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曹操不做皇帝,为何都是让后代上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懿和曹操不做皇帝,为何都是让后代上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马懿和曹操不做皇帝,为何都是让后代上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魏政权的创建者是曹操,但是其最终的继承人确实司马懿,曹操在早期几乎是把控了东汉朝廷,而在曹魏后期,司马懿又架空了曹魏的政权。
但是,这两个迥异的人,却做了一件相似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并没有自己做皇帝,而是选择以一个比较低调的身份把控全局,最后他们建立起来的成果都留给了子孙后代,那么司马懿和曹操为什么没有自己过一把做皇帝的瘾呢?
首先,两人架空政权的原因其实是不一样的,对于曹操来说,他架空汉室,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也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太平。
曹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当时群雄割据的情况,百姓苦不堪言,平定天下,是他的愿望,因此,曹操需要较大的权力来掌握大量的军队,有强大的实力他才能结束混乱的局面,所以,即便当时的许多大臣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相当不满,曹操也不可能放弃大权。
而且,就算是曹操有心要还,汉献帝也根本接不住这么大的权力,因为汉献帝终其一生都是个傀儡皇帝,尽管他不甘,却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即便不是曹操,也会是别的臣子掌权。
况且,当时的曹操已经身负骂名了,一旦将权力交还,先不说皇帝是否对他已起戒心,就是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也会想方设法地将曹操逼进死路,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曹操必须维持现状,继续架空皇帝。
但是司马懿最开始却是不得不夺权,当时的魏帝曹芳年幼,大将军曹爽想威震四方,于是不听司马懿的劝阻,执意讨伐蜀国,结果大败而回。
曹爽作为大将军,与他的兄弟一起把持朝政,而且置百姓的性命于不顾,不仅违反了作为臣子的本分,而且使得魏国的国力逐渐衰退,司马懿迫于情势,只能假装生病,不问政事。
但其实他暗中也在布置,旨在能够一举消灭曹爽的势力。司马懿的本心其实只是保住自己的家族,因为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自己的性命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但是当时皇帝曹芳明显更信任曹爽,如果任由曹爽发展下去,两个辅佐大臣之间的不睦难免不会殃及到各自的家族,那么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家族肯定会遭受灭顶之灾,为了家中几十口人的性命,司马懿不得不将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
至于为什么两人都选择在夺得大权之后明哲保身,不坐那把龙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不在乎虚名的人,也就是说两人都是“务实派”。
皇帝或许尊贵,但是也有许多不得已的地方,他们俩那时候的地位已经不亚于皇帝了,手中所掌握的权利已经能够使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又何必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呢?而且他们俩其实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使天下在自己手中尽量稳定,如果天下还处于分裂的状态,还有那么多势力觊觎皇位,那么就算是坐上去了,也坐不长久。
再加上百姓习惯新的统治者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杀了皇帝自立,难免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那时候,民怨难平,再加上群雄并起,情况只会更加不容乐观。
所以,司马懿和曹操选择将天下治理的基本太平了之后,再将其交给自家的子孙,也不失为上策,毕竟,只要皇位上的是自家人,那也算是一种圆满了。
相关参考
有不少文章认为曹操和司马懿同是篡权谋国,便将他们相提并论,甚至因为晋代魏就声称司马懿比曹操厉害。其实,但凡懂历史的都明白,他们并非同一类人。司马懿的才能、境界更是和曹操没法比。>>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智斗曹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是名门子弟,曹操曾经征召他出来做官,那个时候司马懿觉得曹操出身低微,看不起于是不想应召。但是曹操权倾朝野,司马篮
众观三国历史曹操是绝对不信任司马懿的,这点毋庸置疑,从曹操不重用司马懿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曹操早以看出司马懿不甘屈于人臣的野心,但曹操为何没有杀了司马懿呢?曹操想杀的人很多,司马懿就是其中一个。他不愿意
司马懿和曹操在历史上都毁誉参半,造成这样的原因都相差无几。但是总的来说,推崇曹操的人似乎更多。这是为什么?总体来说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汉天子东奔之时,洛
曹操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枭雄,他有足够的实力称帝,但却从未这么做过,这是为什么?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是一时人杰,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最后追随了刘备而不是曹操,那么一向以唯才是举而闻名三国的大枭雄曹操为什么会错过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 曹操曾经领养的儿子,成年后力压司马懿和诸葛亮,保魏国平安
枭雄总是在乱世中出来的,在古代历史中,有不少英雄人物都是因为乱世造就出来的,所以乱世出英雄,一点也不假。人性亦是如此,只有把自己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才能爆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古代出名的乱世,三国中的曹
司马懿和曹操在历史上都毁誉参半,造成这样的原因都相差无几。但是总的来说,推崇曹操的人似乎更多。这是为什么?总体来说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汉天子东奔之时,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