的杨家将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上对于杨再兴事迹的介绍很少,在杨再兴简介中介绍到杨再兴是南宋时期对抗金军的注明将领。他本来是曹成的部下,后来在和岳飞多次交战中,被岳飞收降。杨再兴简介中提道,他在归服岳飞后,一直跟着岳飞到处征战,...

杨家将故事中的龙套,却是北宋一员悍将,勇猛悲壮堪比杨令公

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耳熟能详,民间艺人、剧作家、小说家的功劳居功至伟。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经介绍过,历史上杨家将的事迹其实并不多,而且大家所熟悉的例如杨门女将之类的人物和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孟良、焦赞等人有

历史上的杨家将结局如何

现如今的人们对杨家将的事迹肯定是非常熟悉的,杨家将是一个概述,他们包含了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杨家将的故事说得就是杨家武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杨家将是北宋时期的名将家族,这个家族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

历史上是否真有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都有谁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在杨家将中,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不仅仅只是男子,而且不乏英勇无敌、英名垂世的女中豪杰。...

历史上是否真有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都有谁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在杨家将中,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不仅仅只是男子,而且不乏英勇无敌、英名垂世的女中豪杰。...

北宋杨家将真实历史

宋朝杨家将在历史中真正的样子是怎样的有一句话流传很广,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意思是北宋无名将,南宋无名相。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南宋怎么会无名相?李纲、赵鼎、张浚、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哪一位不

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们身在何处

说起杨家将,很多人应该都通过小说或者是电视剧了解过杨杰将的故事。杨家将的第一代将领就是杨业,早先是北汉的喊得将领,并且还被当时北韩的皇帝赐了一个姓“刘”。直到北汉灭亡之后,杨业归顺北宋,才又改回了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