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Posted 埋伏

篇首语: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对春秋而言,凡国有大丧别国不能攻伐之,这是战争礼仪。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因常年与戎狄为战,繁文缛节少得多,很多时候不尊战礼。当年秦穆公乘晋郑两国居丧期间,派军越过晋国边境之地偷袭郑国,只是因为郑国有备才无功而返。这种行为在晋国人看来,是极度的不尊重晋国,晋国君臣以逸待劳,埋伏大军在险要之地崤山痛击秦军。此战之中,秦国全军覆没,秦军主帅被活捉,这场战役也是秦国历史上少见的惨败之战。对于崤山大战的过程,已为诸多史家所载,在此战之中还隐藏着一位武力值爆棚的猛将,其名为褒蛮子。神勇的褒蛮子虽然只是名牙将,但是他的神勇表现堪称是此战的有趣亮点。

《东周列国志》成书于明朝后期,其中之典故虽说来自史书,可是因成书时间晚于西晋时代的《三国志》和元朝末期的《三国演义》,其中之战场大有相似之处。要说《东周列国志》的人物,很难回避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两本小说中的武将都颇多,而不出名的武将则更是层出不穷。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武将褒蛮子,出现在《东周列国志》的第四十五回,有过短暂的露脸机会。别看褒蛮子的名字有点土,但就其武力值来看可以完美地与三国时期的关羽、吕布、张飞相提并论。褒蛮子的兵器是一杆80斤重的方天画戟。80斤是什么概念呢?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就82斤而已。《三国演义》中猛将吕布,用的武器也是方天画戟。从兵器上来看,褒蛮子的装备已经可以比肩关羽、吕布了。

一名武将拥有好的装备并不能表示他就是猛将,只有通过实际战例才能看出武将的武艺高低。褒蛮子出场后以其高光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神勇。褒蛮子是个牙将,牙将是什么级别呢?古代伍长可管理五人,什长可管理二十人,百夫长管理百人,依次往上到管理五千人的级别,就是牙将。褒蛮子这位牙将担任的是先锋之职,其职责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有临阵与敌将对阵。崤山地势险要,根本不需要“遇水搭桥”,只是此地为天堑之地,既然遭遇晋国伏兵,褒蛮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冲破晋国埋伏圈。面对强大的晋军与众多的晋国名将,褒蛮子表现不俗。

关于褒蛮子的渊源,除却蛮子一说,似就只能从褒这个姓氏来谈。且不谈褒蛮子此人是否真的存在过,但说到褒就难保让人想到褒国。而褒国呢,大致处于秦国与巴蜀交界之地,此地当年最出名的就是出了个褒姒,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镐京城破后,整个褒国地区即被边缘化,其国之部族多半走向没落,因此褒蛮子才到秦国服务于秦人部族。这位褒蛮子虽然神勇,作为先锋也推崇猛冲猛打,当时路过崤山地带,褒蛮子遭遇晋国名将莱驹。莱驹虽只是晋将梁弘的副将,是晋国的名将,一向以勇猛著称,武力值也是杠杠的。可是当他遇到了褒蛮子后,却只接了其三招就扛不住了,被褒蛮子冲破阵型,就此而言褒蛮子不辱使命。

但莱驹的职责本是诱敌深入,只是其可能没有想到褒蛮子如此勇猛,对战而后褒蛮子才刺出第三戟,就挑断了战车上的衡木,晋国名将莱驹便是让开道路。按理来说,崤山此地本是战略要地,而秦军主将们对是否由此路归秦有过争议,既遭遇晋国阻击,秦军应慎重选择归秦道路,即便要走崤山,也不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走崤山。这便不是貌蛮子所能决定的,褒蛮子毕竟只是先锋牙将,一切听命于军中主帅。再猛的主将若是遭遇埋伏圈也是无能为力,关羽败走麦城,吕布沉陷徐州,皆是遭埋伏而死。褒蛮子的任务是“遇晋杀晋”,是要打破埋伏圈,显然的是第一条埋伏圈是被褒蛮子打破了,当然褒蛮子若是知道结局的话,还是不冲突这一轮埋伏圈更好。

