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官宦黄皓乱政5年,为什么这期间没被处死
Posted 后主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汉官宦黄皓乱政5年,为什么这期间没被处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蜀汉官宦黄皓乱政5年,为什么这期间没被处死
说到黄皓,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223年九月,刘备撒手蜀汉江山,刘禅这一年只有十七岁,朝廷内在都有诸葛丞相照看,小刘禅就在宫中享受着君王之乐。也恰恰就是刘禅这段美好的记忆里,黄皓整日整夜地陪伴后主吃喝玩乐。黄皓此人,嘴皮子功夫非常厉害,经常给刘禅拍马屁,拍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而刘禅也吃这套,慢慢地就相当宠幸他的这位大臣。
公元227年,一封六百多字的奏疏放到了蜀汉皇帝刘禅的案头。
二十一岁的刘禅手握表章,思绪瞬间回到了四年前。
四年前,沉疴难起的刘备在永安宫完成最后的嘱托后,撒手人寰。年仅十七岁的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开府治事,蜀汉从此进入诸葛亮时代。
此时的蜀汉,经济崩溃,人才凋零,兵员疲敝,内忧外患。是诸葛亮内抚南蛮,外盟东吴,才把风雨飘扬的蜀汉重新拉回了正轨。
四年过去,国内基本盘已经稳定,怀抱着崇高政治理想的诸葛亮开始筹划"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大计。
诸葛亮担心他走了之后,刘禅因贪图享受玩乐而误了政事,所以他让费祎担任参军,董允担任侍中,并委以虎贲中郎将一职,统领侍卫亲兵。
蜀汉四英
历史上的黄皓"便辟佞慧",聪明、阴险,害人不显山露水。黄皓前期并不敢弄权,原因是诸葛亮的亲信董允,是蜀汉"四英"(一说是四杰,包括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之一,一身正气,经常对黄皓严厉训斥。
刘禅想找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补充后宫,董允说:"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董允是道德楷模,动不动拿刘备、诸葛亮的语录教育刘禅,刘禅毫无办法。
公元246年,董允与世长辞,主持政务的大将军费祎提议让陈抵接替董允。陈抵善于权术,入宫之后,竟然与黄皓是一丘之貉,他为黄皓提供了干涉朝政的便捷,费祎去世之后,由姜维继任为大将军,主持国事,可由于姜维常年出外征战,朝政被陈抵把持,黄皓也与陈抵里应外合,瞒哄后主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政事。
黄皓剧照
到了陈抵去世之后,深受后主宠爱的黄皓先是被提拔为办中常侍,随即又加封为奉车都尉。黄皓已是身兼多职,既掌管文书、传达诏令,还负责陪同皇帝士卫,可以说基本上控制了蜀汉王朝的大小政事。
姜维是诸葛亮军事方面的继承人,他也无法忍受刘禅对黄皓的越来越信任,他向刘禅秘密进言说:"历史上宦官权重以致亡国的事例并非罕见,陛下如此重用小人黄皓,国家将要败坏在他手里,应该把他杀掉以正视听"。刘禅不同意,他说:"黄皓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一个供人驱使的小臣罢了。
黄皓一旦权力在握,便更加恃无忌惮。姜维上书被黄皓知道后,心里非常不痛快,便与右大将军间宇串通,谋划要废掉姜维,让阎宇取代他。姜维了解情况后,只得领兵在外驻扎,并不敢贸然回朝以免遭黄皓谋害。
开始的时候,黄皓对刘禅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当黄皓的势力越来越大,刘禅对他越来越信任时,刘禅对他也就言听计从了。
黄皓慢慢开始把持朝政,这引起了刘禅弟弟刘永的不满,多次进言弹劾黄皓,令人意外的是,刘禅竟然完全站在黄皓一边,他改封刘永为甘陵王(刘备在位时为鲁王),以致于兄弟两人竟十多年没再见一面,刘禅当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的很多大臣都在为黄皓说好话,包括大将军阎宇、平尚书事董厥等等。
黄皓弄权
黄皓在朝中专权弄势,蜀汉此时仍然还连年举兵北伐致使国贫民蔽。 曹魏司马昭见蜀国已经民生凋蔽了,便加急征兵,在关中整饬军队,然后大举伐蜀。
见此情形,姜维在公元262年陈书于后主,请求允许早做准备,但黄皓崇信鬼神巫术,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
公元263年,魏军分兵三路伐蜀。魏将邓艾带领三万余人,偷度了阴平,魏军进犯险路,直通绵竹(即今四川德阳县),最后准备乘击成都的门户。为保守成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及子孙诸葛尚。结果是尽皆战死,其子请葛尚仰天长叹父子蒙国重恩,不早斩黄,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蜀汉灭亡的直接罪人,当然不止宦官黄皓一人,也不止是信用黄皓的皇帝刘禅。然而,秉承陈寿《三国志》一脉相承的传统史家说法,将蜀汉亡国的罪责推给黄皓这么一个奸佞宦官,固然是大快人心,却也流于表面。蜀汉是刘备和诸葛亮建立的,复古西汉"儒表法里"体制的国度,从来不是东汉和晚唐,区区一个宦官绝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也无法从根本上左右国之大势。
相关参考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万历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万历17岁即位,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田大益在中国历史上,只因辱骂皇帝这一项就成为千古名人。名不见经传的他,在万历十四年,仅仅是一个县长,后来因为
历史人物 蜀汉后期的宦官黄皓是怎样一个人?黄皓是不是蜀汉灭亡的凶手?
在提到姜维的时候,他曾经不得已在沓中屯田避祸,而这不得已,就是朝中宦官黄皓的干扰。原本姜维是想直接杀了黄皓,却被郤正制止,无奈之下外出。那么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能够让姜维都退避三舍的黄皓,到底是怎样一
蜀汉末年,大将军姜维在与大太监黄皓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为求自保,姜维率军去了一个叫沓中的地方。那么沓中在哪里?蜀汉地盘那么大,姜维偏偏选择在沓中避祸?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蜀汉衰势明显,但姜维为
刘禅简介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71年),别名公嗣、升之、阿斗,刘备之子,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为帝,在位期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后因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
三国人物本名:黄皓所处时期:三国民族族群:汉族诞生时候:不详作古时候:不详官职:黄门丞→中常侍、奉车都尉国籍:蜀汉黄皓人物平生终允之世章武三年(223年)蒲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刘禅逐渐
刘禅简介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71年),别名公嗣、升之、阿斗,刘备之子,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为帝,在位期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后因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
诸葛瞻,字思远,蜀汉丞相诸葛亮独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江油,向成都进发。诸葛瞻父子为保护成都,率领五万御林军在绵竹和邓艾进行决战,发出了蜀汉最后的呐喊声。他在决战前,曾悲愤地说:「”我于
是怎么的:,生卒于公元207年—271年,后主,刘备之子。刘禅是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42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的北伐,在位后期因宠信黄皓,统治腐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刘禅是怎么的
是怎么的:,生卒于公元207年—271年,后主,刘备之子。刘禅是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42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的北伐,在位后期因宠信黄皓,统治腐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刘禅是怎么的
熟读三国的朋友,对蜀汉的灭亡,说不定有这种惋惜,一种愤怒,惋惜心目中的“主角”光环的刘备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曹魏的灭蜀之战还才刚刚开始进行两个月左右,虽然邓艾已经兵临城下,但是刘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