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Posted 王室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战国时期的周朝王室为何无人相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和三国时期一样,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并且,在战国时期,人才的流动也是比较频繁的,比如吴起先在鲁国为将,后来又相继投奔魏国和楚国。再比如商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结果在秦国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得以开启了“商鞅变法”。至于张仪、苏秦、公孙衍等纵横家,更是往来于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捭阖,搅弄风云。
不过,虽然战国时期的人才众多,但是,这些人才却几乎没有为周天子效力的情况。在战国时期,东周王室可谓日渐衰落,先是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无能为力,更是在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彻底失去了天子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人才众多,为何没人投靠周天子呢?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战国时期的人才几乎没有投靠周王室。一方面,周王室实力弱小,没有发展的前景,从而难以吸引这些人才。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周王室的实力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在春秋时期,连郑国这样的小国都敢和周王室相抗衡,这让后者的衰落暴露无遗。当然,在春秋时期,不管是齐桓公,还是晋文公,名义上都会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来称霸,也即明面上还是尊重周天子的权威。
但是,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时,周天子不仅不敢讨伐这些违背宗法制、分封制的行为,更选择册封魏国、韩国、赵国、齐国为诸侯,这让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是荡然无存。在此背景下,周王室的疆域更是遭到了战国七雄的蚕食,也即其整体实力,已经和鲁国、卫国、郑国等小国差不多了。在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显然和战国七雄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
于是,我们看到,吕不韦、商鞅、吴起这三位战国时期的人才,都是卫国人,可是这三人都没有为卫国效力,这里面既有卫国君主不会重用人才的缘故,也和他们不看好卫国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在战国时期,周王室所在的疆域和卫国一样,不仅城池有限,而且处在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可谓地处四战之地。因此,即便是吕不韦、商鞅、吴起等人才选择投奔周天子,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建树,这是由周王室的客观实力所决定的。
进一步来说,即便是战国七雄中,弱小的韩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自然远远不如魏国、秦国、齐国等大国。比如孙膑在魏国遭到庞涓的陷害后,第一反应就是回到齐国,而不是旁边的韩国,因为在当时,齐国拥有和魏国一较高下的实力。再比如商鞅离开魏国,选择投奔秦国,这也是因为秦国占据关中、陇右等地,拥有崛起的基础。
三
另一方面,相对于战国七雄的君主,周王室的历任君主几乎没有什么招揽人才的举动。在战国七雄中,求贤若渴的君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来投奔,比如秦孝公、燕昭王、赵武灵王、魏文侯、齐威王、楚悼王等,都是求贤若渴的君主。与此相对应的是,周王室并没有积极招揽人才,自然降低了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周王室对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坚持,已经明显落后于战国时代的实际情况,这也促使其很难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在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的人才,不少就出自君主所在的宗室。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崛起,促使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不能太过依赖宗室。比如秦国的白起、司马错、王翦、蒙恬等名将,都不是秦国宗室的后人。
四
最后,但是,对于周王室来说,依然坚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也即周天子很难直接任用士人,更不会重用士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的楚悼王,面对吴起这样的士人,敢于将令尹(宰相一职)相托,这是周王室不会采用的用人方式。并且,商鞅变法后,秦国采用军功授爵来鼓励士兵立下战功,获得田宅等赏赐,这也和周王室的分封制、宗法制相违背。由此,即便有人才来投靠周王室,也不可能在周王室的疆域内推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样的变法,也即周王室缺乏实施变法的土壤条件。
综上,战国时期人才那么多,却没有人为周天子效力,这也是一个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也即人才更原因为秦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等大国效力,而周王室也缺乏招揽人才的诚意和激发人才潜能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周王室越来越衰落的局面。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在消灭山东六国之间,先吞并了东周王室,从而为剪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周平王没有复兴王室 周平王东迁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为何没让周朝变强反而走向衰落
历史上将周平王东迁视作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也是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那么,一次迁都行为何以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实际上在这次迁都行为的背后所蕴藏着的,是周王室与其分封的诸侯势力间的一次
西汉,是一个名将灿烂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做过将军,做过太尉,还做过丞相,他曾经为安定天下立下大功却在晚年蒙冤入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位,就是周勃。周勃和汉高祖刘邦是沛县的老乡
西汉,是一个名将灿烂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做过将军,做过太尉,还做过丞相,他曾经为安定天下立下大功却在晚年蒙冤入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位,就是周勃。周勃和汉高祖刘邦是沛县的老乡
乐毅所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为何却不在 ”战国四大名将”行列中
「”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主要来自于《千字文》中「”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其中的「”起翦颇牧”说的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没有乐毅。(乐毅)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
春秋战国 周平王没有复兴王室 周王室东迁洛阳怎么就导致大权旁落了
周平王继位后,开始着手处理犬戎入侵后的烂摊子。先是将秦、晋、卫、郑、申五国国君全部晋爵一级,特别是郑国,郑国国君姬友在为周幽王护驾时英勇牺牲,周平王就将姬友的儿子姬掘突封为郑国君兼周朝正卿,留朝停用,
谁是历史上自我推销最成功的人 战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类人才或者写文章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或者游走天下说服国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谁是历史上自我推销最成功的人 战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类人才或者写文章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或者游走天下说服国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这世界,无论古代现代,只要是男人,就几乎都有当老大的愿望,甚至有N多女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吕后武则天慈禧不都是女人吗?只不过绝大多数的人,看看自己的能力,瞧瞧老天的运气,想想背上的后盾……实在无与争锋的
这世界,无论古代现代,只要是男人,就几乎都有当老大的愿望,甚至有N多女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吕后武则天慈禧不都是女人吗?只不过绝大多数的人,看看自己的能力,瞧瞧老天的运气,想想背上的后盾……实在无与争锋的
战国四将之一的白起,可以说是四将之首,他被人们称作是“人屠”,杀人的机器,杀过的人不计其数。生活在战国这个时代,又作为一名将军,白起的一生都带着血腥味,他的那把剑上沾染过无数人的血。关于白起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