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蜀国总是北伐

Posted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蜀国总是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蜀国总是北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为什么蜀国总是北伐,却不进攻东汉中的上庸房陵?

蒋琬就认真考虑过沿汉水进攻上庸的问题。不过,还未来得及实施,就被怼了回去。

仔细看当时、当地的形势,我们只能说:幸亏蒋琬的计划未能实施。

水流湍急的汉江上游,航运困难,利进难退。

琬以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远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于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三国志.蒋琬传》。

看来,蒋琬吸取了诸葛丞相数次北伐无功,都是因秦岭难行,决心转变进攻方向:沿汉水东下,取上庸地区,再窥襄樊。而众人都认为:如不克捷,还路甚难,坚决反对。

我们先看“还路甚难”的问题。

从汉中到上庸,走的是汉江上游。汉江上游到今天,仍然是汉江航运中航运条件最为艰难的一段。他所流经的山地中,大部分是峡谷,水流湍急,礁滩甚密,河床最窄处只有50米。

因此,如果阻止得当,不怕险阻,顺流而下,倒是可能。但是,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要逆流而上,就十分困难了。

当初,刘封自汉中东下取上庸,是因为孟达已经从秭归方向攻取了房陵港,刘封在东面、南面已经有了落脚点,不需考虑退路问题。

如今,这一条件已经丧失,蜀军如从此东下,一旦不利,将面临与夷陵之战中的刘备相似的局面:难以退却,全军覆没。

附近地区魏军实力雄厚,攻取概率不大。

刘封、孟达攻取上庸时,曹操集团在南阳、襄阳地区的力量极为薄弱。

由于不断抽掉力量在淮南、汉中地区作战,当时,即便是襄阳,曹仁军都不过几千人。因此,刘封、孟达攻上庸时,主要是与地方武装作战,未遭遇曹军主力。可是,时过境迁,此时的襄阳地区,魏军实力已十分雄厚。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司马懿被曹爽压制,雍州地区的兵权一度让给了夏侯玄,他本人在荆州、淮南战场多次与吴军作战。

因此,如果蜀军进犯上庸,遇到的对手,很可能仍然是司马懿。

司马懿,早已经证明了他的效率:大军自宛城到上庸,8天。

孟达反叛时,蜀军尚且赶不及收复上庸,如今岁月静好,蜀军真的有把握攻取上庸吗?

因此,如果蜀军再攻上庸,基本没希望攻取上庸,而且,还很可能全军覆没。而且,魏军在关中的实力也已雄厚,曹爽正琢磨着伐蜀立功。他在244年就发起骆谷之役。即便蜀军不遭重创,大军深陷上庸战场不容易回来,曹爽再要伐蜀,恐怕蜀汉面临的危机要大得多。

敏感的吴国

三国的事情,肯定不能漏了吴国。果然,蒋琬进取上庸的准备,引起了吴国的警惕。蒋琬为了实施东下,开始多作舟船。西陵、江陵地区的守将步鹭、朱然猜忌:你蜀国是要和魏国打仗,现在造船是几个意思?同时,他们还说:从蜀国过来的人,都说蜀国是要准备违盟东下。

幸亏孙权脑子清醒:放心吧,没事!我担保:蜀国一定不会来搞我们。

尽管孙权的清醒,使事态没有严重。但是,这也说明:吴、蜀虽是盟友,但彼此戒心仍然很重。同时,蜀攻上庸、襄樊对吴并没有好处,蜀军在这些地区的军事行动,想要得到孙权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而没有吴国的帮助,蜀汉即使获取上庸,也不大可能有所发展,不过是替吴国分担一点襄樊魏军的压力而已。

而对蜀汉来说呢?东三郡贫瘠,得之不足以强大国力,反而因为上庸与汉中的运输条件限制而拉长对魏防线,得不偿失。

总之,因为魏国在附近实力雄厚,蜀如果真的大举进攻上庸,魏军可以迅速救援,蜀军取胜的概率很小。同时,因为汉水上游特殊的水流条件,蜀军一旦不利,很难退军,极可能再次遭遇夷陵之祸。而就三国形势而言,蜀汉夺取东三郡,与盟友吴国过早进入“利益争夺区”,对北伐大业来说得不偿失。这样的答案说出来后,大家别不信。

相关参考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真相究竟如何?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诸葛亮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而诸葛亮

三国历史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真相究竟如何?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诸葛亮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而诸葛亮

压制蜀国北伐派

皓善于投皇帝所好,为取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快乐就蜀汉的政治腐朽而言,黄皓仅是其中一分子,他罪责难逃,但说他是罪魁祸首,则又显然是不公允

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正面观点就是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诸葛亮屡次北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

历史军事 诸葛亮如果没有北伐蜀国能撑到什么时候?

蜀国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也就用了15年的时间,虽然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依然存活了29年,但整体的日子是不怎么好过的,而且时时刻刻都要看曹魏、东吴的脸色行事。很多人都觉得是诸葛亮北伐导致本来需要休养的蜀汉,更

历史军事 诸葛亮如果没有北伐蜀国能撑到什么时候?

蜀国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也就用了15年的时间,虽然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依然存活了29年,但整体的日子是不怎么好过的,而且时时刻刻都要看曹魏、东吴的脸色行事。很多人都觉得是诸葛亮北伐导致本来需要休养的蜀汉,更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还要强盛一些 东吴为什么没有进行北伐

还不知道:吴国为什么不北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

蜀国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说他是玩众黩施,也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的意思,而《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更

历史人物 蜀国北伐曹魏的时候,为何每次都兵出祁山

我们都听说过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实际上考究历史,并不存在六出祁山的事实。诸葛亮北伐实际上只有四次,把攻打武都、阴平也勉强算进去,也只有五次。这五次北伐,只有两次选择祁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选择兵

历史人物 蜀国最令人惋惜的名将,诸葛亮如果听从他的计策,北伐也许不会失败

说起蜀国武将,大家可能最先联想到了就是“五虎上将”的威名,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名将。其实蜀国还有一名将,虽然没有位列五虎,但是英勇过人,熟知兵法,他就是蜀国大将魏延。说起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