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刘禅简介_刘禅怎么死的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刘禅简介_刘禅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刘禅简介_刘禅怎么死的

  刘禅简介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71年),别名公嗣、升之、阿斗,刘备之子,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为帝,在位期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后因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蜀汉灭亡后,刘禅迁往洛阳居住,被封为安乐公。公元271年(泰始七年),刘禅去世,谥号思公(晋)、孝怀皇帝(汉赵),庙号仁宗(汉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禅由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被继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其为王太子。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进为皇太子。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登基为帝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

  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这一年,蜀汉国内叛乱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诸葛亮为稳定形势,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与孙权修好。

  公元224年(建兴二年)春,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

  公元225年(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从公元228年(建兴六年)到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多次北伐与曹魏交战,双方互有胜败。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在渭滨病逝。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领兵互相攻打,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刘禅大赦天下,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镇守汉中。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

  公元235年(建兴十三年)正月,中军师杨仪被贬为庶民并迁住汉嘉郡。夏四月,升蒋琬为大将军。

  公元236(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前往湔县登临观阪,观看汶水水流,十天后返归成都。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请求投降蜀汉,刘禅派遣大将军蒋琬及张尉前往接应,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不见苻健前来,蒋琬对此非常担忧。张嶷估计说:“苻健请求归降很真诚,一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平时听说苻健的弟弟很狡诈,而且胡人不可能一起来归附,恐怕有叛变的情况,所以滞留在半路上。”几天后,苻健弟弟果然带四百户人众投奔魏国,只有苻(]健前来归顺,刘禅将他们全部迁往广都居住。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正月,刘禅立前皇后之妹张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更改年号。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皇子刘瑶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

  公元239年(延熙二年)春三月,刘禅下诏,升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

  公元240年(延熙三年),越隽郡当地夷人作乱,刘禅派遣张嶷前往平定叛乱,并对越隽郡进行开发,打通越隽郡与成都之间的道路。

  公元242年(延熙五年),大司马蒋琬大造舟船,准备沿汉水、沔水东下,攻取上庸等东三郡。刘禅召集朝中大臣对此事进行商议,朝议以为,水路出兵虽然容易,但若是失败不容易撤退。于是,刘禅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汉中对蒋琬进行劝说。蒋琬与费祎、姜维商议后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以与其连结,于是又给刘禅上书。这次刘禅同意了蒋琬的看法,就派遣安南将军马忠前往汉中传圣旨,封姜维为凉州刺史,负责连结羌胡的事情。马忠回超后,刘禅拜马忠为镇南大将军。

  公元245年(延熙八年)秋八月,皇太后吴氏病逝,刘禅将皇太后合葬于先帝惠陵。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国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霸被迫前来投奔蜀汉,但因为不认识蜀中道路而迷路,因为山路难行,夏侯霸下马步行走破了脚也还是找不着路。刘禅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接应。刘禅见到夏侯霸后安慰他说:“你的爸爸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刘禅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于是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政事。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右将军阎宇又联合一些人打算废掉姜维。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去世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同年夏,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刘禅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遣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虽然一开始诸葛瞻击破了邓艾军的前锋,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劝告占据险要,最后战死绵竹。

  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南中监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刘禅还是不同意。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

  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即可。但因为事情泄漏,姜维及张翼等都被杀。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将钟会、邓艾等大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刘禅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决定派诸葛瞻领兵迎战,但诸葛瞻战败。之后,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向曹魏投降。

  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刘禅的儿子

  长子刘璿,延熙元年(238)立为太子,蜀汉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次子刘瑶,延熙元年(238)封安定王,蜀汉亡后投降。

  三子刘琮,延熙十五年(252)封西河王,景耀五年(262年)病亡。

  四子刘瓒,延熙十九年(256)封新平王,蜀汉亡后投降。

  五子刘谌,景耀二年(259)封北地王,曾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但被刘禅拒绝,遂于蜀汉亡国当日自杀。

  六子刘恂,景耀二年(259)封新兴王,蜀汉亡后投降。继承了刘禅的安乐公爵位。

  七子刘虔,景耀二年(259)封上党王,蜀汉亡后投降。

  刘禅怎么死的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都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

  司马昭见刘禅实在是个愚蠢透顶的角色,留着不会有什么危害,就没有杀他,让他闲居于洛阳,直到公元271年病死。

  历史评价

  陈寿:“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司马昭:“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李密:“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孙盛:“①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②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

  李特:“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岂非庸才?”

