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之墓为什么会被称为“剑池” 揭秘其被称为“剑池”的真正原为
Posted 墓葬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王阖闾之墓为什么会被称为“剑池” 揭秘其被称为“剑池”的真正原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王阖闾之墓为什么会被称为“剑池” 揭秘其被称为“剑池”的真正原为
对吴王阖闾之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吴王阖闾,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其实他就是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吴王夫差的父亲。此人文治武功极为出色,戎马一生为吴国崛起创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阖闾死后的墓葬却是我国古代君王中极为罕见的,其墓葬置于水中,且被称为“剑池”,几千年来令无数盗墓贼铩羽而归,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吴王阖闾在对战越国的战场上身负重伤而后不治身亡,死前传位给夫差为吴王。夫差对此异常悲痛,征调国内十万农工,并驱使大象运石头,耗尽三年国力才将此墓于虎丘山下修好。而夫差为了防止盗墓贼骚扰父亲,特地在墓室上方挖了一个颇大的池塘,并在池中注满了水银。
阖闾生前酷爱宝剑,夫差特地为父亲搜罗了天下名剑一共三千把随阖闾入土,其中不乏“扁诸”、“鱼肠”、“湛卢”、“干将”、“莫邪”等名垂青史的绝世神剑,所以阖闾之墓也被称为“剑池”。而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在灭掉吴国后,曾想毁掉阖闾之墓泄愤,最终却无功而返。
后来,秦始皇、孙权等人等曾想掘地三尺找寻墓中宝剑,却根本进入不了墓穴之中。而从古至今,许多盗墓者都曾慕名而来,却对于阖闾墓无可奈何,最终铩羽而归。到了近现代,我国考古工作者曾考察此地,发现若是要开启阖闾墓,势必要将整个虎丘山挖开,所以有关部门直言暂时不可挖掘。所以,此墓内部的状况至今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相关参考
据方志记载,吴王阖闾被葬在三千剑池之下,二千多年以来,历史上有不少盗墓者都想进入阖闾之墓,却拿这三千剑池毫无办法,最后也都只能望而却步,留下许多掘墓未遂的故事。吴王阖闾为何要让自己葬在剑池之下呢?
春秋战国 虎丘阖闾墓为什么不挖 虎丘剑池寻访传说中的“阖闾墓”
记者挖出的青砖迷雾重重中,记者上周末深入剑池池底探访,一段“探秘之旅”由此展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句民谚将姑苏的美推至极致,而苏东坡一句“至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又将人们觅美探胜的视线
...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战争过程: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德昂族是个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德昂族是个
纳尔逊简介中写到,纳尔逊全名为霍雷肖·纳尔逊,出生于1758年9月29日,出生地为诺福克郡,纳尔逊家庭条件不错,在十二岁的时候,依靠亲戚的关系加入了海军。纳尔逊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海军中得上级赏识,
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吴国因为他才变的强大,他懂的任用贤臣武将,这与他自己亦有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吴王阖闾。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他是吴国著名的君主,他让吴国的综合国力
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吴国因为他才变的强大,他懂的任用贤臣武将,这与他自己亦有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吴王阖闾。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他是吴国著名的君主,他让吴国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