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非要制礼作乐?刘邦感叹:有了礼乐,方知做皇帝之尊贵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为何非要制礼作乐?刘邦感叹:有了礼乐,方知做皇帝之尊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始皇为何非要制礼作乐?刘邦感叹:有了礼乐,方知做皇帝之尊贵

秦始皇为何非要制礼作乐?刘邦感叹:有了礼乐,方知做皇帝之尊贵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统一之后,秦始皇给自己找了顶大帽子:皇帝。做皇帝,就要有做皇帝的派头,这就用得着儒生了。于是,进了宫的儒生们奉命给他制礼作乐。但这个茬儿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生们自己就不提了。其实,就算焚书坑儒,宫里做博士的儒生都没事,而皇家图书馆里的儒家典籍也保存完整。阿房宫最后被一把火烧了,那是项羽这个武夫干的。

秦宫的礼乐在秦末大乱、儒生星散之后,没有人记得了,但有一个人还对此有印象。这个人就是秦朝的前博士叔孙通。

叔孙通原本投奔刘邦,打算一逞权谋,但刘邦帐下能人太多,显不着他。一直憋到刘邦得了天下,他的机会才来了。

刘邦的班底中,除了后来投奔他的公子王孙外,杀猪屠狗之辈比比皆是,像萧何这样的县衙小吏,已经算是体面人了。所以,尽管做了皇帝,刘邦底下的众兄弟一点规矩都不讲,喝醉了酒大呼小叫,拔剑击柱,把朝堂弄成了集市,刘邦心里很郁闷。

要定规矩礼仪,没儒生不行。这时,轮到叔孙通大显神通了,他马上召集弟子,去长安替皇帝公干。有儒生笑话他,这种乱世,哪里谈得上制礼作乐?可叔孙通有自己的想法,他制礼作乐,可不是比照儒家的古本,他脑袋里想的其实就是秦礼。儒家原本的礼乐制度虽说烦琐,定于一尊的意思却是没有的。能无限突出皇帝的高大和尊严的礼乐,只有秦礼。而叔孙通知道,此时刘邦要的就是秦礼。

所以,叔孙通和弟子们经过一番回忆、整理,很快就把礼乐制度弄出来了。正式出台那天,刘邦坐在尊席之上,臣子们在赞礼官的指挥下,在古乐声中,要进则进,要止则止,小碎步整齐有序。人人低着头,不敢仰视刘邦,稍有不慎,就会被御史们拉下去接受惩罚。经此一番朝拜,刘邦感慨道:今日方知做皇帝之尊贵!从此,御史台多了一种御史,专门负责纠正朝仪的殿中侍御史,哪个大臣有错,官帽子就别戴了。

这样一套礼乐制度,就这样传下来了,后人尽管有所增补,但大体行的都是秦礼。有变化的,是宫殿越来越巍峨高大,皇帝的行止越来越神秘。到了清朝,大朝礼之时,坐在太和殿龙椅里的皇帝就算是个侏儒,也高大神秘得不得了,一点破绽都露不出来。下面行礼之人对他绝对不会有半点不尊敬,人人三跪九叩,膝盖跪到发肿也毫无怨言,毕竟,他们影影绰绰地看见皇帝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礼制就是给皇帝讲究的排场,让皇帝通过这个排场变得高大上。

其实,皇帝也是人。但经过这样一番礼乐制度的包装,就不大一样了,就会有人无条件地崇拜、服从他。难怪清朝末帝溥仪后来进了监狱,吃穿住行都显得十分笨拙,昔日的臣子发现,原来皇帝不过尔尔,还不如自己,真想不通过去怎么那样崇拜他?

其实,自古以来的礼乐制度,就是对皇帝的包装。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什么是少康中兴ˋ制礼作乐ˋ诸侯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王。第二代夏王太康被东方一个诸侯国有穷氏(今山东西部)后羿所伐,后羿取代了夏之政权。后来后羿的宠臣寒浞发动政变,血洗后羿一族。而太康抑郁而终,弟仲康继位成第三代夏王,寒浞对太康一

古代王朝的国号从什么时候开始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从元朝之后国号变成了两个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华夏文明的真正奠基是在周朝。其中,周公的制礼作乐造就了我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讲的是差别,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等等,

历史人物 曹参曹操是什么关系 曹参身为相国为何天天饮酒作乐

曹参曹参与刘邦都是沛县人,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历经生死、战功显赫,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继萧何之后汉代第二位丞相。不过,这位“曹相国”跟别人画风有点不一样,他成天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但却受世人称颂!曹参

汉惠帝为何长期不问朝政? 政治“人彘”

...长期沉溺于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那么汉惠帝为何长期饮酒作乐、不问朝政?汉惠帝不问朝政一种说法认为,汉惠帝长期不问朝政,与吕雉专权有关。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开始着手清...

项羽本来有机会活着,为何非要选择自杀

战国末年,秦始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其他诸侯国,从而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秦王朝。此后,为了能让秦朝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进行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举措。然而,在秦始皇刚驾崩没多久,

历史人物 刘盈有6个儿子,元老重臣为何非要拥立刘恒为帝

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过世之后,自己的儿孙会经历那么多的事情,汉惠帝刘盈作为刘邦制定的继承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父亲的遗志,而是将权利旁落在自己母亲的手里面,最后导致自己的儿

诸葛亮明知灭不了曹魏,为何非要进行北伐

得到川蜀之地后,刘备的地盘扩大了许多,整体实力虽然依旧赶不上曹操,但他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诸葛亮、法正及刘巴的努力下,蜀汉的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刘备对一统天下充满了信心。然而,在夷陵

第11节 武帝罪己,死后方知万事空

  汉武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世人往往知道汉武盛世,但是武帝晚年时天下也曾经大乱一时这件事却很少为人所知。>  创下丰功伟绩后的汉武帝,也跟秦始皇一样犯了自高自大的毛病。>>  他虽然政绩突出,但他也

夏朝历史 夏朝文化进步在哪

写过一题是说会叫华夏是因为夏朝文化相当进步..可是在课本里学的〜商朝文化似乎更好的样子(而且是信史开始)不然西周…制礼作乐〜这样文化难道不进步吗?到底夏朝有什么文化比这两个朝代更进步,优秀的地方呢??

秦始皇为什么非要除掉吕不韦

历史上的嬴政及其父亲子楚能够登上秦国国君的宝座,吕不韦可谓是居功至伟。那么,秦始皇掌权后为何就迫不及待除掉吕不韦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说一说这里的原因。首先,吕不韦玷污了赵太后乃至自己的名声。在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