  常璩:“主非中兴之器。”

  张璠:“刘禅懦弱,心无害戾。”

  王崇:“后主庸常之君,虽有一亮之经纬,内无疏附之谋,外无爪牙之将,焉可括天下也。”又曰:“邓艾以疲兵二万溢出江油。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南归,艾易成禽。禽艾已讫,复还拒会,则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远至五城。使艾轻进,径及成都。兵分家灭,己自招之。然以钟会之知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揵筹斥相应优劣。惜哉!”

  朱敬则:“若乃投井求生,横奔畏死,面缚请罪,膝行待刑,是其谋也。马上唱无愁之歌,侍宴索达摩之曲,刘禅不思陇蜀,叔宝绝无心肝,对贾充以不忠之词,和晋帝以邻国之咏,是其才也。纵黄皓,嬖岑昏,宠高壤,狎江总,是其任也。剥面凿眼,孙皓之刑;弃亲即雠,高纬之志。其馀细故,不可殚论。听吾子之悬衡,任夫人之明镜。”

  陈世崇 :“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

  俞德邻:“禅以暗弱之资,而又惑于阉竖,使无此谶,其能与魏争乎?”

  罗贯中:“①祈哀请命拜征尘,盖为当时宠乱臣。五十四州王霸业,等闲抛弃属他人。”

  “②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潘时彤 :“可惜三分鼎,空怜六尺孤。大权归宦竖,强敌问神巫。 斫石军心愤,回天将胆粗。山头曾学射,一矢报仇无。”

  方苞:“亡国之君若刘后主者,其为世诟厉也久矣,而有合于圣人之道一焉,则任贤勿贰是也。其奉先主之遗命也,一以国事推之孔明而己不与,世犹曰以师保受寄托,威望信于国人,故不敢贰也。然孔明既殁,而奉其遗言以任蒋琬、董允者,一如受命于先主。及琬与允殁,然后以军事属姜维,而维亦孔明所识任也。夫孔明之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即琬与允不相继以殁,亦长保蜀汉可也。然则蜀之亡,会汉祚之当终耳,岂后主有必亡之道哉!”

  周寿昌:“五丈原头大星夜陨,至千载下犹有余恫。廖元俭、李正方俱为武侯贬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无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蔡东藩:“成都虽危,尚堪背城借一,后主宁从谯周,不从北地王谌,面缚出降,坐丧蜀土,是咎在后主。”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

  诸葛亮死后,刘禅执政的蜀国之所以能熬了三十年才灭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诸葛亮的原因。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一生之中,拼尽全力去帮助刘备完成在隆中对设计下的战略方针。通过不懈努力,如愿以偿以辅助刘备占据了蜀中地盘,制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但就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使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的流失,而且还让刘备走向了复仇东吴之征程,这也彻底打乱了诸葛亮既定的“联吴抗魏”的战略构想,最终蜀吴火拼的结果是,刘备被陆逊的火攻之计打败,上演了白帝城孤托孤的悲剧。