崤山位于秦晋交界之地的渑池,分为东崤山与西崤山,地势非常险要。两处崤山树木丛生,道路狭窄,大队兵车不能同时前行,实在是个设埋伏的好去处。秦军要想班师回秦,最佳捷径必须经过此地,也就是说在这场大战中晋军只用挖好坑直接等着秦兵往里跳就行了。崤山之战,秦军虽然勇猛可是却因长途跋涉加上一路往返体力有些损耗;而晋军则以逸待劳,同时又利用有效地形设下了埋伏圈,只等秦军入坑从而痛击秦军。这场战役不止褒蛮子被活捉,就连秦军主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亦被活捉。按理来说,褒蛮子作为先锋牙将,担任的是探路冲锋,既已遭到晋军埋伏,褒蛮子难道不应禀明主帅,撤离崤山吗?而不是依然带着大军冲进晋国埋伏圈,如此看褒蛮子似乎不像是猛将。

秦军全军覆没以后,晋襄公在东崤山大会诸将,并且决定处置俘虏。晋襄公让莱驹亲自操刀斩杀褒蛮子。换做普通人,故事就到此结束,然而褒蛮子不是普通人,他临死前还能有高光表现。当时莱驹手拿大刀准备砍向褒蛮子,褒蛮子大喝一声,双臂用力,捆绑他的绳索瞬间被弄断了。再看晋国名将莱驹却被褒蛮子吓得一发抖,连手里的大刀也掉到了地上。到最后莱驹甚至不敢亲自行刑褒蛮子,而是其他兵将前来斩杀褒蛮子。可见在崤山之战中,莱驹虽受命诱敌深入,对褒蛮子之战,莱驹似是真有不敌,才会在刑场被吓破胆子。三国时期长坂坡前张飞,也是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兵,春秋时期褒蛮子的大喝堪比后来的张飞,褒蛮子也算是猛将一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损失究竟是多少?

三国赤壁之战一直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赤壁之战爆发后,曹操的军事、经济、政治三方面都受到的巨大的影响,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损失究竟是多少?曹操被周瑜火烧赤壁后,仓皇逃窜,企图向乌林方向撤退,没想

春秋战国 崤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秦国在逝世后重新燃起了插足中原事务的争霸野心。公元前627年,秦国派大将孟明视率兵袭击郑国,被郑国商人弦高伪装郑国使者犒军智阻,秦军回撤,顺便灭掉亲晋的滑国。随后晋军在崤设伏,截击秦军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失败,他的父亲赵奢其实早就有所断言

说到战国的赵括,大家都知道他是纸上谈兵的代名词。赵括作为反面教材的典型已经被人们谈论了两千多年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的失败,致使赵国四十多万人被秦将白起坑杀。赵国的有生力量被全部歼灭

春秋战国 被诸葛亮奉为偶像

>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  兵法祖师>  先轸,今山西人,时期晋国名将、兵法

崤之战知识点是什么 秦晋崤之战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崤之战就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争霸战,奠定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天下大势,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那么这一场大战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秦国很强

历史人物 论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献火攻之计用命设局

火攻之计在《三国演义》里可谓被各方大神们运用到了极致,我们来粗略统计下火烧的战役都有哪些:>火烧长社、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淮河、火烧藤甲兵、火烧瓦口峪、火烧夷陵、火烧上方谷、火烧濮阳、火烧连营、

历史军事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

历史军事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

历史军事 崤之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历史上的第一场伏击战!说到崤之战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场战役是真的太有意思了,话说这场战役是历史上第一场伏击战,而且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很多事情,那么有

南北朝历史 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

邙山之战与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  兰陵王与邙山之战: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