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万花筒 工农红军的第一家造币厂
Posted
篇首语: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万花筒 工农红军的第一家造币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万花筒 工农红军的第一家造币厂
1928年4月,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后,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军需给养,红军在井冈山的上井村创办了一家造币厂。原料主要来源于军民打土豪所缴获的大量银链、首饰及各种银质器具,由造币厂回炉熔化后制成粗坯,再冲压成银元。造币厂还在上井的牛路坑和茨坪等地分别建立了银元粗坯车间。
负责领导和管理红军造币厂的是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红四军三十二团副团长王佑。造币厂在防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生产。造币厂创办不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同志就多次到厂视察,鼓励工人为根据地建设多生产银元。
红军造币厂所生产的“工”字银元,在根据地的各个红色圩场和乡村、市镇中大量流通。许多外地商人来根据地搞物资交易,也都纷纷将官府银元兑换成“工”字银元。从而使“工”字银元在根据在内外广泛流通使用,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影响。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人调集18个团的兵力“会剿”井冈山,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红军造币厂被烧毁,工厂设施被破坏,红军在撤离时,把冲压难石和冲压架转移到小井金狮面深山里的一个岩洞内。1985年8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同志经寻访考证,终于找到了当年红军造币厂的遗址和部分生产工具,冲压碓石完好无损,现存放在小井红军医院内展出。
相关参考
光绪年间,鉴于西方银元的涌入,出现银元套购白银,致使白银大量外流。朝野纷纷提出自铸银元。清光绪十三年(1887),李鸿章捷足先登,在北洋机器局内,设立宝津局,调来部分设备,并购买了英国的造钱机器设备等
红一军。1930年3月18日,党中央给鄂豫皖边区特委并转红军第31、32、33师师委及全体的信中指出:“在集中组织,统一指挥原则下联合起来,将这三个师编成第一军。”
长征第一支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党中央派寻淮洲、粟裕等率红七团从瑞金出发北上。10月在赣东北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师。组成红十军团,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
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机关是在1933年5月成立的。1930年8月29日,党中央曾指示,在当时红军第1、2、3军团之上成立总司令部,并决定朱德为总司令,以统一指挥。但当时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三四个月之后,即1936年初,最早向国内外较详细报道红军长征英勇事迹的就是陈云同志。 长征开始后,陈云
在红军长征的史料记载上,长期都认为当年的长征途上,红军只经过十一个省。但据最近几年来发现的大量史料证明,红军长征曾到过青海。因而,关于长征经过的省分数应该是12个。
在南昌起义和接着爆发的秋收起义、黄麻起义中,因为中央没有规定新的革命军队的统一称号,所以各地起义军的名称很不一致,但都未使用红军的称号。最早使用红军称号的是广州起义
红七军团(即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由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由湘赣革命根据地遂州横石出
1927年,南昌起义的部队仍沿用着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称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潘恰汝、吴光浩等领导的黄麻起义部队称“农
参加长征的女红军究竟有多少?许多同志认为只有康克清、邓颖超、贺子珍等30名左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通常人们所说的参加长征的30名左右的女红军,只是参加红一方面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