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时,宋国为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

Posted 君主

篇首语: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楚争霸时,宋国为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楚争霸时,宋国为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

晋楚争霸时,宋国为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晋楚争霸主要有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 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大体平分霸权,晋国总体上占优势。除了这三次大战,晋国和楚国还进行了多次中等规模甚至小型的战役。因为晋楚争霸时间较长,几乎横跨整个春秋时期,并且双方交手频繁,所以,促使大部分诸侯国都希望晋国和楚国能够停止交战。在此背景下,宋国曾两次在晋楚之间居中调停,从而促成了弭兵会盟。

首先,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第一次弭兵会盟发生于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交情,于是,由宋国权臣华元倡议弭兵,最终受到晋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对于第一次“弭兵之盟”,促使中原地区的战火停止了数十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衞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也即形成了第二次弭兵会盟。由此,在春秋时期,两次弭兵之盟都是宋国倡议,并且在宋国举行的,也即是宋国居中调停的。

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宋国凭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晋国和楚国在中原地区的争霸,经常会波及到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也即这些诸侯国深受晋楚争霸的困扰,自然希望晋国和楚国可以长时间止战。所以,宋国提出晋国和楚国之间休战的主张,容易获得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的理解。当然,之所以由宋国来提出和举行弭兵之盟,则是因为宋国是中原地区的大国,也即宋国的意见,晋国和楚国需要重视,而不是熟视无睹。换而言之,在争霸中原时,宋国是晋楚两国都必须拉拢的对象。

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这一诸侯国的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在春秋时期,除了晋国、楚国、齐国、秦国这第一阵营的强国之外,宋国可以在第二阵营中位列前茅。另一方面,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对于宋国来说,国君为公爵,也即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最高的一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君主受封时是子爵,晋国君主则是侯爵。

最后,由此,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宋国君主的爵位是最高的。所以,在诸侯会盟时,宋国君主的排名是非常靠前的。在此基础上,宋国对于晋国、楚国等大国,以及周边的诸侯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外,晋楚争霸时,宋国之所以能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居中调停,也和宋国大夫向戌存在一定的关系。彼时,宋国大夫向戌与晋国大夫赵文子,楚国令尹子木关系友善,他先亲自造访晋、楚二国,通过这两人在国内的影响力说服楚国和晋国的君主。在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同意在宋国会盟后,宋国大夫向戌又说服齐国、秦国等诸侯国,终于促成了弭兵之盟的举行。总的来说,弭兵会盟的成功,不仅降低了春秋时期的战争频次,也反映了宋国在春秋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晋楚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鲁成公十六年六月甲午晦,公元前575年6月6日),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点击查看: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

春秋战国 第7节 晋楚之间

  宋成公继位的这一年,晋文公也复国为君。从此随着晋的强大,宋在政治和外交上从倾向晋国到依赖晋国,成了晋最铁杆的战略合作伙伴。宋需要有晋做靠山,晋想报宋襄公当年的礼遇之恩,合作的基础也比较好。>>  

春秋战国 晋楚争霸,晋国最终完全胜利

>第一节赵氏孤儿>  自从赵盾弑灵公后,晋国的君主便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面对权势熏天的各大家族,晋国公室似乎显得很弱势。晋国六卿(即三军正副司令,若加上新军正副司令,则是八卿)一直被几大家族所垄断,这

栾枝乱尘惑楚军的故事 栾枝有何功绩?

  公元前632年,晋楚爆发了城濮之战。楚国攻打背叛自己的宋国,宋国宋成公向晋国的晋文公求救。由于宋成公的父亲曾有恩于晋文公,现在又逢晋楚争霸,晋文公答应援救宋国。晋文公听从先轸之言,以攻打曹卫为主线

晋楚争霸的三次重大战役规模有多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晋楚争霸的三次重大战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楚争霸总共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期间主要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其中晋国胜了两次,后来晋国在湛阪之战中再

历史人物 栾枝乱尘惑楚军的故事 栾枝有何功绩

  公元前632年,晋楚爆发了城濮之战。楚国攻打背叛自己的宋国,宋国宋成公向晋国的晋文公求救。由于宋成公的父亲曾有恩于晋文公,现在又逢晋楚争霸,晋文公答应援救宋国。晋文公听从先轸之言,以攻打曹卫为主线

历史军事 晋楚争霸发生于哪一年

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国的援助下,62岁的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赏赐随从他流亡的臣属,功大的封邑,功小的尊爵。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

鄢陵之战的历史影响:晋楚争霸战争落下帷幕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

鄢陵之战的历史影响:晋楚争霸战争落下帷幕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

著名历史事件英文200词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