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
朱元璋汤和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的是志同道合、知音难觅的亲切感,青年时期的一封信两人让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汤和对朱元璋就如自己的亲兄弟般毕恭毕敬,正是这样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其铁杆亲戚,朱皇帝无论有政事,或是军事上的困惑,汤和都可成为其倾诉交谈的忠臣。
朱元璋剧照
两人的人生历程都颇具丰富,至正十三年,汤和协同朱元璋攻克滁州、和州,在当时身边将领都趾高气昂,不愿屈居人下的时候,汤和认真听从指挥,丝毫没有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样谦卑的品质让朱元璋大为高兴。
至正十五年,汤和又随朱元璋攻克了太平,平定了陈野先的动乱,期间,汤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其毫不畏惧,将箭头取出后继续奋战,朱元璋见此对汤和的为人衷心状大为赏识。
至正二十五年,在朱元璋大军讨伐张士诚的战役中,汤和虽然被飞炮炸伤左臂,但其依旧带伤出阵,奋勇杀敌,攻克平江。朱元璋送来大量黄金和布帛,用作奖励其军功。
洪武年间,汤和被派往北伐,为朱元璋平定北方内乱,消灭元军残党,巩固明朝政权,为朱皇帝的大一统局面铲除后患,铺平道路。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汤和深知其不愿统帅军队的本意,主动提出希望能返回故乡,至此,两位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枭雄分道扬镳,朱元璋的深谋远略汤和深表佩服,而汤和的谦卑,凡事不盲目也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两位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兵重,朱元璋亲自前往探望,待汤和病好,朱元璋又将其接至京城,享受最好的医疗保障。汤和在七十岁那年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为襄武。
汤和为何能活到最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明王朝从此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在我国历史上,皇帝杀忠臣的事似乎是家常便饭,成为了万人之上后,就开始担心曾经的左膀右臂会不会想要分走半壁江山。平时爱猜忌,性格又刻薄的朱元璋更是将这一举措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巩固龙椅、为了保护朱家王朝的利益。
汤和像
朱元璋可以说费尽心思,用尽阴谋,杀人无数,曾经一同浴血奋战过的开国元勋几乎都惨遭杀害,唯有汤和获得幸免,汤和和朱元璋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为打天下一同努力,可以说朱元璋的明朝大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汤和有关,汤和作为开国大臣,和朱元璋走得最近,对国内现状也了解的最清楚,是不是因为太了解,所以汤和找到了一线生机,获得安享晚年的机会呢。
据史料记载,明朝的34位开国功臣,只有4位免于杀身之祸,朱元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诛杀功臣最多的一位帝王。然而,汤和依旧找到了一条出路,这和他平时的心思缜密,为人老实,对帝王尽心尽责是分不开的。早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汤和就对其毕恭毕敬,对朱元璋的话更是言听计从,从不反驳,当然这是建立在朱元璋决策果断,深得下属信任的基础上,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元朝灭亡后,汤和更是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朱元璋在当时就把汤和随自己的威胁降到了最低,并且给了汤和一份特殊的安心。在朝中的地位提升,加之平常的察言观色,汤和意识到年岁渐大的朱元璋已经无效顾及军权,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将要尽力历朝历代臣子的必经之路,便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像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旨在告诉太祖自己功成后绝不争功,根不会威胁到王权,自己只想做个凡夫俗子,体验一把平凡子弟的宁静罢了。就算不问朝政,汤和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不被朱元璋监视着,他就整天游山玩水,也不结交地方朋友,一股与朝廷脱轨的洒脱,朱元璋对此大为放心,加之先前汤和的表现,这一前一后,让朱元璋绝对的放心,汤和重病的时候,朱元璋还亲自前往探望。可以说汤和成为落网之鱼除了一定的运气成分,何其自身的一系列表现是密不可分的。
相关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
伴君如伴虎,这话还真不假。历史上有很多为国建功立业的元勋、大将军等,他们均是善始未能善终,结果都被皇帝老儿给杀了。当然了,历史上像这样大杀功臣的皇帝不胜枚举,笔者不在一一累述了。下面,笔者就来讲一讲明
导读:当了皇帝便大杀,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
...不胜枚举,笔者不在一一累述了。下面,笔者就来讲一讲明太祖朱元璋,他未做皇帝之前,就是一个放牛娃,还在皇觉寺做过和尚,生活穷困潦倒,经常是食不果腹。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猜...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
朱元璋杀功臣为何唯汤和幸免?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只有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缘由安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疑尖刻的朱元璋当
开国功臣汤和屡遭质疑,为活命被迫妥协,为何被朱元璋记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也许提起汤和这个人大家并不太熟悉,但是提起朱元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虽然他出身贫寒,但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汤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汤和26岁参加起义军,为人沉稳多智,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做饭了千户的职位。不过,就在朱元璋投军后,眼光独到的汤和看准了朱元璋的能力,自愿让出了自己的位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