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

Posted 天子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干的事,但这个建议其实是沮授给袁绍提的。

《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挟”这个字眼威胁性太强,曹操谋士提的建议都比较柔和,如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过二者的意思是一样,把皇帝攥在自己手里,既可以获得合法性,占据道义制高点,又可以合法地收买人心。

或许你会认为乱世之中拳头最大,扯这么多虚名没用,但名头这个东西,说没用确实没用,汉献帝一个皇帝也差点被饿死;说有用确实有用,有了皇帝以后,曹操封官揍人都容易多了。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第一个前提:天子还有号召力。如果天子没有号召力的话,其实是个烫手山芋。

汉朝的灭亡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结果,黄巾起义只起了催化效果,决定因素是地方豪强支持产生的军阀混战。曹操起家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豪强军阀,他跑回老家扯旗一喊,曹氏、夏侯氏带着人马来投,这就是曹操的第一桶金。

曹操是宦官之后,这个身份是比较受歧视的,跟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比起来,号召力要低很多,获取更多豪强支持也就成了难事。所以荀彧建议“奉主上以从民望”,这个“民”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可不管汉朝死活,而是那一帮地方豪族。

手中握有天子后,曹操就能以政府的名义取得豪族的支持,如颍川赵氏、钟繇、王朗、华歆、陈群等等。这些豪强的支持也成为曹操在初期巩固后方稳定,得以进行屯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天子这张大牌,曹操跟其他军阀的关系也大有回旋余地,既能以朝廷名义安抚距离远的、实力强的,如马腾、韩遂都派了人质,以示服从。也能以天子名义征讨距离近的、实力弱的,被打败后,这些军阀投降也没什么负担,毕竟是降汉,符合大义。

官渡之战前贾诩劝张绣投降时,首要理由就是“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甚至赤壁之战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时,用的也是曹操占据政治、军事双重优势。

其实曹操接到汉献帝后,受影响最大的是袁绍,在此之前他是军阀中最具号召力的(世家身份摆在那里),现在完全被曹操压制,汉献帝一封诏书下来,责问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他再咬牙切齿也只能上表谢罪。

曹操很快为自己的翘尾巴付出了代价,给袁绍太尉,袁绍不要,曹操吓得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出去,生怕袁绍兴兵来攻。因为此时的曹操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刚脱离袁绍附庸呢,翻身装个十三就被教做人。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第二个前提:要有足够的武力守住天子。天子要在你手里才是你的优势,在别人手里就不是了。

汉末盯着天子的军阀其实不少,袁绍阵营就早有人提议抢天子,但袁绍觉得自己的号召力足够了,没这个必要。而且他干过另立天子的事,跟汉献帝有过节,把人接来就是个麻烦。

后面袁绍被人下诏下烦了,又找借口想让汉献帝从许都搬到他的地盘去,曹操不傻,自然不让。袁绍南下官渡之时,沮授还劝道:“今举兵南向,于义则违”,这就是没有天子的苦恼。

也是官渡之战时,孙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幸亏他被刺杀了,不然曹操还要应付一番。

当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只有优点,只要第三个前提没搞好,优势瞬间被劣势,那就是跟天子的关系。

董卓手里也有天子,结果被群殴。袁绍也是考虑到自己跟汉献帝的关系,接受郭图“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的建议,不迎天子。

从曹操受到的待遇来看,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还算好的,曹操从没有真正威胁过汉献帝的生命安全,杀伏皇后也是汉献帝先动的手。至少在表面上,曹操给了汉献帝足够的尊重,这使得他没成为董卓,落下把柄给军阀围殴。

曹操跟董卓结局的差别,恐怕还是内政方面的,董卓残暴不仁、骄奢淫逸,曹操却兴修水利、提倡节俭,这些政策既可以为百姓带来有饭吃的好处,也可以大大增强曹操的实力,让曹操有足够武力守住天子、剪除群雄,把政治口号落到实处。

还有一个前提,是曹操没遇到的,那就是天子没有武力,如果天子身边跟着一支禁卫军,迎天子搞不好把自己迎没了,所幸汉献帝身边没几个人,曹操直接捡回家就行了。

相关参考

伪满洲国皇宫有多大,伪满洲国皇宫有多大

伪满洲国皇宫有多大伪@满洲国皇宫位于长春市光复北路占地约12万平方米,由中路、东路、西路三个建筑群构成。中路由怀远楼、勤民楼、日本宪@兵室、中和门、缉熙楼等构成,是溥仪起居和办公的地方。东路有同德殿、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會有多大

文章作者:琢磨君人的成就多大,是跟格局多大有關的,你就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就永遠走不出去。正如曾國藩所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何為無識,何為格局狹小?以

历史人物 刘备“刘皇叔”这个头衔,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利益

在三国中,估计没有几个人像刘备那样爱炫耀身份的了,几乎是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那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皇叔身份,究竟含金量有多少?当时的诸侯士人认可他的皇叔身份吗?>>先来看看中山靖王究竟何许

领导谋略 度量有多大,威信有多高——开阔包容

度量有多大,威信有多高——开阔包容子张曾向孔子咨询如何当官,孔子说:圣明的君主都要在帽子上挂上垂帘,以遮挡视线;用软物塞住耳朵,以模糊听觉,因为水太清了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不会有朋友。因为苛刻的领导方

中国有多大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秦朝,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如果,我们穿越到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秦始皇和亚历山大大帝想要了解自己建立的帝国面积有多大时,我们该怎么

清朝总兵官职有多大

清朝总兵官职有多大?  总兵是明清时期的武官官职军阶名称。该名称在明朝是无品制,清朝初期也是无定品,中后期通常算正二品;类似如今的军长或军区司令员之类。明朝时期,总兵通常是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中后期

元朝历史 元朝疆域有多大

 元朝疆域有多大?  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能够统治整个中国。但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把中国的绝大部分统一起来,形成了疆

苏轼名气当时究竟有多大

苏轼的诗词在北宋时期影响有多大?苏辙有两句诗是这样说的: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大苏是谁?苏轼。大辽的文人见到大宋的学士,问的都是苏轼是否有新作问世。此言是否有点夸张?1元祐3年(1088年)

大明王朝的疆域有多大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大明王朝的疆域有多大?如果套用甄嬛传的一句台词,那就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大明王朝也无法做到,元朝版图中的长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区都没有被继承。元朝国土的广袤远超出历代王朝,

清朝八旗的旗主权势有多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何清朝时期旗人出身的官员升迁后,最怕见到旗主?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这个官员的职位有多大,但是在八旗内部,其政治地位依然要低于旗主,甚至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