  而诸葛亮本着对刘备的知遇之恩,随后极力辅助新主刘禅。当时的刘禅年幼,诸葛亮夙夜奉公,几乎为他分担了一切的国事,并通过他的超级才干,把蜀国治里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但同时,诸葛亮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为了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一统天下之愿望,他不惜动用全国之兵力、财力、物力,六出祁山伐魏。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六次都功亏一篑,没有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但是,通过北伐,一方面扩涨了蜀国的土地,占领了边疆的地理和军事要点,让蜀国进可急攻,退可稳守。要知道蜀国原本就地势险要,占据边疆要点后,更加易守难攻。这也让别国不敢轻易冒犯。另一方面给魏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蜀军的英雄和顽强,让他们从骨子里对蜀中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魏国随后也不敢大举进攻蜀国。这自然成了刘禅执政三十年才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刘禅的原因。世人提起刘禅,都说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诚然,刘禅的确是个瀛弱平庸的君主。这主要体现在他不误国业,贪图享乐,生活腐化上,但是平庸并不代表昏庸。刘禅其实也是一定才干的人,只是他缺乏那种创业干事的激情和动力罢下了。诸葛亮在世时,他因为有“亚父”可依,可以无忧无虑地玩乐。诸葛亮死后,他尽管还是不热衷政务,但也还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刘禅废及时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这样就避免了权臣误国的局面。比如说,刘禅奉行老好人政策,执政期间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以和为贵,对内废除了酷刑等,很少有开杀戒,对犯法之人,以批评教育为主。在对外方面,在诸葛亮死后,他不再劳师动众地伐魏,让民众得到休生养息,从而迅速恢复了国力。同时,对东吴也是千百方计地交好,这样友好的态度,也让魏、吴两国都消除了对蜀国的“敌视态度”,因而,也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军事斗争。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诸葛亮死后,平庸的刘禅得已执政三十年才灭亡,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璿简介_刘璿刘备的后代_刘禅有几个儿子_刘禅长子

中文名:刘璿别名:刘文衡国籍:蜀汉民族:汉族职业:太子籍贯: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刘璿–后主刘禅长子  刘璿的母亲王氏(王贵人),本是刘禅皇后敬哀皇后张氏的侍女,后被刘禅纳入后宫,封为贵人,并于建

历史人物 郤正简介_郤正三国时期学者、官员_郤正为何教刘禅说思蜀_郤正教刘禅

本名:郤正别称:郤纂字号:令先所处时代:三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释讥》、《为后主作降书》籍贯:河南郡偃师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官至:巴西郡太守爵位:关内侯郤正–三国时期学者、官员  郤正祖父郤俭

历史人物 敬哀皇后简介_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_张飞的女儿_敬哀皇后张皇后

本名:张氏别称:张皇后、敬哀皇后所处时代:蜀汉(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涿郡(今河北涿州)职业:太子妃->皇后谥号:敬哀皇后陵墓:南陵张氏–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历史人物 刘禅简介 刘禅怎么死的 刘禅的老婆儿子死因 刘禅是谁的儿子

  中文名:刘禅  别名:公嗣、升之、阿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207年  逝世日期:公元271年  职业:皇帝→安乐公  主要成就: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www.ch

历史人物 刘琰简介_刘琰 刘禅_刘琰为什么就被杀了_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本名:刘琰字号:威硕所处时代:三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官至:车骑将军、卫尉、中军师爵位:都乡侯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刘琰是豫州鲁国人,刘备在豫州期间,征任刘琰为从

历史人物 刘禅怎么死的 历史上蜀汉后主刘禅是因何而死

  是怎么的:,生卒于公元207年—271年,后主,刘备之子。刘禅是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42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的北伐,在位后期因宠信黄皓,统治腐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刘禅是怎么的

历史人物 刘禅怎么死的 历史上蜀汉后主刘禅是因何而死

  是怎么的:,生卒于公元207年—271年,后主,刘备之子。刘禅是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42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的北伐,在位后期因宠信黄皓,统治腐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刘禅是怎么的

三国历史 刘禅怎么死的

   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

三国里刘备的儿子阿斗是怎么死的 刘禅怎么死的

   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

蜀汉后主刘禅究竟怎么死的

刘禅怎么死的刘禅,蜀汉后主,刘备的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幼年的时候多灾多难,幸亏有大将军赵云的相救才得以幸存,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入蜀,在建立蜀国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刘备去世后,继承