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派周昌保护刘如意,背后有何深意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派周昌保护刘如意,背后有何深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派周昌保护刘如意,背后有何深意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刘邦本来想把刘盈的皇位继承权,转让给刘如意。但在吕后的一系列操作及大臣们轮番帮忙说好话,同时经过刘邦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还是维持了原先的决定,继续让刘盈当太子。

既然已经决定让刘盈继续当太子,经过这一场风波以后,刘如意的处境就变得极为微妙了。如果刘邦还活着,刘如意当然不会有任何危险。但如果刘邦死后,无权无势的戚夫人和刘如意,就肯定会成为吕后砧板上的肉。显然,给刘如意和戚夫人想一些防护措施,那是迫在眉睫的。

那么,刘邦究竟给戚夫人和刘如意想过防护措施没有呢?

想过的,而且还想过不止一条,至少是两条。但是当我们在看完刘邦给戚夫人和刘如意想的这些防护措施后,可能我们就淡定了。我们会感到心一阵阵痛。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刘邦为戚夫人和刘如意想的预防措施。

第一条,派周勃和陈平去杀掉樊哙,削夺樊哙的兵权。只要把樊哙的兵权拿下来了,没有兵权的樊哙和吕后,显然就对戚夫人和刘如意构不成威胁了。

第二条,刘邦派周昌给刘如意当相国。周昌本来是极力反对刘邦换太子,坚决维护刘盈的太子之位的。刘邦偏偏选他为刘如意的相国。刘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周昌是直臣。让周昌给刘如意当相国,一来,周昌帮助过吕后,吕后看在周昌的面子上,不会打击刘如意。二来,就算吕后打击刘如意,周昌肯定也不允许吕后打击他。周昌连刘邦都不怕,还会怕吕后吗?

看到这两条措施以后,我们很多人可能会频频点头说,刘邦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可真是用心良苦。他确实为了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费尽心力。而最后刘如意和戚夫人被吕后杀掉,只能说是天意。

不过,我的看法却不一样。我不认为刘邦在费尽心力帮助戚夫人和刘如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给刘如意和戚夫人设计的两条措施。

先说第一条,夺樊哙的兵权。

这一条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明显有很大的漏洞。为什么呢?

其一,就算周勃真的把樊哙的兵权给夺了,并且把樊哙给杀掉了。将来刘邦去世后,周勃能够保住兵权吗?不但不会保住,还会受到吕后的残酷打击。因为周勃杀掉樊哙,吕后能饶过他么?如果吕后对周勃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兵权也就迅速到了吕后的手里,刘邦想的夺吕后兵权的措施,就毫无作用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种可能,刘邦先把吕后给拿下。但是刘邦既然选定了刘盈当太子,就不会拿下吕后。那么,这怎么解释得过去呢?

其二,刘邦让周勃去夺吕后兵权的时候,让陈平随从。刘邦让陈平随从前往,是很值得玩味的。陈平这个人,刘邦再了解不过了,完全是一个左右逢源,很会搞关系,多方讨好的人。当年最先跟随刘邦的时候,就收钱搞关系。别人告发他,他还直接给刘邦说,自己收钱,就是用来搞关系的。

刘邦既然知道陈平左右逢源,他就知道,派陈平去,陈平绝对不会杀樊哙。因为陈平明白,杀掉樊哙,将来吕后绝不会饶他。既然刘邦明白这一点,还派陈平去,只能说明,刘邦其实并不想杀樊哙,也不会夺樊哙的兵权。

再说第二条,派周昌给刘如意当相国。

这一条措施,其实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周昌本来是积极支持刘盈的,这本身就有一个立场的问题。刘邦派周昌去给刘如意当相国,我感觉不是在保护刘如意,而是在监督刘如意,目的是保护刘盈。因为刘如意如果能够循规蹈矩倒也罢了,如果刘如意想要拥兵自重,那么周昌立刻就会阻止刘如意,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想到的。

至于周昌正直,是一个直臣这一点,其实并不能帮助刘如意更多。为什么呢?如果是一个大臣,面对皇帝,他只需要做一个直臣就可以了。但如果要保护刘如意,他需要的不是品行,而是智慧。没有足够的智慧,无法委婉地做事情,显然是无法保护刘如意的。而最终,吕后只是用了一招宣刘如意进宫,就轻易把刘如意叫道京城去杀掉了。周昌没有对刘如意做到任何保护。

第一条措施,是否可以理解为,刘邦是在搪塞戚夫人呢?第二条措施,是否可以理解为,刘邦是在保护刘盈呢?如此看来,刘邦真的并没有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做过考虑。

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江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刘如意长大后,两个儿子打斗起来了,造成了国家的分裂,显然这才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人彘

吕后对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母子恨之入骨。刘邦早已预料自己去世后赵王必遭毒害,于是挑选刚毅严正的御史大夫周昌做赵王的国相,以保护年幼的赵王。当初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时,周昌坚决反对,口吃地说:“

历史人物 汉朝刘如意简介 被毒死的汉高祖刘邦第三子

  导读:是宠妾戚姬所生的儿子,从小便很受宠爱,几欲想立立为太子,被大臣张良、周昌劝阻而暂时作罢。后吕雉请张良辅佐,为太子出主意,张良为自保打算隐世,知道刘盈儒弱将受制于吕雉,更觉刘邦时日不多,于是义

司马懿临终说后代不准给他扫墓,背后有何深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回顾三国末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两个人最终并没有完成自己心中的宏图大业。三国终结后,天下落入了司马懿的后代手中,

历史秘闻 司马懿临终说后代不准给他扫墓,背后有何深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回顾三国末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两个人最终并没有完成自己心中的宏图大业。三国终结后,天下落入了司马懿的后代手中,

历史人物 王剪一直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背后有何深意

在历史长河中,王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孙子的这句名言表明:用兵做战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将帅在决定战争策略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不惜消耗国力也要北伐,背后有何深意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出山之前,给刘备谋定了一份匡扶汉室的战略计划。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先夺取荆州,然后再夺取益州和汉中,然后由汉中,荆州两路兵马,同时北上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 雍正对鄂尔泰用了一招“苦肉计”,背后有何深意

对鄂尔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十三年,已经升任保和殿大学士,位居内阁首辅并获封伯爵爵位的雍正帝宠臣鄂尔泰,再次被委以重任,负责平定“改土归流”地区的苗疆叛乱。在这次平

历史人物 司马懿没让郭太后废帝另立,背后有何深意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不难看出,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其手中的力量还是颇为庞大,他既能让朝中的老臣听他的指令,不仅迅速占据了曹爽等人的营地,同时还让这些人对曹爽进行劝说

假如不小心看到皇帝与爱妃亲热会有何下场

周昌,也属于刘邦的沛县老乡圈子,虽比萧、曹、樊等稍逊些,但与刘邦的私交,也非同一般。刘邦喜欢周昌,关键是他这个人不藏不掖,为人处事亮亮堂堂。汉立国,刘邦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人太耿直了,有时也难

历史人物 此人敢当面骂刘邦,西汉开国功臣周昌是个怎样的人

你真的了解周昌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此人名叫周昌,是沛县人,在秦朝时与堂兄周苛担任泗水卒史。后来刘邦起兵,打败了泗水郡的地方官,周苛、周昌兄弟从那时候起,就加入了刘邦的义军。后来他们跟着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